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三國志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五回 董卓議立陳留王(2)


  讓等既誅何進,請太尉樊陵入,代進職位。袁紹久不見進出,乃于宮門外大叫曰:「請將軍上車!」

  中黃門於牆頭上擲出何進頭,宣諭曰:「何進謀反,已伏誅矣!其餘脅從,盡皆赦下。」

  袁紹厲聲大叫:「閹官謀殺大臣,豈有此理,有失大義!誅惡黨者,前來助戰!」

  何進部將吳匡,於青瑣門外放火。袁術引兵突入宮庭,但見閹官,不論大小,盡皆殺之。袁紹、曹操斬關入內。樊陵、許相出殿大呼:「不得無禮!」

  袁紹立斬二人,餘皆奔走。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個,趕在翠花樓上,放火,都跳下樓,就樓前剁為肉泥。宮中火焰沖天。張讓、段珪、曹節、侯覽,將太后及太子並陳留王劫出,內省官屬從後道走北宮。尚書盧植棄官未去,見宮中事變,擐甲持戈,立于閣下。窗前遙望見段珪擁逼何後過來,植大呼曰:「段珪逆賊!尚不知死,敢劫太后耶?」

  段珪回身便走。太后從窗中跳出,植急救之,得免。吳匡殺入內庭,見何苗亦提劍出。吳匡大呼曰:「是車騎何苗同謀殺兄,願報仇者向前!」

  數十人大叫曰:「願斬謀兄之賊!」

  苗欲走,四面圍定,砍為粉碎。紹閉上宮門,號令軍事但見閹官,無問大小,盡皆殺之。宮中殺盡,分投來殺十常侍家屬,不分男女,盡皆誅絕,流血滿地,何止二三萬人,多有無須者誤被殺戮。曹操一面差人救滅宮中之火。張讓、段珪擁逼少帝及陳留王,冒煙突火,殺出後宰門,離城望北邙山逃難。袁紹請何太后權攝大事,四下分兵追襲,尋覓少帝。

  張讓、段珪、從者二十餘人,連夜奔走北邙山。天色昏黑,各不相見,隨從之人各自逃回。約二更時分,後面喊聲大舉,人馬趕至,當先河南中部椽史閔貢,大叫:「張讓休走!」

  段珪等乘馬落荒而逃。張讓見事急,叩頭辭帝曰:「臣無路矣,陛下自顧!」

  遂投河而死。

  帝與陳留王亦未知虛實,不敢高聲,二王伏于河邊亂草之內。此是中平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城中誅殺宦官,二帝夜臥慌草,軍馬四散去趕,不知帝之所在。二帝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饑餒,相抱而哭;又怕人知,吞聲草莽之中,淚如雨墜。陳留王曰:「在此不宜久戀,去尋活路。」

  帝曰:「暗路難行,如之奈何?」

  陳留王與帝以衣相結,爬上岸邊,滿地荊棘,不見行路,仰天歎曰:「劉辯休矣!」

  但有流螢,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陳留王曰:「此天助吾兄弟也!」

  隨螢火而行,漸漸見路。二帝相扶,一步一跌,奔出山路而走。後史官有詩曰:

  亂兵如蟻走王師,社稷傾危孰為持?
  夜逐火螢尋道路,漢家天子步歸時。

  曹仙姑又詩曰:

  腐草為螢上岸時,也曾照夜向書幃。
  莫言微物相輕賤,曾與君王引路迷。

  二帝行至五更,足痛不能行。山岡邊見一草堆,二帝臥於草畔。草堆前面是一所莊院。莊主是夜夢兩紅日墜于莊後,莊主驚覺,披衣出戶,四下觀望,見莊後草堆上火起沖天。莊主慌忙往觀,見二帝臥於草畔。莊主問曰:「二少年,誰家之子?」

  帝不敢應。陳留王曰:「吾兄乃是大漢皇帝,遭十常侍之亂,夜來逃難,得螢火引路,故到此莊。」

  莊主大驚,再拜於地,曰:「臣先朝曆仕宦,司徒崔烈之弟崔毅也。因見十常侍賣官嫉賢,臣於此躬耕壟畝。」

  遂扶帝入莊,跪進飲食。帝與陳留王隱于崔毅莊中。

  卻說閔貢趕上段珪拿住,問天子何在。珪言已在半路棄之,不知何處。貢遂殺段珪,懸頭于馬項下,來尋天子。到崔毅莊覓飯,毅見首級問之,貢說詳細。崔毅引貢見帝,君王痛哭。貢曰:「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還都。」

  崔毅莊上有匹瘦馬,備與帝乘。貢與陳留王工乘一馬。

  離莊院行不到三裡,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于瓊、右軍校尉趙萌、後軍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一行人眾,數百人馬,接著車駕,君臣皆哭。先使人將段珪頭往京師號令,著另換好馬與帝及陳留王騎,簇帝還京。先是洛陽小兒謠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車駕行不到數裡,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枝人馬到來。百官失色,帝大驚。袁紹驟馬出問:「何人敢攔聖駕?」

  繡旗影裡,董卓出馬,厲聲便問:「天子何在?」

  帝戰慄不能言。群臣罔知所措。陳留王勒馬向前叱之曰:「來者何人?」

  卓曰:「西涼州刺史董卓是也。」

  陳留王曰:「汝來劫駕耶?保駕耶?」

  卓應曰:「特來保駕。」

  陳留王曰:「既來保駕,天子在此,何不下馬?」

  卓大驚,慌忙下馬,拜于道左。陳留王以言撫慰董卓,自初至終,並無遺失。卓暗奇之。是日,護送還宮,見何太后,俱各下淚痛哭。失傳國璽。

  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數千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兩路軍知何進已死,各引軍回本處去訖。董卓得志,出入宮廷,略無忌憚。後軍校尉鮑信來見袁紹,言董卓縱橫朝廷,必有異心。紹曰:「朝廷新定,未可輕動刀兵。」

  鮑信見王允,亦言其事。允不從,信引本部軍兵,自投泰山去了。

  董卓招誘何苗部下之軍,盡歸掌握。卓召李儒曰:「吾欲廢帝,立陳留王如何?」

  李儒曰:「今朝廷無主,不就此時行事,遲則有變矣。來日于溫明園中,聚會百官,若有不從者,立斬之。則指鹿之謀,宜在今日。」

  卓喜,便教大排筵會于溫明園中,來日請百官飲酒。

  次日,飛騎往來於城中,遍請公卿;皆懼董卓,誰敢不到。卓探知百官到了,徐徐策馬到園門下馬,帶劍入席。百官見了,先令從人執盞。酒行數巡,卓自舉杯,勸諸大臣飲酒。畢,卓教停酒止樂,卓曰:「今有大事,眾官聽察。」

  眾皆側耳。卓曰:「天子為萬民之主,以治天下,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況先君有密詔,言劉辯輕浮無智,不可為君;次子劉協聰明好學,可承大漢宗廟。吾欲廢帝,仍舊為弘農王;冊立陳留王為天子,以正漢室。爾諸大臣以為何如?」

  諸臣聽罷,默默無言,各各低頭覷地。座上一人推桌幾直出,立於筵上,大叫:「不可!不可!汝乃何等之人,敢發此語?欺俺漢朝無人物耶?天子乃漢靈帝嫡子,又無過惡,安可廢耶?吾知汝懷篡逆之心久矣,吾豈能容耶?」

  眾人大驚。畢竟是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