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元史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九回 北固亭范國昌望氣(1) |
|
卻說狄定國領兵退守饒平,次日其子狄勇亦至,言賊內外夾攻,我師已潰,藍關亦失。定國即命狄勇速往肇慶府苗秀實處,乞師恢復潮州。一面申明參政,命將出師來援。狄勇去後,鐘明亮隨率大軍,攻打饒平。定國出其不意,用精兵夜突其營,敗之。明亮大怒,揮軍四面攻打,火炮石子、雲梯衝車一齊並用。誰知定國長於守禦,隨方禦之。明亮智勇俱困,退二十裡下寨。 時饒平縣知縣,姓白名映雪者,浙之秀水人也。先世原歸德府,商丘人氏。因父白璉,以宋度宗咸淳進士,官秀水令,遂家焉。映雪七歲而孤,母樊氏教之。每夜以書燈就績。樊氏有賢行,教子方嚴有法。映雪秉母訓,素廉謹,學成,亦登進士。遍交當世知名,往來從遊。如非其人,樊知必叱之跪而責之曰:「汝不親賢人君子,而狎比此類,吾不忍見爾有玷家聲也!」 或泣杖之,或終日不與言。必映雪再三叩首,謝罪改過,至絕其人而後已。至是以家貧親老,作毛義捧檄,奉母任所,官居廉明,頗有循聲。 饒平時有一方翰林,掛冠而歸,家富無子,複納一妾。後妾生一女,而妻亦於是日忽生一子,妻本朴而妾甚黠,暗將己女,換去其妻之子。妻知之,問妾,妾故狡詐,又複便捷,與妻相爭。方適自外歸,不能決。妻兄大忿,因質於官。映雪換二婦質訊,爭執如前,妾雲系己出。某處有誌,某處可驗。妻雲惟己所生是子,妾者女也,烏得欺心暗換,牴牾不已。映雪令將其子暫存署中,交付乳母,來日複問。次日至舟中,傳齊,先問方,方亦言妻妾俱同日產,無可證驗。次問二婦,二婦你爭我辯,聒絮不休。映雪大怒曰:「子嗣以承禋祀,娶妻納妾,皆為子也。二婦無良,究竟有子不如無子,命汝夫另娶,將其子棄擲水中。」 旁立一役,十分狼毒,果然叉手,就往乳母懷中奪來,拋下水去。重重包裹,乍沉乍浮,猶圉圉蠕動,已無啼聲。其妻見此光景,五內俱裂,不顧生死,望水中便跳,思往救援,其妾端然不動。映雪速令救起其妻,撈上其包,內裹一魚,見水自然動了。複令人回衙,抱其真子至,大罵其妾:「既為爾子,如何不救?」 妾無言可答,用刑具一嚇,乃悉吐實。 又有兄弟三人,以分居涉訟者,兄宦為州倧,兩弟俱農,家中經紀。因兄宦游歸,令弟各爨。外藏錦綾二笥,不與分。 閨闥噴有煩言,漸至詬誶,因以涉訟。映雪於末後判雲: 何處西風夜卷霜,雁行中斷各淒涼。 吳綾越錦藏私篋,不及薑家布被香。 其兄見之,肉袒謝罪,兩弟側然感動。映雪複曉之曰:「手足之愛,天性也!汝弟兄雖有三人,要皆父精母血所成,實父母一人也。兄弟參商,其如父母何?」 三人抱頭大哭,誓不復分,叩首而去。一時傳為美談,此類甚多,不必具述。 映雪此時,見四郊多壘,戎馬倥傯,生民塗炭,又慮城小難守,恐驚其母,晝夜焦思。一日見定國獻策曰:「賊能用金人鐵浮圖之法,我兵獨不能用羌人鐵葉車之法乎?」 定國大悟曰:「甚妙!即請貴縣督造。守禦之事,吾力任之,待造齊,援兵若至,用此車布壘陣法破之,可獲全勝。」 映雪遂連夜督工匠人等,造作戰車。其車兼用靖康時李綱遺法,兩竿雙輪,上載弓弩,又設皮籬,以捍矢石,下用鐵葉,裹釘作裙,以衛人足。長兵禦人,短兵禦馬,旁施鐵纖貫之,可陣可營。每軍用兵二十五人,四人推竿以運車,一人登車以發矢,餘執軍器,夾車兩旁。每軍共二千五百人,以五之一為輜重及衛兵,余當車。八十乘即布為方陣,則四面各二十乘,而輜重猶得處中。 鐵浮圖雖勇而銳,不能當矣!督造已畢,正值狄勇自肇慶而回,言苗秀實頗懷觀望,托言海近,盜發不測,不敢擅離。定國怒忿,恰好參政梅殷,統兵五千,親臨潮陽來援,已在十裡外下寨。定國大喜,速往參見。起居禮畢,梅殷問曰:「聞賊兵甚銳,攻城掠池,勢不可擋,吾已調有兩廣峒丁在此,憑統制分佈,作何計較?」 定國聞有峒丁,起謝參政曰:「吾計成矣!」 遂告以鐵車之故,梅殷亦可其策。定國辭歸。次日五鼓,分派眾將,各授方略。軍中蓄銳日久,間有鬥志,定國希望一鼓成功,振頓精神,決一大戰。請參政梅殷、縣令白映雪留重兵守城策應。兩軍對圓,賊陣有李虓、章〔王同〕出馬,狄勇敵住,戰不數合,詐敗而走。鐘明亮麾動大旗,鳴鼓進兵。只見朱賁從東殺來,曹順從西殺來,童義、耿星星領鐵浮圖從中殺來,三路齊進,勢若長蛇,中軍衝突,兩翼救應,首尾相顧,進止不越步武。定國暗中驚服,賊兵正仗鐵浮圖,奮勇攻殺,搶掠馬匹器械無數。 忽元兵散而複合,號炮一舉,定國放出鐵車,步步聯營,來如潮湧山奔,堅如銅碉鐵砦,銳不可當。鐵浮圖雖勇,衝突不動,漸漸少退。元兵鼓聲響處,更出生力軍馬,兩翼殺出,此兵便是兩廣峒丁,概用弓矢,箭無虛發。定國命軍中大呼降者免死,賊將李虓、章〔王同〕、曹順、童義等,已被眾軍剁為肉泥。耿星星身中數矢,棄馬逃竄,鐘明亮血賤滿身,死戰回寨,方欲改換衣甲而走,奈鐵車層層圍裹上來,營已攻破,自知不免,先殺妻子,然後仗劍自刎。一時賊兵屍積如山,血流成渠,降者稱是。有朱賁、曹能口稱願降,眾軍縛定,一戰成功,大獲全勝。其漏網逃去者,不過十分之二。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