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宋宮十八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十五回 觀天察象惑軍心 築壇受禪登大位(3)


  但見前面列著肅道旗十二對,駿馬二十四匹,甲士三十六人,虎豹兩隻前導,馴象六乘,分列左右;另有甲士十六人,分掌其職;隨後又是虎豹旗、象旗,各四面;日旗、月旗,各兩面;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元武,旗幟各一對;天馬、天祿、白澤、雲、雷、風、雨、江、淮、河、漢旗各一面;金、木、水、火、土五星旗,二十八宿旗,熊羆旗、鸞旗、五嶽旗,左右飄揚,光彩耀眼。

  另有金盔金甲的衛士五人,一人掌大纛,四人執劍,持弓弩,擁護著龍旌鳳節,流蘇玉輅而行。其後便是日月扇,青傘、華傘、珠傘、黃羅傘、黃羅寶蓋、華蓋、曲柄黃傘,大紅寶傘。接著又是龍鳳金扇,日月流蘇,金爪、臥爪、立爪、羽葆幢蓋、信幡、日月幡、金氅,共一十八種。接著又是黃衣衛土、紅衣衛士、白衣衛士、青衣衛士、黑衣衛士、彩衣衛士、金衣衛士,各十六人。

  又有黃羅寶蓋四、金水盆一、金踏腳一、金交椅一、金水罐、金唾壺盂各一;左拂子、右拂子、金香爐、金香盒各一對,由黃衣校尉,分執而行。又是錦衣校尉二十四人,各執弓矢;金吾衛六十四人,各執豹尾槍,前後擁護。最後方是紅紗燈十六對,紫金香爐八對,由內侍二十四人分執,引著匡胤鑾輿,象香煙縹緲由午門而入。皇后的鳳輦,惠妃的鳳輿,進了午朝門,行抵乾清門,便有總管太監,恭請皇后、惠妃,下了鳳輦,改乘安車,赴坤甯宮而去。惠妃沒有旨意派她住在哪一個宮內,也隨著皇后,同至坤甯宮。皇后入宮,自有宮內的嬪妃宮女前來朝參,不在話下。

  單說太祖扶了太后的禦輦,文武官員追隨于後,進了乾清門,便恭請太后禦崇元殿受賀。太祖下拜,群臣皆行朝賀禮,太后不但沒有喜色,反愀然不樂起來!左右進言道:「臣等聞母以子貴,今子為天子,以天下養,富貴達于極點,太后反有不悅之色,何也?」

  杜太后道:「先聖有言:『為君難。』天子為一國元首,政治所自出,倘若治臻上理,本來是尊榮的;如果有失,雖欲求為匹夫,亦不可得,你們道可憂不可憂呢?」

  太祖頓首再拜道:「敢不謹遵慈訓,朝夕兢兢,以迓天庥。」

  太后受賀退殿,自坐安車,進仁壽宮。那安車高四尺余,金頂鳳頭,紅簾繡幙,四周金翅十二,金輪紅幅,乃是專備後妃們乘坐的,此時一言表過,後文便不再贅敘了。

  當下太祖送杜太后進了仁壽宮,告辭退出,自往坤甯宮,與皇后相見。皇后、惠妃聞得太祖到來,一同俯伏接駕,太祖傳旨平身。入宮之後,與皇后聚談一番,即命惠妃居住景福宮。

  惠妃謝了聖恩,有了安身之處,便向太祖、皇后之前告退,自向景福宮居住去了。太祖從此做了皇帝,有皇后、惠妃陪伴,早歡暮樂,也算快活的了。但是太祖尚是心懷不足,一天想起宮中的嬪禦不足,只有皇后、惠妃二人共處,未免太覺寂寞。

  從來說的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朕既貴為天子,自應玉食萬方,享天下的供奉,雖不必像古時帝皇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也不可缺少了嬪禦,使天下人民笑朕枉為天子之尊,不知享受富貴;況且宮院裡面,因周世宗生性儉樸,不肯點選良家女子入宮,所以侍候的宮女,只有寥寥數十人,如何能夠給侍六宮呢?朕何不以此為題,點選繡女,揀那美貌的封為嬪妃,姿色略下的給侍六宮呢!主張既定,便傳下旨意,分遣內監,往開、歸、陳、許四處屬下,挑選繡女。

  這道聖旨一下,那開、歸、陳、許四府所屬的州縣,地方官,便忙著供應內監,調查民家有無女兒;那各州縣的百姓,沒有女兒的,還可以相安無事,有女兒的,便不免奔走呼號,沒法隱匿。但州縣官奉著聖旨,又有內監監視著,那裡敢怠慢一點兒?早已派遣了差役,命地保引導了,挨戶嚴查,不准隱匿。

  眾百姓聽到了這個消息,更加驚慌,那已許字而未成陷的,便趕緊通知男家,草草的成了親;那沒有許字的,便把女兒胡亂送給人家去成婚,也不問這人的年齡幾何,有妻無妻,只把女兒嫁了丈夫,免得點選上冊,就算得了性命。所以,有一夕之間,而得婚數妻的;也有少女配了老夫的,富家嫁了窮人的,紛紛擾擾,真是遇了大難一般。

  那些百姓,聞得點繡女,為何要如此驚惶著急呢?點進宮去,也不過是吃飯睡覺,和外面一樣的度日,並沒犯著死罪,因甚要這樣的烏亂,豈非是自討苦吃麼?況且相貌生得美麗的,點進宮去,中了皇帝的意,將來為妃為後都不一定,還有使母家享受富貴的希望,何生把女兒胡亂送人呢?只因為父母之心,皆巴望兒女能夠常在膝下,一家團聚,可以敘著天倫之樂。倘若被選了去,便埋沒深宮,永遠不能再和父母見面,竟與死了一般。至於得中皇帝之意,為妃為後,雖不一定,但是這種希望,這種際遇,乃是一千個繡女之中,難得有一個的。

  古人說得好,伴君如伴虎;即使中了上意,做了妃嬪,那天顏的喜怒,是不可測的,設或得罪了皇帝,非但女兒的性命,不得活在世上,就是家門也恐不得保全。那些百姓,存了這個心,所以情願女兒嫁個貧賤的人家,度那安穩的日子,不願意女兒進宮,希望那不可必得的富貴。因此聽到了挨戶搜查的消息,便慌亂異常,不問好歹,把女兒去挨送於人,這也是父母愛女兒的心,人人所同的,所以表明一番。

  閒話休贅,單說那些地方官,派著公差,由地保帶領著,各處搜查。那有女兒的人家,雖然把女兒紛紛的送到人家去成婚,究竟不能送盡了一個不剩的;況且官府得這個消息,早出有示諭,限定在點繡女的期內,官民人家,一律不許結婚,倘不遵依,便是有意隱匿繡女,違逆聖旨,男女兩家,合門處斬。

  這一來那些有女兒的人,便是要送給人家,也沒人敢收納,只得聽那內監和地方官上了名冊,不敢違拗。選了一月有餘,在四屬州縣,選到了三千名繡女,卻把來細細的挑選了幾日,只挑出三十名最美麗的,作為上等;挑得姿首略次一些的,一百七十名,作為中等;其餘二千八百名,又剔去了二百名有暗疾的,吩咐退還母家,只剩二千六百名,作為下等。當時分定了等次,便由總管內監,奏知太祖,各屬所選的繡女,已經來至汴京,請旨定奪。

  太祖聞奏,心下大悅!即命內監先把名冊呈進,總管奉旨,便把三本名冊呈上。太祖取過一冊,只見那名冊分著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冊上,只有三十人,遂傳旨先把上等的三十名,傳令進見。一聲旨下,那三十名繡女,已由內監引到禦階,花枝招展的拜伏在地,齊吐鶯聲,三呼萬歲。

  太祖聽了這般嬌嫩的聲音,已經心花大開,不勝喜悅!亟命那第一個繡女抬起頭來,那個女子得了旨意,怎敢有違?便含羞帶愧的,秉正了身軀,將頭仰起。太祖見她生得果然美麗,遂問她:「你叫什麼名字?父親做甚事情?何處人氏?可一一奏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