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唐書志傳 | 上頁 下頁 |
第八十五回 高延壽納降李世績 蓋蘇文保舉束頂漢 |
|
左有李思摩,右有薛萬備。延壽只得死戰。李思摩當先衝擊,延壽不能抵擋,複殺回,望銀城逃走。薛萬備大殺一陣,斬首五百級,奪其軍器無算。延壽殺出南陣,望見背後征塵蔽日,追兵喊聲不絕。延壽大懼,謂惠真曰:「出不得重圍,我與弟分作兩翼殺出。」 惠真曰:「若分二翼而戰,吾等全軍皆沒。不如兵馬相連,拚死而鬥,或可免難矣。」 延壽依其言。部下余兵尚有二三萬,並作一連,乘勢沖出南陣。正走間,前面旌旗卷出,大書「江夏王道宗」,兵馬當頭攔住,大叫曰:「敗將無路,何不早降!」 惠真當先沖陣,梆子響處,箭如驟雨,惠真面中數矢,射死山坡。麗兵傷損者,屍首相藉。延壽見勢不支,棄了坐馬,刺斜望山狹走了。余眾走不得的,羅拜地下乞降。道宗盡擒之。引本部出狹穀來,各營俱在御前獻功。 是時太宗大勝一陣,敕各營給賞本部,命東營薛仁貴入侍。仁貴素袍銀甲,見太宗於中軍。太宗視仁貴眉清目秀,人材出眾,又見他搴旗斬將,人不能近,乃喜曰:「朕以一班舊將已老,不忍再勞他出征,今見君武藝不群,深慰朕望也。」 仁貴頓首稱謝而出。太宗顧謂長孫無忌曰:「寡人不喜得遼東,喜得名將也。」 無忌曰:「觀其對敵,真豪傑矣。陛下何患高麗不服哉!」 太宗然之。 忽報:「江夏王道宗,擒得麗兵而回。」 太宗召進御前問之,道宗曰:「臣埋伏射卒于狹穀,適遇大將戰敗走來其地,被臣伏弩齊起,首先射死大將高惠真,麗兵死于穀口者,屍首枕藉。得其降卒二萬。單獨走了主將高延壽、左臣大對盧。」 太宗大喜曰:「朕正在軍中紀錄諸將,正不知高延壽下落。今公一戰,勝他人之績也。」 道宗拜謝。太宗乃下令諸軍,乘勝攻擊安市。一面遣李世績襲銀城,困住高延壽。眾人得令,于安市城下不分晝夜攻打。梁萬春見麗兵戰敗,與部下鄒定國、李佐升等議曰:「唐兵日夕打攻城池,百民各懷內俱。高延壽損折兵馬,走入銀城。何以退得敵兵?」 李佐升曰:「安市城濠塹堅固,縱唐兵攻打,無奈我何。複遣人入高麗取救,我只顧準備戰守之具,敵人自退也。」 梁萬春依其議,一面遣使再來高麗取救,一面吩咐軍士嬰城而守。 卻說太宗敕諸將攻城,連攻了二日,不能前進。且是城郭堅完,守護軍兵發下強弓硬弩,傷損者亦多。長孫無忌曰:「安市城實乃高麗之藩障也。兵精糧足。難以歲月下也。陛下詔世績進兵取黃城、銀城,若得此二座城郭,鑾輿有駐驛之所,又孤安市之勢。此亦一策矣。」 太宗從其議,即遣薛萬備引兵五千,取黃城;仍詔李世績進兵取銀城。薛萬備領兵去了不題。是時,李世績兵馬抵銀城,團團圍住,水泄不通。原來銀城近高麗之東,亦是一險要去處,糧草積聚,大半在此城。高延壽走入城中,與原守將祖文魯堅閉城門,提防迎敵。聽的李世績部兵攻擊,延壽曰:「唐兵勢大,謀臣勇將,不下數千,近日殺得遼兵片甲不回。今又來困住此城,難為計矣。」 祖文魯曰:「小官亦聽的唐兵所向無敵。只得準備交鋒。」 延壽歎一聲,乃曰:「看起來高麗王懦弱,蓋蘇文專弄國柄。他日唐兵若臨本國,亦只是歸降的,徒枉了千軍萬馬,冒鋒鏑死於無辜。爾眾人有何高論?」 左丞大對盧進曰:「即日唐兵四集,安市城尚不可保,何況銀城兵馬不滿二萬,若拒守之,自疲精神,無益也。為今之計,莫若開城乞降,免被擒獲耳。」 延壽曰:「吾亦要如此主意。正不知爾眾人皆願降否?」 祖文魯亦曰:「降之可保,若戰自取死矣。」 延壽見勢不利,眾人皆無鬥心,次日開東門詣世績軍中請降。小校報入帳中,世績聽的,謂李思摩曰:「延壽乃高麗最驍雄者,今日勢窮來降,餘者不足慮矣。」 思摩曰:「請整軍待之,以防不測。」 世績然之,即下令軍中整戈甲,親出轅門。見高延壽一派諸將,伏在軍前。世績扶起延壽,引入帳中,與其分賓主而坐。延壽曰:「敗將不可以語勇。今延壽窮敗來歸,何勞將軍待之以賓主禮?」 固辭不敢當。世績曰:「吾天子得汝高麗降將,無不虛心接納。何況我等?今足下來降,實知時勢者也。」 延壽見世績意誠,乃坐下位。其餘皆依次而坐。世績吩咐諸軍備酒禮待延壽。延壽亦開懷盡飲。酒至半酣,延壽曰:「某等不勝酒力,請將軍人馬入城,安撫人民。」 世績曰:「足下先入,吾兵馬來日早入城。」 延壽領諾。酒罷,辭世績,引本部先入城中去了。李思摩曰:「麗人頑皮,不以禮義為重。總管自用提防,休使墜其計也」。世績曰:「高延壽誠心歸降,若複疑之,使來者立腳不定矣。吾與諸公明日侵早入城,准無後慮。」 思摩再不復言。 次日平明,銀城四門大開,延壽先遣二騎出城迎接,世績下令:「人馬依次入城,不許侵擾百姓。」 三軍得令,金鼓齊鳴,入銀城東門。近濠邊,延壽率眾將迎著世績,二人大悅,如平生,並馬入城。軍民秋毫無犯。世績至府中坐定,麗將各參見畢,世績一一諭遣之。即日安撫了百姓,引延壽等出離銀城,入中軍來見太宗,奏曰:「今延壽舉銀城以降,臣不動張弓只箭,已平伏了此處。且延壽為人忠厚,陛下可重用之。」 太宗大悅曰:「朕以鑾駕駐驛銀城,就其糧草,以攻安市,何懼城郭不破哉?」 即日下詔,將中軍人馬入銀城屯紮。是時銀城與安市止曾二十裡遠,太宗御駕既入了銀城,召高延壽親安慰之,以延壽為鴻臚卿。延壽拜謝。忽報:「薛萬備亦取了黃城,得精兵七千而回。」 太宗乃遣其合諸營進攻安市,不在話下。 卻說高麗國王,連得安市救急文書,乃聚文武商議。蓋蘇文出班奏曰:「臣舉數人,皆不能成功,以致折兵損將。亦知罪大,深自羞愧,毒求補追,未有效忠竭力之地。臣得一大將,勇冠三軍,力敵萬人,兩手能開鐵胎弓,百發百中,又有一身本事。端的會呼風喚雨,變化無窮。乃是遼東新城道人也,姓束,名頂漢。臣乞保此人為先鋒,殿前都尉曹觀為主將。再統三軍,前救安市之圍,必要生擒唐將。」 高麗王大喜,召進束頂漢至階下拜畢,宣上殿觀之,其人身長一丈,紅睛藍面,醜惡兇狠。高麗王以金甲錦袍賜之,加為前部大先鋒。以曹觀為都督,與頂漢引麗兵十二萬退敵。束頂漢一同出征。次日,領人馬同曹觀離了高麗,但見槍刀蕩蕩,劍戟層層,十二萬遼兵,風卷而來。早有哨馬報入銀城,近臣奏知,太宗與群臣議曰:「張亮提水軍一時未到。安市城守護得嚴緊。今有高麗救兵來到,誰可迎敵?」 薛萬備要去。太宗曰:「汝既為護駕,且未可去。」 更問其次,都尉李思摩應聲而出曰:「某不才,願敵來將。」 太宗與兵二萬,交思摩去邀戰。又問曰:「思摩雖然去了,麗兵此來,鋒芒盛銳,誰敢再護助?」 帳下驍騎黃常、霍茂願往。太宗與兵二萬,兩枝軍馬去了。太宗分遣已定。敕西營總管李世績監戰。 且說李思摩引軍前去,離安市三十裡,與麗兵相遇。兩陣對圓,思摩橫槍立馬於陣前。高麗軍中束頂漢躍馬而出,手執銅刀,跨千里驊騮馬,厲聲大罵:「不懼死唐人,敢侵犯封界!」 李思摩大怒,挺槍躍馬而出。麗副先鋒詹虎舞刀直取思摩。兩陣相交,鬥不數合,被思摩一槍刺于馬下。束頂漢見折了副先鋒,拈刀來戰思摩。兩下金鼓齊鳴,二將戰上二十餘合,勝敗不分。頂漢按住銅刀,就馬上披髮仗劍作法,口中喃喃念咒,忽風雷大作,黑氣中無限人馬自天而降。霎時間,飛砂走石。思摩急回馬,唐兵驚慌大敗,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曹觀見唐陣已亂,率眾直沖過來,正遇黃常、霍茂二員將抵住。且看下節勝負何如?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