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於少保萃忠傳 | 上頁 下頁 |
第十九回 也先假和索金帛 高盤剖臂納綸音(1) |
|
于公具本開列諸將校功績。朝廷旨下,封賞諸將等。將校蒙封受賞,俱願報效朝廷。 且談太上皇淹滯邊廷,也先屢使人覘視上皇動靜。其人到上皇所居寶帳之處,只見一紅面長須提大刀者,守在帳前。行覘之人,大吃一驚,慌忙奔回,稟覆也先。也先不信,又遣心腹人來。忙至上皇帳前,果見紅面之神守把,驚得疾奔而去,報復也先。也先知是關神顯聖,自後不敢懷異心,愈加恭敬。且上皇出帳,常見紅面長須之將守帳,因問袁彬。彬奏曰:「此必是關神顯靈來護萬歲爺之駕也。」 上皇遂望空默禱於神。上皇后複位之日,特加「翊天」二字贈神。 也先屢見有神護持,思量道:「中國天子在此,又做不得俺們可汗。」 當時即請得知院伯顏等計議道:「中國天子在此,又做不得俺們這裡可汗,留在此何為?」 伯顏聞說,即勸道:「莫若俺們留個好名兒,與後代稱揚。」 也先便問道:「怎的留個好名兒?」 伯顏答道:「何不請天子出來,與他立約盟誓,共結和好,送他歸國,使後人讚揚太師仁德,留了一朝天子,不害他反送他歸國,這個不是留個好名兒?」 也先道:「說得是。」 正欲差人請上皇立誓送歸,只見喜寧忙上前說道:「如今且未要送還,宜假送歸為名。等俺們索些金帛彩緞滿足,那時送上皇爺回來遲。」 也先見說,仍依其計。喜寧自從降順也先,反唆也先如此行計,又將我中國虛實告之。也先依寧言,果差人假請上皇到營,說道:「天可汗在此,又做不得俺這裡可汗。今日特請天可汗立約盟誓,送歸本國,永結和好,再無侵擾了。」 上皇聞言,大喜曰:「深感太師仁德,知院好情。若得返國,多以金帛彩緞相酬,永結和好。」 於是也先練選數十萬人馬,以送上皇為名,喜寧引導,因而擄掠。駕至大同城下,上皇命袁彬在城下大叫,討取金帛犒賞。當有大同守將都督郭登,察知也先假送上皇,即在城上叩拜答曰:「臣職在守邊,安有金帛?」 遂不開城門。上皇曰:「朕與郭登有親,何故見朕不開關出接?」 也先遙見城中有備,遂同喜寧領上皇仍投紫荊、倒馬等關而來。 關上人望見上皇在前,不敢施放炮箭,亦不敢下關開門。因前次迎接被敵焚劫,故此不開。上皇候了多時,不見有人下關迎接,即命袁彬大叫道:「萬歲親自到此,可急開門。」 關上並不見一人答應。袁彬心慌,只得把頭觸門,大叫道:「我是寫字校尉袁彬,見有駕牌為照,非是奸細。」 即將駕牌照看,城上人看見,方知端的,乃開關放過吊橋,放袁彬進城,審問端的。 當有廣甯伯劉安、都禦史孫祥、知府霍瑄等,出城來見上皇,哭叩于地,齊聲奏曰:「不料陛下蒙塵,臣等之罪也。」 上皇因私語劉安曰:「今彼輩未有實心送朕歸國,況有喜寧唆撥引導,不懷好意,汝等可急回。」 安等聞諭,慌忙拜辭上皇而轉,即命閉關。也先複擁上皇而去,又放火燒關,大肆搶掠。九邊將士,一時喧沸,烽煙警起,震動京師。人民仍複慌亂起來。 于公聞報。即忙入朝奏曰:「彼敵專以假送上皇為名,索取金帛。乞賜臣謙親到邊關,督厲將士,以圖方略。」 景泰聞奏,喜曰:「得卿親往,朕複何憂。」 即降旨委謙巡邊。公領旨徑趨邊境。將士聞公臨邊,人皆畏懼思奮,各各遠迎。公傳令不許諸將官擅離泛地。邊將得令,各候按臨。公複傳令:邊關將士軍民人等,若見敵兵擁上皇前來,仍照日前俱各答應道,「我國已立君多日,不敢開關,亦無金帛」等語。如違者,定以軍法示眾。九邊軍民聞令,喧嚷遂息。 於公巡至大同,大同守帥郭登謁見曰:「郭某手下有敢死士數百,欲劫駕返國,已差夜不收楊總旗暗暗報知太上皇去也。」 公曰:「郭元戎此謀雖好,但乘危行險,可看便宜而行,若不可行,即止。吾自有破敵回鸞之策。元戎素有將略,不必吾叮囑也。」 公遂巡至宣府,早有總兵楊洪謁見。公曰:「總戎素在邊廷,父子戮力,將士齊心,可謂有大功於我國家矣!何土木之師,不以精兵救援朝廷?念公老將,遂起公任事。今汝子楊俊,因私怒擅殺都指揮姚貴,朝廷屢欲加罪。吾念他有萬人之敵,奏保曲有其罪。此後當盡心報國,以全功名,不可怠了往日名節。」 楊洪領諾,唯唯而出。 公又巡至獨石,守帥朱謙謁見。公曰:「吾觀獨石城池一帶,城皆虛空,多有坍損、汝為鎮帥,宜乘時修整。此處正是國家藩屏重地,今棄此不修,非但宣府難保,京師亦為之動搖。公雖有將才,然一人難以獨任。」 乃即飛章奏保都督孫安才堪大任,朝廷即敕孫安到來。於公仍授以方略:從獨石度龍門等關,且守且築,以保無虞。安等領諾而出。於是各關將帥,尊於公親囑之令,準備建功,以報朝廷。 且談喜甯原是邊外人,因土木之變,仍複降順也先,反為也先心腹。又唆也先領眾假送上皇為名,索取金帛。甯已得萬數,自為得計,在也先面前誇功。袁彬頗知,忙來奏聞上皇。上皇曰:「逆賊如此。朕已知道,只憑天去。」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