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唐宮二十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九十一回 雲煙縹緲天子求仙 粉黛連翩學士承寵(2)


  吳明國王望見西方空中有黃氣如蓋,知道中國有聖人出世,便特遣使臣來進貢。所謂常燃鼎,可容三鬥,鼎光潤如玉,顏色純紫,在鼎中煮食物,不用柴炭而能自熟。食物香潔,與平常釜中所煮的食物不同,久食此鼎中所煮之食物,可令人返老還童,疾病不生;所謂鸞蜂蜜,因吳明國所產之蜂,其鳴聲如鸞鳳,身有五色,大者重約十餘斤,築巢在高山岩穀之中。最大的窠巢,占地有二三畝大,每年產蜜甚多。但每次取蜜,每一巢中,只能取二三合;如採取過多,便有風雷的變異,倘誤被蜂螫,便生瘡毒。

  只須採石上菖蒲根塗之,便能痊癒。蜂蜜作綠色,貯之白玉碗中,裡外明澈,有如碧琉璃一般。久食之,可令人長壽,顏色如童子,白髮便長成黑色。如有聾啞殘疾的,食此蜜都能痊癒。

  憲宗得此二物,也十分愛惜,常將蜂蜜賜於後妃,又常與諸親貴大臣,用常燃鼎煮食;君臣之間,甚是和樂。

  但憲宗皇帝因迷信神仙之術,常在空室中靜坐,摒去妃嬪,又欲絕食,修成仙體,戒食稻米,終日把藥餌瓜果充食,漸漸弄得身體瘦弱。郭皇后和鄭淑妃再三勸諫,又親自調弄食物進獻,憲宗皆拒絕不食。後妃二人退至私室,憂愁萬分。郭皇后說:「萬歲如此迷惑左道,必致妨礙聖體。為今之計,須以聲色改易萬歲心意。」

  鄭淑妃亦深以皇后之言為是,但環過六宮粉黛,卻無一人有絕世容顏能怡情悅性的。郭皇后便私用財帛,令中官至四方去訪求有奇才絕色的女子;那中官至貝州清揚地方,訪得宋氏有姊妹五人,均有奇才絕色,俱在閨中,尚未字人。

  宋氏父名庭芬,富於才華;膝下有女五人,不獨容顏長得個個美麗,且又聰明絕倫。庭芬家居無事,授五女以經藝,又教以詩賦,年未及笄,皆能文章又富於詞藻。長女名若莘,次名若昭,三女名若倫,四女名若憲,五女名若荀。若莘、若昭二女之文,尤淡麗,性亦貞靜閒雅,不喜紛華之飾,遠近聞其名,遣媒求聘者,甚眾。若莘姊妹五人,相約不嫁,願以學藝揚名顯親。

  若莘在家,教誨四妹,有如嚴師,又著《女論語》十篇,其文氣都模仿《論語》體裁,以韋逞母宣文君宋氏代孔子,以曹大家等代顏閔。其間問答辭意,全是講究婦道。若昭又從而注解之,一時鄉党傳誦,賢德之名四起,那中官亦聞名而至,與宋庭芬相見,多贈以金帛。宋庭芬說:「我女都立志不嫁,我不能以富貴屈之。」

  中官該采若莘姊妹所著書進獻,庭芬便將若昭所寫本,交與中官攜至宮中,郭皇后問宋氏姊妹姿容,中官對稱姊妹五人,均豔絕人寰,而若昭尤美。

  郭皇后又慮萬歲無情于女色,鄭淑妃思得一計,即將《女論語》薰以蘭麝,乘憲宗不留心時候,便悄悄地拿去陳列在寢宮禦案上。憲宗在夜靜更深時候,閉目靜修;忽覺奇香觸鼻,從案頭度來,憲宗不覺心中一動,急近案尋覓,忽見一錦盒黃標,寫著《女論語》三字。憲宗便隨手打開盒子來翻讀過幾頁,心中不覺起敬。次日即傳中官訊問,中官即奏稱為昭義節度使李抱真所獻。

  憲宗又詳問宋氏家世,中官把宋氏姊妹五人的才色,詳細奏說了一番。憲宗大喜,立命中官齎詔至清陽,宣宋氏五女入宮。誰知那宋若莘姊妹,卻很有志氣,說皇帝如不以禮聘,我姊妹決不入宮,如屈我姊妹在妃嬪之列,雖死亦不入宮!中官無法,只得拿此話轉奏皇上。憲宗此時欲見宋氏姊妹的心很切,便令昭義節度使李抱真,用厚幣齎著皇帝的聖旨,到宋家去聘請若莘姊妹五人,進宮教讀後妃。又拜若莘父宋庭芬為金華令。

  昭莘姊妹五人進宮,憲宗命宮中後妃嬪嬙,俱以師禮事之。

  又辟延秋宮,為講室,令後妃嬪嬙都從若莘姊妹誦讀《女論語》。

  一時六宮嬪嬡,及諸王公主駙馬,俱拜若莘、若昭為師,女弟子百余人,宮中成為女學堂。憲宗常至學堂中游幸,只見粉黛雲髻,濟濟一室,各擁一卷,嬌聲吟誦著。憲宗看著,甚是歡樂。看若莘時,卻長得容光端麗,儀態萬方;若昭卻又是美麗在骨,顧盼動人;若倫嫵媚天成;若憲則嬌豔照人;若荀則嬌憨嫋娜,令人神往。憲宗見她姊妹五人,俱生成麗質,便常召在左右,談笑為歡。偶問經史大義,試以詩賦,都能奏答稱善。

  此中惟宋若莘最擅文才,憲宗便令掌管後宮記注簿籍,兼批答奏牘,文詞麗潔,中外傳誦。若昭則姊妹中為最美,又善於辭令,憲宗常召在內宮,縱談經史,又與她敲詩唱和甚樂,日久情意甚洽。憲宗便將若昭臨幸了,又臨幸了若莘,寵愛甚深。

  憲宗欲將她姊妹二人,冊立為貴妃,若昭再三辭謝說:「進宮之初,原立意不作妃嬪,今因萬歲情意不可推卻,致成兒女之好,但妃嬪的封號,抵死不敢承受。」

  憲宗無法,便下詔稱若昭為學士,稱若莘為先生;若昭情意深長,憲宗在若昭宮中臨幸的次數最多,若莘卻耽於翰墨,倒也不計較及此。只是若昭自得皇帝寵倖以後,那若倫、若憲、若荀姊妹三人,也常在內宮中行走,與憲宗皇帝起坐不避,談笑無忌。憲宗也愛她姊妹可憐,日子久了,她姊妹五人,都承受了皇帝的恩寵,卻都不願受妃嬪的封號。除若昭稱學土以外,姊妹四人,都稱先生,此四先生一學士,在內宮中權勢甚大。

  憲宗皇帝每日與五位美人周旋著,心中十分得意,早把那班修道之士,丟在腦後。便是憲宗自己,也從不打坐修道了。

  終日縱情酒色,荒棄朝事。從來色欲最大,這位憲宗皇帝,自從開了這色字的戒以後,在宋氏姊妹五人以外,便常常挑選後宮美女臨幸,一時寵愛的妃嬪甚多,共有二十餘人。有立為貴嬪的,有立為昭容的,個個都出落得美麗輕盈;在數年之中,各宮眷共生皇子二十人,公主三十二人。內中最得寵的宮眷,除宋氏姊妹五人以外,有紀美人和郭貴妃。紀美人生子最長,名甯,當時丞相李絳,奏請立儲,憲宗便立甯為皇太子。

  郭貴妃原是郭子儀的孫女,她的父親名曖,母親便是升平公主,與憲宗皇帝原是中表兄妹,以母家豪貴入宮,便立為貴妃。郭貴妃生一子一女,子名恒,後亦立為太子,女稱岐陽公主;公主生性,十分賢淑,憲宗甚是溺愛,曆命各宰相揀選朝中各公卿子弟,如有才貌清秀的,便招為駙馬。

  只因憲宗鍾愛公主甚深,選婿也甚是詳慎,雖有宰相薦舉了十餘個官家子弟,送進宮去,由憲宗召見,但都不能合適。足足選了一年,最後選到太子司議郎杜悰。果然才貌清秀,憲宗十分合意,又送入內宮,令郭貴妃與岐陽公主傳見。那岐陽公主見了杜悰這副秀美的面貌,不禁盈盈一笑;又見杜悰彬彬有禮,郭貴妃也大喜。

  便把岐陽公主下嫁與杜悰為妻。

  這杜悰的祖父,便是杜佑;因祖父有功勳于國家,便世襲太子司議郎官職。到成婚的一日,憲宗皇帝親禦麟德殿,送公主下嫁。由西朝堂出發,再由憲宗禦延喜門,送公主登輿,大賜賓從金錢,在昌化裡建立府第,鑿龍首池為恩沼。杜氏原是世代貴族,今又尚公主,遇此大典,自然竭力鋪張,服用十分豪華。但公主生性謙抑,並不自恃尊貴,下嫁至杜家,毫無驕傲的舉動。孝奉舅姑,敬事尊長。

  杜家老少長幼不下數百人,公主一一以禮接待。成婚才數日,便和杜悰說道:「皇上所賜奴僕,恐未肯從命,倘有忤逆,轉難駕馭,不如奏請納還宮中,另買貧家子女,較為易制。」

  杜悰依了公主的話,從此閨房靜好,不聞喧噪。第二年,杜悰升任殿中少監,駙馬都尉,又外放為澧州刺史。公主隨駙馬赴任所,只帶僕從十余人,奴婢皆令乘驢,不准食肉。沿路州縣供張,概不領受。杜悰自持亦十分廉潔,不敢有驕侈之色。數日後,杜悰母抱病,公主晝夜侍奉,親嘗湯藥;杜母終至不起,公主泣哭盡哀。總計公主在杜家二十餘年,無一事不循法度:府中上下,人人稱揚。這原是郭貴妃平日能以禮教養兒女的好處。

  郭貴妃生了這一位賢德的公主,又生了一位遂王恒,長得品貌端正,性情溫厚。當時原已立有太子名甯的,是宮中紀美人所生的,長子初封鄧王,元和四年,由李絳奏請,立為皇太子。但憲宗皇帝甚是寵愛遂王,遂王是第三皇子,又是郭貴妃所生;郭貴妃是郭子儀的孫女,又是升平公主所生。在一班妃嬪中,再也沒有比她高貴的了。便是憲宗皇帝,也另眼相看,因此頗招妃嬪們的妒忌,大家在憲宗皇帝跟前,說了許多郭貴妃的不是,說她仗著母家的勢力,在宮中攬權植黨。恰巧皇太子甯又死了,憲宗便立遂王恒為太子。從來說的母以子貴,宮中一班妃嬪,見郭貴妃的兒子立為太子,深怕皇帝冊立郭貴妃為皇后,大家便齊心去傾軋郭貴妃。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