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西漢演義傳 | 上頁 下頁 |
第五十三回 懼楚罪陳平歸漢 |
|
卻說項莊、季布回見霸王,備言司馬卬被虜,河內已失,臣等行至中途,知此消息,遂即旋師而回,恐勞民動眾,無益於事。霸王怒曰:「朕差汝救援河內,往來將月餘矣,不遇敵而空回,以致河內有失,朕去一藩鎮矣,皆汝等之罪也。」 陳平在側曰:「二將雖去,亦不能保河內。且韓信用兵,仿佛孫吳,二將豈足以為之敵哉?陛下不必深罪二將。臣與范亞父同二將親領一枝人馬,複取河內,阻韓信不得東來,陛下伐齊之後,卻舉兵而西,料漢王決敗,而韓信可擒也,不然,關中之地,悉為漢有,不獨一河內而已!」 霸王益怒曰:「前殷王求救,汝亦在左右,獨無一言及此,今河內已失,乃欲勞師遠征,以為複取河內,不亦欺狂朕躬耶!」 遂將項莊、季布叱退。是日即罷陳平官,令勿侍左右。平退居私第,鬱鬱不樂,因密令家童,即時收拾行李,暗打發家小回陽武,從小路獨身仗劍,投洛陽來。 一日日將西,到黃河邊,四顧無人,只見沙灘灣一隻小舟,平叫曰:「過往客人遠來,欲過河投宿。」 小舟中走出兩人來,眉目兇惡,年各二十四五歲,平思此二人,必黃河邊水賊,若欲回避,反致謀害,不若上舟渡河,自有計較:二人上下觀覷陳平一遍,心中甚喜,遂扶平登舟。將近中流,二賊欲艙中取刀殺平,平思彼之所以害我者,利我之財也,我苦惜身之所藏,必被贓害矣,乃告賊曰:「某雖過客,亦知水性,願羸身與二公駕舟,庶行乃速耳!」 遂將一身衣服,所藏之物,盡行脫去,裸身立於舟上,示無懷挾,二賊私相笑語曰:「吾二人以彼身邊必有所藏,欲利其有,觀裸身而見,則無所藏可知也。」 遂無殺平之心,乘順風瞬息過河,陳平上岸,還得性命,急投店中來,已近夜矣,店中人見陳平裸身而來,大驚曰:「子必河中遇賊也。」 平哀告曰:「某乃河南客商,楚地買賣,負貨回家,晚行過河,領二家童,皆被殺死,因我苦苦求告,將衣服行李盡行盜去,剩此性命,來投貴店。幸念同鄉,留宿一宵。借舊衣遮體,得命回家,決重報厚德。」 店中人聽陳平言語不俗,又見顏貌甚修美,一時各出衣服數件,與平穿著,就請同席飲酒,共宿一夜。 次日,陳平拜謝店主,偕同伴者,遂投洛陽大路,徑往咸陽而來,先訪故友魏無知,備道:「項王失政,獨恃強暴,不納忠言。蔽塞賢路,某素知我王寬仁大度,好謀能斷,任賢使能,各盡所長,乃真命之主也,願背楚千里而來,傾心事之,敢藉故人吹噓之力,蘆莩之言,少得錄用,不敢忘所自也。」 魏無知曰:「漢王虛心以求天下之賢,故四方之士,心悅誠服。願欲立乎其朝。若先生抱經世之才,挾奇謀之術,置之帷幄,必能建策,我漢王見之,不待推薦,必留重用也。」 陳平拜謝。一日,魏無知乘漢王無事,因告曰:「楚國陳平,深慕大王盛德,今棄楚仗劍歸漢,與臣故舊,素知其能,王若留用,必有裨益。」 王曰:「此非昔日鴻門相遇之陳平乎?」 無知曰:「正是此人。」 王曰:「寡人懷念此人日久,每欲一見不可得,今來投降,實合我心。」 即召見曰:「昔年得君維持之力,幸出鴻門,於心終不忘。今喜為同朝之臣,甚慰我心。」 相語竟日。漢王甚喜悅,便問:「居楚何官?」 平曰:「在楚為都尉。」 是日即拜平為都尉,使參乘典軍。日侍左右。諸將紛紛相議曰;「一時亡命之徒,裸身而來,未知淺深,遂拜為都尉,又朝夕在王左右,恐有不測之變。」 王聞之,益加優厚。 一日,周勃等言于王曰:「陳平雖美如冠玉,其中未必有也,居家嘗盜其嫂,令為護軍,多受諸將金。以臣等觀陳平為人,乃反覆亂法之臣也。願王察之,不可為奸宄所惑!」 王聞說,即召魏無知,責之曰:「汝薦陳平可用,今觀盜嫂受金,行檢貪污,薦舉非其人矣,汝亦有罪!」 無知曰:「臣所言者,能也,王所聞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無益勝敗之數,王何暇用之乎?」 因召平,亦責之曰:「先生事魏不終,後又事楚而去,今又從吾遊,有信行忠直者,固如是乎?」 平曰:「臣譬一可用之物,隨人用與不用耳。魏王不用臣,臣故去而歸楚;楚不能用臣,臣複去而歸大王,亦隨人所愛而取用也,素聞大王能用人,故不辭千里而來見王,王亦實能用之,臣前日歸漢之時,渡河遇賊,裸身而來,若不受金,實無資用。誠能計畫有可采者,取用而成績,則大王所抑者小,而所獲者大。苟大王聽人言而不用臣計,則所得之金,俱在私翼,臣不敢隱,請封輸於官,願乞骸骨以歸故里,大王之恩大矣!」 王聞平言,乃深謝陳平,益加厚賜。複又遷拜護軍中尉,使督護諸將,諸將乃不敢複為異言矣。漢王厚遇陳平不題。 卻說韓信差人飛報漢王,已得河內,王甚喜。又見各路諸侯納款歸降,各國奇謀勇敢之士,亦皆順附。忽又左右來報夏侯嬰引常山王張耳投降,王曰:「張耳自幼與陳餘為刎頸交,即立為王,各不相協,昨聞陳餘殺張耳家屬,追耳止存五騎,今來投降,亦孤鳥奔林,射者望的也,」 即召相見。夏侯嬰引張耳入見漢王,王曰:「久慕賢王盛名,今來相見,實慰渴懷。」 張耳泣曰:「臣耳與陳餘自幼相交甚善,今為私仇,殺臣家屬,終身之恨,不共戴天。恭聞陛下瑞征五星,天人協應,反楚之道,而易之以寬仁,真天下主,民之父母也!願延頸歸降,倘蒙錄用,他日得沾尺土,報一家之仇,雪終身之恨,臣雖肝腦塗地,亦無所憾也。」 漢王大喜,遂重用張耳,仍以常山王呼之。 漢王又見張耳歸降,甲士雲集,遂與群臣商議曰:「寡人自出褒中以來,各路諸侯順應,兵馬集聚四十余萬,意欲舉兵而東駐紮洛陽,與韓信人馬會合同伐楚,汝等以為何如?」 群臣曰:「大王兵威益振,所向無敵,正當獎率三軍,以伐無道,臣亦得東歸以見故土也。」 張良曰:「大王兵威雖振,而歲星未利,恐東征亦難取勝。以臣愚見,當養威蓄銳,須待明年,乃其時也。」 王曰:「寡人東歸之心,無日不倦倦於懷,久棲於此,非我志也!」 遂不聽張良之言,吩咐大小文武將佐,擇日起兵、就請太公、呂後同行,群臣聞漢王東征,各人心喜,數日三軍整點齊備,來奏漢王曰:「馬步軍卒,已點四十余萬,大小將佐二百餘員,請王車駕啟行。」 於是漢王差人約會韓信,俱至洛陽取齊,大隊軍兵,徑往河南大路進發。未知伐楚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