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宋宮十八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十一回 乘風飛駛渡淮河 淡月無光劫敵寨(2)


  匡胤叩首奏道:「此皆陛下恩威,與諸將戮力所致,臣實無功,敢受賞也。」

  世宗道:「賞功罰罪,國之大典,朕亦不能懷私,妄行賞罰,卿實有功,何用謙讓。」

  匡胤頓首而謝。又薦判官趙普,才具優長,堪當大任。世宗點首退朝,遂即降旨,封弘殷為檢校司待,兼天水縣男;匡胤為定國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趙普為節度推官。三人接了旨意,一齊上表謝恩。從此,匡胤父子,分典禁兵,十分顯赫,朝中諸臣莫不羡慕。

  世宗又異常親信匡胤,凡有所奏,無不允行,便是先朝舊臣,也沒有他的威勢。所以人心歸附,臣下推戴,到得世宗崩駕,便有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事情出來,這也是天意興趙,因此,世宗推心置腹絕不疑他。正是:天意斷然興火德,故教父子掌兵權。

  世宗回汴之後,一心要討平江南,深恐水軍不及南唐,難以飛渡長江。便在汴梁城西的汴水裡面,造了戰艦數百艘,任命南唐降將督練水軍。一面又命匡胤操演兵卒,汰弱留強,搜乘補卒,克期大舉,水陸並進。適值唐主遣員外郎朱元,出兵江北,攻取舒和蘄各州,兵鋒直指揚滁二州。守城的周將,望風逃走,轉入壽春,告急的文報,如雪片般飛來。世宗聞報,甚是震怒!急命王環為水軍統領,親自督率戰船,從閔河沿潁入淮。

  其時朱元因李重進圍攻壽州,已逾半載,幸賴節度使劉仁贍,多防備禦,未能攻下。朱元便率領邊鎬、許文緝,進援壽州,各軍據住了紫金山,共立十余座營寨,與城中烽火相望,兵勢甚盛。又南築甬道,長約數十裡,運輸糧秣入城。重進便把步兵分做兩隊,一隊專事攻城;一隊乘夜襲擊糧道,殺敗唐將,劫奪糧草數十年。

  朱元自經此敗,方不敢進逼,只守住了紫金山,與壽州遙為聲援。現在聞報周主親統水軍,由潁入淮,旌旗蔽空,舳艫橫江,來勢十分勇猛。朱元同邊鎬等聽了這個探報,非常驚惶!連忙飛章向金陵乞援。唐主閱表之後,再遺齊王李景達,與監軍使陳覺,統兵五萬,來援朱元。

  不到數日,世宗舟師渡淮,抵壽春城。朱元登高窺探,但見戰艦如林,順流而駛,勢如奔馬,縱橫捭闔,出沒波濤,若履平地,不覺大驚道:「向謂北人只能駛馬,不能駛船,今看周之水軍,竟能乘船飛行,反比我們南人來得敏捷,這真出人意外了。」

  未了,又見一艨艟大艦,蔽江而來,正中坐著一位金冠龍袍的大元帥,料知是周主。旁邊還立著一位蛾眉鳳目,面如重棗,長須飄拂,頭戴金盔,身穿綠袍的大將。那相貌的出眾,身材的魁偉,覺得比周主還要生得威武,心內禁不住羡慕起來。便指著那綠袍大將,向左右問道:「這是何人?你們可知道麼?」

  有經過戰陣的將士答道:「這人便叫趙匡胤。」

  朱元歎息道:「我聞得他智勇足備,屢敗我朝大將,今日目睹他的丰采,方知名不虛傳!」

  正在說著,周主的戰船,已直搏紫金山,只聽得三聲號炮,戰鼓齊鳴,旌旗影裡,周主已親擐甲胄,指揮軍士登岸,進攻壽州。趙匡胤也就率領偏師,攻打紫金山的營寨。

  唐營中邊鎬、許文緝,開營出敵,兩陣方接,鼓聲大震,戰了一會,匡胤忽地勒兵退走,邊、許二將只知道周軍已敗,揮兵大進。哪知追到壽州城南,匡胤突然翻轉身來,直沖唐兵,那些軍士都用長槍大戟,刺入唐陣。唐兵正在追奔逐北之際,一時收煞不住,被周兵一陣亂搠,紛紛落馬,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邊、許二將方知中了敵人誘敵之計。要想整飭隊伍,奮勇迎戰,忽然左首沖出周將李懷忠,右首沖出周將張瓊,各率部下精兵,奮力砍殺,搗入陣內,猶如虎入羊群一般。邊、許二將,三面受敵慌得手足無措,要帶了敗殘兵馬,仍向原路奔逃。無如人馬已被周兵截成數段,首尾不能相應,彼此不能相顧了。邊、許二將,只領得數十騎,奔回紫金山而去。匡胤見唐將已遁,便立馬高呼道:「降者免死。」

  唐兵正在走投無路,聽了這話,一齊棄甲拋戈,跪於道旁,口稱願降。匡胤收了降兵,直逼紫金山下寨。邊鎬、許文緝已是全軍覆落,只望朱元出兵救援。不想朱元寨中,已樹了降旗,納款周師。邊、許二將無可奈何,只得卸去甲胄,裝著小兵的模樣,越過紫金山逃命去了。

  唐主所遣的齊王景達和監軍陳覺,正率舟師入淮,援應紫金山的唐兵。恰巧遇著周水軍統王環,迎頭痛擊。兩邊正在酣戰,周主世宗已得了探報,親自率領人馬,來至岸上督戰。水軍見世宗御駕親臨,更加奮勇殺敵。又有趙匡胤降了朱元,逼走了邊鎬、許文緝,將紫金山平定,也來助戰。

  李景達、陳覺尚未知紫金山敗耗,兀自勉強支持。及見周兵愈來愈多,恰不見朱元等的動靜,心下好生疑惑,便命目兵升桅遙望,探視紫金山的情形。哪知不看猶可,一看過去,只見紫金山已完全樹了周軍的旗幟,自己的旗幟也不知哪裡去了。目兵知道不妙,連忙下桅報知景達。景達便問陳覺道:「紫金山遍懸周軍旗幟,莫非已失守了麼?」

  陳覺答道:「若不失守,如何懸起周軍旗號來呢?看來我們力戰無益,不如退兵為上。」

  景達還有些遲疑不決,陳覺又道:「若不早些退兵,恐怕也和紫金山一樣,要全軍覆沒了。」

  景達聽罷,心內十分恐懼,便傳令退兵。唐軍本來是勉強和周軍支持的,忽然接到退兵的將令,更加沒有鬥志了。戰艦剛才一動,已被周艦突入,橫衝直撞,殺死無數唐兵,奪去艦械,不可勝計。唐兵或投降,或溺死,喪失二萬餘人。景達、陳覺哪敢遲延,一同逃奔金陵而去。

  壽州城內,沒有救應,劉仁贍堅守了半年有餘,已是矢窮力盡,如今又得了紫金山覆沒和景達、陳覺的敗耗,直急得疾病交乘,臥床不起。世宗兵臨城下,又射入詔書,諭令速降。

  免得攻破了城,塗炭生靈。監軍使周廷構,見了世宗勸降的詔書,便與左騎都指揮使張全約,商議投降,張全約也很贊成。

  此時仁贍已病得不省人事,周、張兩人便代他草了降表,並舁著仁贍,出城迎接世宗。世宗知道仁贍病重,命其回城休養,並傳諭仁贍家屬,安心治病,又封他為天平節度使,兼中書令。

  仁贍於當日即便病歿。世宗乃賜爵彭城郡王,厚恤其家,且改清淮軍為忠正軍。

  壽城既下,世宗進軍攻取濠、泗。泗州守將範再遇開城乞降。匡胤時為前部先鋒,入城之後,禁止擄掠,秋毫無犯,百姓大悅,爭獻芻秣,犒勞軍隊。世宗聞得泗州已下,便親取濠州,團練使郭廷謂自知不能抵敵,命參軍李延鄒草表迎降,延鄒不允,為廷謂所殺,遂即親草降表,出迎周師。世宗受降之後,即命廷謂徇天長,另派指揮使武守琦趨揚州。于時南唐守將望風披靡,天長、揚州,陸續平定;泰州、海州亦相率歸附。

  獨有楚州防禦使張彥卿,與都都監鄭昭業,不肯降順,登陴守禦,十分堅固。世宗攻了數日,未能得手,心下好生不悅。急調匡胤助戰。

  匡胤聞命,遂調集水師,沂淮北上。將到清口,已近黃昏,諸將皆請覓港停泊。匡胤道:「清口有唐軍營寨,彼不料我兵到此,勢必無備,我正好乘夜襲取唐營,如何停泊中途呢?」

  說畢,即命揚帆疾進,直抵清口。是夜,天色陰沉,淡月無肖,唐營果然不作準備,被匡胤率領兵將,呐喊一聲,砍開營門,殺入寨內。唐兵都從睡夢裡驚醒,如何抵敵得住?被周兵殺得屍積如山,血流成渠。匡胤踹入後帳,要捉拿主將陳承詔,卻不見他的蹤跡,料是逃命去了。遂帶領百餘騎,從後帳而去,向前疾追,約摸追趕了五六裡,遙見前面有一條黑影,奔馳不已。匡胤如何肯舍,連加兩鞭,那馬放開四蹄,如騰雲駕霧,追將上去,漸漸的追近那個黑影。匡胤急忙抽箭,搭在弓上,「颼」的一箭射去,只見那條黑影已倒在地上。匡胤驟馬趕上,將這人拿住,後面兵士亦已趕到,吩咐舉火看時,不覺大喜!

  未知匡胤拿獲的是何等樣人,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