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三國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一〇二回 司馬懿占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2)


  孔明即修書付費禕去了。禕持書徑到建業,入見吳主孫權,呈上孔明之書。權拆視之。書略曰:

  漢室不幸,王綱失紀,曹賊篡逆,蔓延及今。亮受昭烈皇帝寄託之重,敢不竭力盡忠?今大兵已會于祁山,狂寇將亡于渭水。伏望陛下念同盟之義,命將北征,共取中原,同分天下。書不盡言,萬希聖聽!

  權覽畢,大喜,乃謂費禕曰:「朕久欲興兵,未得會合孔明。今既有書到,即日朕自親征,入居巢門,取魏新城;再令陸遜、諸葛瑾等屯兵于江夏、沔口取襄陽;孫韶、張承等出兵廣陵取淮陽等處:三處一齊進軍,共三十萬,克日興師。」

  費禕拜謝曰:「誠如此,則中原不日自破矣!」

  權設宴款待費禕。飲宴間,權問曰:「丞相軍前,用誰當先破敵?」

  禕曰:「魏延為首。」

  權笑曰:「此人勇有餘,而心不正。若一朝無孔明,彼必為禍。孔明豈未知耶?」

  禕曰:「陛下之言極當。臣今歸去,即當以此言告孔明。」

  遂拜辭孫權,回到祁山,見了孔明,具言吳主起大兵三十萬,御駕親征,兵分三路而進。孔明又問曰:「吳主別有所言否?」

  費禕將論魏延之語告之。孔明歎曰:「真聰明之主也!吾非不知此人,為惜其勇,故用之耳。」

  禕曰:「丞相早宜區處。」

  孔明曰:「吾自有法。」

  禕辭別孔明,自回成都。

  孔明正與諸將商議征進,忽報有魏將來投降。孔明喚入問之。答曰:「某乃魏國偏將軍鄭文也。近與秦朗同領人馬,聽司馬懿調用,不料懿徇私偏向,加秦朗為前將軍,而視文如草芥:因此不平,特來投降丞相。願賜收錄。」

  言未已,人報秦朗引兵在寨外,單搦鄭文交戰。孔明曰:「此人武藝比汝若何?」

  鄭文曰:「某當立斬之。」

  孔明曰:「汝若先殺秦朗,吾方不疑。」

  鄭文欣然上馬出營,與秦朗交鋒。孔明親自出營視之。只見秦朗挺槍大罵曰:「反賊盜我戰馬來此,可早早還我!」

  言訖,直取鄭文。文拍馬舞刀相迎,只一合,斬秦朗于馬下。魏軍各自逃走。鄭文提首級入營。孔明回到帳中坐定,喚鄭文至,勃然大怒,叱左右推出斬之。鄭文曰:「小將無罪。」

  孔明曰:「吾向識秦朗;汝今斬者,並非秦朗。安敢欺我!」

  文拜告曰:「此實秦朗之弟秦明也。」

  孔明笑曰:「司馬懿令汝來詐降,於中取事,卻如何瞞得我過!若不實說,必然斬汝!」

  鄭文只得訴告其實是詐降,泣求免死。孔明曰:「汝既求生,可修書一封,教司馬懿自來劫營,吾便饒汝性命。若捉住司馬懿,便是汝之功,還當重用。」

  鄭文只得寫了一書,呈與孔明。孔明令將鄭文監下。樊建問曰:「丞相何以知此人詐降?」

  孔明曰:「司馬懿不輕用人,若加秦朗為前將軍,必武藝高強;今與鄭文交馬只一合便為文所殺,必不是秦朗也,以故知其詐。」

  眾皆拜服。

  孔明選一舌辨軍士,附耳分付如此如此。軍士領命,持書徑來魏寨,求見司馬懿。懿喚入拆書看畢,問曰:「汝何人也?」

  答曰:「某乃中原人,流落蜀中。鄭文與某同鄉。今孔明因鄭文有功,用為先鋒。鄭文特托某來獻書,約於明日晚間,舉火為號。望乞都督盡提大軍前來劫寨。鄭文在內為應。」

  司馬懿反復詰問,又將來書仔細檢看,果然是實;即賜軍士酒食,分付曰:「本日二更為期,我自來劫寨。大事若成,必重用汝。」

  軍士拜別,回到本寨告知孔明。孔明仗劍步罡,禱祝已畢,喚王平、張嶷分付如此如此;又喚馬忠、馬岱分付如此如此;又喚魏延分付如此如此。孔明自自引數十人,坐于高山之上,指揮眾軍。

  卻說司馬懿見了鄭文之書,便欲引二子提大軍來劫蜀寨。長子司馬師諫曰:「父親何故據片紙而親入重地?倘有疏虞,如之奈何?不如令別將先去,父親為後應,可也。」

  懿從之,遂令秦朗引一萬兵,去劫蜀寨。懿自引兵接應。是夜初更,風清月朗。將及二更時分,忽然陰雲四合,黑氣漫空,對面不見。懿大喜曰:「天使我成功也!」

  於是人盡銜枚,馬皆勒口,長驅大進。秦朗當先,引一萬兵直殺入蜀寨中,並不見一人。朗知中計,忙叫退兵。四下火把齊明,喊聲震地;左有王平、張嶷,右有馬岱、馬忠,兩路兵殺來。秦朗死戰,不能得出。背後司馬懿見蜀寨火光沖天,喊不絕聲,又不知魏兵勝負,只顧催兵接應,望火光中殺來。忽然一聲喊起,鼓角喧天,火炮震地;左有魏延,右有薑維,兩路殺出。魏兵大敗,十傷八九,四散逃奔。此時秦朗所引一萬兵,都被蜀兵圍住,箭如飛蝗。秦朗死於亂軍之中。司馬懿引敗兵奔入本寨。

  三更以後,天複清朗。孔明在山頭上鳴金收軍。原來三更時陰雲暗黑,乃孔明用遁甲之法;後收兵已了,天複清朗,乃孔明驅六丁六甲掃蕩浮雲也。

  當下孔明得勝回寨,命將鄭文斬了,再議取渭南之策。每日令兵搦戰,魏軍只不出迎。孔明自乘小車,來祁山前渭水東西踏看地理。忽到一穀口,見其形如葫蘆之狀,內中可容千餘人;兩山又合一谷,可容四五百人;背後兩山環抱,只可通一人一騎。孔明看了,心中大喜,問鄉導官曰:「此處是何地名?」

  答曰:「此名上方穀,又號葫蘆穀。」

  孔明回到帳中,喚裨將杜叡、胡忠二人,附耳授以密計。令喚集隨軍匠作一千餘人,入葫蘆穀中,製造「木牛流馬」

  應用;又令馬岱領五百兵守住穀口。孔明囑馬岱曰:「匠作人等,不許放出;外人不許放入。吾還不時自來點視。捉司馬懿之計,只在此舉。切不可走漏消息。」

  馬岱受命而去。杜叡等二人在穀中監督匠作,依法製造。孔明每日往來指示。

  忽一日,長史楊儀入告曰:「即今糧米皆在劍閣,人夫牛馬,搬運不便,如之奈何?」

  孔明笑曰:「吾已運謀多時也。前者所積木料,並西川收買下的大木,教人製造『木牛流馬』,搬運糧米,甚是便利。牛馬皆不水食,可以轉運,晝夜不絕。」

  眾皆驚曰:「自古及今,未聞有『木牛流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

  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製造,尚未完備。吾今先將造木牛流馬之法,尺寸方員,長短闊狹,開寫明白,汝等視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