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吳三桂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七回 爭圓圓吳三桂借兵 殺吳襄李自成抗敵(2) |
|
因此便即應允,並道:「弟亦欲一見九王顏色,足下既允介紹,自是好事。但今李自成方遣兵東下,國民有倒懸之急,事不宜遲,就請足下速發。」 洪承疇道一聲是,即與祖大壽同引吳三桂起行。 到了九王營中,通了名後,九王多爾袞即傳出一個請字,大開營門接見。 吳三桂先向九王拱揖,九王亦還禮不迭,隨讓各人列位而坐。九王先說道:「孤聞將軍之名久矣,只以各事一方,未便拜謁。今日光臨,不勝欣幸。」 吳三桂道:「辱蒙王爺過獎,慚愧不堪。今國家多故,闖賊破毀京城,盤踞宮闕,故君被害,全家為擄。吳某上不能複國仇,下不能抒家難,實無面偷生人世。竊維故國與貴國向屬毗鄰,自息戰以來已共敦和好,觀于敝國變難,應是休戚相關。今願貴國仗義借兵,俾掃除逆賊。事成之後,當委命王爺,執鞭左右。不知王爺能俯允否?」 九王道:「明國本與吾為世仇,但重以足下之情,本無不可。只我國為爾興師,縻資財,耗民命,不知事成之後如何酬報?」 吳三桂道:「若蒙社稷之靈,得假貴國大兵複存宗社,願割薊、遼二州為貴國壽。」 九王道:「足下言雖如此,但貴國恐無信義。設事後為之反悔,又將奈何?」 吳三桂道:「宗社既亡,人民方塗炭於闖逆。得貴國之力,得掃逆氛,複存宗社,敝國人感貴國多矣,安有反悔之理?王爺盡可放心。倘不得已,願歃血為誓。」 九王已窺悉其意,便從之,即彼此歃血。洪承疇、祖大壽亦一併書名。吳三桂道:「今盟誓已妥,願王爺即假大兵,俾早除國賊。」 九王故說道:「現軍中部署仍未大定,一二日後即可發矣。足下請先回營準備,到時會兵可也。」 吳三桂此時仍以為建州九王只是藉以大兵,不料自行統兵入關之事,便即辭去九王及洪承疇、祖大壽,先已回營。 與左右訴說前事一遍,以為此舉可免建州人馬窺伺,又可以立除李闖,實一舉兩得。左右道:「若割薊、遼二州,是北京如唇亡齒寒矣。」 吳三桂道:「目前不如此不能得他允肯,惟有事後始圖設法耳。」 左右皆不敢複言,吳三桂便打點軍士,準備會兵於京。一面佈告檄文道:闖賊李自成以麼魔小丑,蕩穢神京。日色華光,豺狼突于城闕;妖氛吐焰,犬豕據於朝廷。逼帝后于泉台,屠庶民于溝瀆。絕無威德,只事淫威,本夜郎自大之心,竊天子至尊之位。又複窮極兇惡,晝亦宣淫,逞盡貪殘,日唯搶掠。二祖列宗之怨恫,天壽淒風;縉紳勳戚之誅鋤,鬼門泣日。遂使神州赤縣盡成暗地昏天。本帥出鎮外藩,關懷中國,憤狼嫋之殘虐,悼象魏之淩夷,爰起義師,俾除大逆。率如火如荼之盛,辟易千人;奪可擒可縱之威,縱橫萬里。凡吾官吏,爰及軍民,當知國家厚澤深仁,自應報本;親睹闖賊窮淫極惡,共起誅奸。齊揮逐日之戈,即奏回天之效。方今周命未改,漢德可思,誠志所孚,順能克逆。義聲所播,一以當千。試看禹甸之歸心,仍是朱家之正統。 這檄文一出,傳播遠近,李自成見之大懼,自行率兵十萬,離京東行,以禦三桂。並挾崇禎帝未殺之一子,及兩王吳襄等自隨,滿意倘不能取勝,即為挾吳三桂的地步。又遣大將牛金星、劉宗敏為前鋒,先到永平駐紮。吳三桂探得,謂左右道:「我檄文一出,自成即率兵東行,其心誠懼我也。我若能破之,可不待九王來兵矣。」 便即傳令進戰,直抵永平地方。 惟李自成一軍向不事兵法,惟逢城則攻,遇兵則戰。獨聞吳三桂之名,慮自己不能抵敵,乃令牛金星、劉宗敏先出,吳三桂即與接戰。計大小十三戰,各無勝負。因吳三桂雖勇,奈李自成兵多,每次都是混戰,故仍不大得手。那日又複進戰,吳三桂正在酣戰之間,李自成卻自統本部大兵,繞道進圍三桂大營。三桂聽得,大驚,懼為自成所乘,乃傳令暫退。李自成謂諸將道:「三桂,虎也。趁其稍怯,宜竭力逼之,勿令他再能佈置。若破了吳三桂,餘皆不足慮。」 諸將聞令,無不乘勝齊進,先拔了吳三桂大營。三桂退至山海關,李自成複揮軍圍山海關。即另遣一軍從關西而出,由一片石出口馳東,並突外城,以逼關內。三桂被圍,直不能進戰。 時建州九王多爾袞,聽得吳三桂被圍已急,默念:此時進兵,正合時勢,遂親率大兵,望山海關而來。複分兵二萬人,由西水關而入。那時三桂日盼建州人馬到,各部將皆向三桂道:「當自成初攻京城,若我等即馳兵入衛,斷不至此。今闖逆已得北京,人心瓦解,彼又以數十萬而來,實不易敵。今坐困此城,是絕地也。」 吳三桂道:「往事吾亦悔之矣。但今只望九王兵到,猶可反敗為勝,諸將不必驚心。吾料九王必不欺吾也。」 正說話間,人報:「建州九王已率兵西來。惟行程甚綏,倘不能濟急,如之奈何?」 吳三桂道:「城中兵力未損,糧亦可支,猶可待其至也。那時裡應外合,必敗闖逆無疑。吾當乘勝迫之,撲殺此獠,以雪吾心中之恨。」 說了,諸將皆無話說。但三桂雖如此說,心中也疑九王不為自己盡力。自念:當九王兵到時,當有以堅其信心,方可恰當。九王兵到,吳三桂即薙發。時左右皆不知,及見他迎接九王扮這個裝束,無不驚駭。三桂複向九王道:「闖賊以數十萬大兵,並親自統率,逼臣於山海關。今幸殿下大兵到來,得抒危難。三桂已感九王大恩,將粉身圖報。」 九王道:「孤今日方知汝誠心也。但足下一人歸順,而足下部下將士還多,倘不服令,又將奈何?」 吳三桂道:「臣久鎮寧遠,頗得人心。軍士之服從與否,盡在臣耳。今臣回去,當下令概行薙發,殿下不必多疑。」 九王道:「如此甚好。孤必為汝掃除闖逆,以報大仇。」 吳三桂拱手稱謝,即辭回關內。下令一概薙發,如有不從者,即以軍法從事。此令一下,左右亦有進諫道:「元帥初時只言向建州借兵,非臣服建州也。今如此,是背朝廷矣。苟不能恢復明祚,又何仇于李闖一人?願元帥思之。」 吳三桂聽罷語塞,不能答。半晌方道:「吾此舉亦行權耳。非如此不足以堅九王信用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