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三國志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二百三回 諸葛亮六出祁山(1) |
|
卻說譙周官居太史,深明天文地理之事,見孔明又欲出師,乃奏後主曰:「臣今職掌司天臺,但有禍福,不可不奏。近有群鳥數萬,自南飛來,皆投于漢水而死,此大不利也。今夜臣仰觀天象,見奎星躔于太白之分,乃盛氣在北,不利伐魏。況成都人人皆聞柏樹夜哭。有此數事,不祥之兆,丞相只宜守舊,決不可妄動也。」 孔明曰:「吾受先帝托孤之重,當竭力討賊,豈可以風雲虛謬之兆,而廢國家之大事耶?」 孔明即設太牢,祭先帝之廟,涕泣拜告曰:「臣諸葛亮五出祁山,末得寸土,負罪非輕!今臣複統全師,再出祁山,誓竭力盡心,剿滅漢賊,恢復中原,惟死而已!」 當日祭畢,拜辭後主,後主與百官送孔明於城外。 孔明到漢中,聚集人馬,喚諸將於階下,商議出師之策。忽報關興病亡。孔明放聲大哭,昏於地上。眾將救起,半晌蘇醒,再三勸解。孔明長歎曰:「可憐忠義之士,天不肯與壽也!」 乃令魏延、姜維作先鋒,李恢先運糧草于斜穀道口伺候。孔明引蜀兵三十四萬,分五路而進,皆出祁山取齊。 卻說魏主設朝,因舊歲有青龍自摩坡井內而起,故改為青龍元年。此時乃青龍二年春二月也。近臣奏曰:「邊官飛報,說蜀兵三十四萬,分五路複出祁山。」 魏主曹叡聞之,大驚失色,急召司馬懿至,曰:「蜀兵三年不曾入寇,今諸葛亮又出祁山,如之奈何?」 懿奏曰:「臣夜觀天象,見中原旺氣正盛,彗星犯于太白,大不利於西川。今孔明負才智,逆天道,又來入寇,乃自覓死也。臣賴陛下洪福,願保四人同去,必破蜀兵。」 叡曰:「卿舉來,朕察之。」 懿曰:「夏侯淵有四子:長曰夏侯霸,字仲權;次曰夏侯威,字季權;三曰夏侯惠,字雅權;四曰夏侯和,字義權。霸、威二人,弓馬熟閑,武藝精通;惠、和二人,深知韜略,善曉兵機。此四人常欲與父報仇,未遂其志。臣保夏侯霸、夏候威作左右先鋒,夏侯惠、夏侯和為行軍司馬,共贊兵機,以退蜀兵。」 叡曰:「向者夏侯楙駙馬共議軍機,陷了許多人馬,見今羞慚不還。此四人乃與楙同否?」 懿回奏曰:「此四人大不同也。」 叡從之,命司馬懿為大都督,凡用將士,量才委之。發敕調兩京及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隴右各處兵馬,皆聽懿提調委用。懿受命辭朝出城,叡囑曰:「卿徑到渭汝下寨,但堅守為上,專挫其鋒。若蜀兵不得志,必詐退引誘,卿勿退之。待彼糧盡,擄掠不獲,必自走也。乘虛攻之,則取勝不難,亦免軍馬疲勞。此長久良計,卿勿怠慢也。」 懿頓首拜辭,受命而去。魏主同多官人朝。 卻說司馬懿到長安,聚集軍馬四十余萬,皆來渭濱下寨已畢;又撥五萬軍伐木,于渭水上搭起九座浮橋,先鋒夏侯霸、夏侯威過了渭水,創建頭營;又于大營之後東原〔地名〕築起一城,以防不虞。懿正與諸官商議,忽報郭淮、孫禮人見。懿迎入,禮畢,淮曰:「今蜀兵見在祁山,又來水口,倘蜀兵跨渭登原,接連北山,阻絕隴道,搖盪民夷,非國家之利也。」 懿曰:「公言是也。二公可就總督隴西軍馬,據北原下寨,深溝高壘,按兵休動,只待彼兵糧盡,方可攻之。」 郭淮、孫禮引兵至北原下寨了畢。 卻說孔明複出祁山,下五個大寨,按左、右、中、前、後,自斜穀直至劍閣,一連下十四個大寨,分屯軍馬,以為久計。每日令人巡哨。忽人報曰:「郭淮、孫禮引隴西之兵,于北原下寨。」 孔明喚諸將曰;「魏兵于北原安營者,懼吾取此路,阻其隴西之兵也。吾今虛攻北原,卻暗取渭濱。「遂先令人紮木筏百餘隻,上載草把,選慣熟水手五千人駕之:「夤夜只攻北原,司馬懿必起兵去救。彼若少敗,把後軍先渡過岸去,然後把前軍卻下筏,休要上岸,順水取浮橋,放火燒斷,以攻其後。吾自引一軍,去取前營之門。若得渭水之南,勢如泰山矣。」 諸將遵令,一一行之。 早有巡哨軍報知司馬懿。懿喚眾將曰:「孔明如此施設,其中有計也。以取北原為名,順水來燒浮橋,亂其吾後,卻攻吾前也。」 即傳令與夏候霸、夏候威曰:「若聽的北原發喊,便提兵于渭水南山之中,待蜀兵至,可擊之。」 又令張虎、樂綝〔音申〕引二千弓弩手,伏于渭水浮橋北岸:「若蜀兵乘木筏順水而來,休令近橋,可一齊射之。」 又傳令與郭淮、孫禮曰:「孔明來北原暗渡渭水,汝新立之營,人馬不多,可盡伏於半路。若蜀兵于午後渡水,黃昏時分必來攻汝,汝詐敗而走。蜀兵必追,汝等皆以弓弩射之。吾水陸並進。若蜀兵大至,只看吾指揮而擊之。」 各處下令已畢,又令二子司馬師、司馬昭,引兵救應前營去了。懿自引一軍來救北原。 卻說孔明令魏延、馬岱引兵渡渭水,攻北原;令吳班、吳懿引兵上木筏,燒浮橋;令王平、張疑為前隊,姜維、馬忠作中隊,廖化、張翼作後隊:兵分三路,去攻渭水旱營。是日午時,人馬離大寨,盡渡渭水,緩緩列成陣勢而行。魏延在前,馬岱在後,往北原進發。吳班、吳懿把住渭水口,準備去燒浮橋。 卻說魏延將近北原,天已黃昏,孫禮哨見,便棄營而走。魏延知有難備,急退軍時,四下喊聲大震,左有司馬懿,右有郭淮,兩路兵殺來,蜀兵大敗。魏延、馬岱奮力殺出,蜀兵太半死于水中,餘者奔逃無路。幸得吳懿引兵殺來,救了敗兵,過了岸拒住。吳班分一半兵撐筏.順水來燒浮橋,卻被張虎、樂綝在岸上亂箭射住。吳班中箭死于水中,餘軍跳水逃生,木筏盡被魏兵所奪。 此時王平、張疑不知北原兵敗,只奔到魏營,天已二更,只聽的喊聲大震。王平與張嶷曰:「軍馬攻打北原,未知勝負。渭南之寨,見在面前,如何不見魏兵巡哨?莫非司馬懿知道了,先作難備也?我等且看浮橋火起,方可進兵。」 二人勒住軍馬,忽背後一騎馬飛報曰:「丞相教軍馬急回。北原兵、浮橋兵俱失了。」 王平、張嶷大驚,急退兵時,原來魏兵抄在背後,一聲炮響,火光沖天,魏兵一齊殺來。王平、張嶷引兵相迎,兩軍大戰一場。平、嶷二人奮力殺出,蜀兵折傷太半。 孔明回到祁山大寨,收聚敗兵,約折萬餘,心中憂悶。長史楊儀告曰:「魏延口出怨言,說丞相看他如糞土,時常欺慢,故令渭水廝殺,心中懷怨,方有此失。」 孔明叱之曰:「吾自有主意,汝休出讒言也!」 儀惶恐而退。忽報費禕自成都來見丞相。孔明喚入。費禕禮畢,孔明曰:「吾有一書,正欲煩你去東吳一會,你肯去否?」 禕曰:「丞相之命,豈敢違也。」 孔明寫書,付費禕去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