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西漢演義傳 | 上頁 下頁 |
第八十四回 楚霸王自刎烏江 |
|
卻說霸王聞漢兵殺到林外,緊束衣甲,扣韝鞍馬,殺出林來。天已平明,漢兵分在兩邊。一將舉兵器迎來,乃灌嬰也。霸王方與嬰交戰,隨後楊武、呂勝、柴武、靳歙相繼而來,霸王不敢戀戰,奮怒向前衝殺,三軍不能當。諸將隨後追襲五十裡,前至烏江。霸王勒馬四望,只見漢兵重重疊疊,圍繞上來;又思昨夜告警,知天命有在,不可逃也,乃謂其從騎曰:「吾自起兵至今,凡八歲矣,身經大兵七十余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一死戰,必能三勝之,先與爾等衝殺重圍,斬將刈旗,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乃分二十八騎為四隊,與漢兵相向。漢兵鼓噪大進,複圍數重,霸王又謂其從騎曰:「吾為爾先殺彼一將,今爾四面馳騎,期約至山東之下為三處,不可違也。」 諸軍曰:「願從大王之命。」 於是霸王大呼,疾馳而下,漢兵盡披靡,遂斬漢一大將,是時楊喜前日被鞭打,未重傷,已得平復,懷恨於心,一馬躍出,攔住霸王,霸王齕目大叱之,楊喜人馬俱驚辟,退後數裡。霸王遂與其騎,約會東山下,分為三處,霸王雜于其中。漢兵不知所在,又分兵三起圍繞之。霸王舉槍往來馳驟於三處,以身為羽翼,複斬漢將李佑,都尉王恒,殺漢兵數百人。及查楚卒,止亡其二騎。呂勝、楊武,望見霸王殺漢兵,忿怒曰:「項羽至此,猶殺吾漢兵,何乃如此之勇耶?」 二將遂舉兵器,衝殺而來,與霸王交戰,未及十合,二將敗走。一日之間,凡經九戰,殺漢大將九人,殺兵一千餘人,乃謂其騎曰:「吾之與漢戰果何如?」 眾騎皆伏曰:「大王真天神也!」 霸王一日九戰,遂沖出重圍,到大江北岸,地名烏江。霸王欲渡江,烏江亭長艤船近岸相待,乃謂霸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大王素有重名,可聚眾得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無失!況今臣獨有此船在此,若漢兵至,臣駕船抵中流,彼決不能過,任王行也。」 王歎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焉?且籍以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使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亭長亟為之言曰:「勝敗乃兵家之常。昔漢王唯水與大王交兵,被大王一陣殺漢兵三十余萬,睢水為之不流,此時漢王獨身逃難,落于井中,幾不能免,遂忍而至此。大王今日之敗,猶夫漢也,何必區區以八千子弟而言?是何所見之小耶?故曰圖大者不矜細行。王可急渡,漢兵將至矣!」 霸王曰:「汝言雖善,吾心獨甚愧。若漢兵至,惟付之一死耳!」 亭長嘆惜不已。霸王見亭長艤船相待,久而不去,知為長者,乃謂曰:「吾知公為長者,吾有此馬騎坐,數年以來,所向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今恐為漢王所得,又不忍殺之,公可牽去渡江,見此馬即如見我也,此亦不相忘之意。」 遂命小卒牽馬渡江。那馬咆哮跳躍,回顧霸王,戀戀不欲上船,霸王見馬留連不舍,遂涕泣不能言。眾軍士攬轡牽馬上船,亭長方欲撐船渡江,那馬長嘶數聲,望大江波心一躍,不知所往。眾人大驚,亭長亦癡呆半晌,面如土色,遂放舟而去。 霸王見馬投江而死,嘆惜不已。複與眾軍士步行,持短兵與漢接戰,又殺漢兵數百人,霸王身被十餘槍。忽於眾漢將中見大將呂馬通曰:「爾非吾故人乎?」 馬通近前側視,不敢正面,恐被短兵所傷,乃言曰:「臣實大王故人,不知我王有何相囑?」 王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賞,萬戶侯。吾與爾舊有恩德。」 遂拔劍,刎而死。隨後楊喜、楊武、王翳,呂勝等俱到,皆以項王首級獻功。項王以始皇十五年己巳生,乃於漢五年十二月烏江自刎而死,年三十一歲。 卻說漢將呂馬通等五將,持項王頭見漢王。漢王起身看項王頭,面目如生,漢王泣曰:「吾與王曾拜兄弟,後圖取天下,遂與王有隙。然王雖虜太公、呂後,恩養三年,凜未敢犯,此古烈丈夫之所為也,吾實不能及焉!不意王今死矣,吾甚惜之!」 左右聞漢王言,皆泣下。項王已死,楚地已定。遂封呂馬通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烏江立廟,命有司四時享祭。 卻說項伯離楚營投奔張良,張良因見大兵擾攘,未敢啟奏漢王,今既滅楚,事已平定,引項伯來見漢王曰:「項伯前日楚歌散兵之時,即來投臣左哨,臣念伯故舊,又兼前日鴻雁川有功,遂留住營中,不敢擅專,引來投見大王,乞賜收錄。」 王曰:「項公累有大功,又是至親,我正欲尋訪,不意不棄,自來相見,深合我心。」 遂封伯為射陽侯,賜姓劉氏。伯喜謝恩。 楚滅,天下大定,獨山東魯國未下。漢王曰:「魯小國也,何足掛齒?且置之度外!」 遂欲起兵會議河南建都,張良入見王曰:「大王未可班師。魯國雖小,隱伏後患。王若置而不論,他日複起干戈,大王悔之晚矣!」 漢王大驚曰:「量魯國,何乃如此利害?」 張良近王前,遂道出數句言語來,便知魯國雖小,不可輕視。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