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全相平話 | 上頁 下頁
秦並六國平話(24)


  騎士曰:「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輒解其冠,溲溺其中,未可以儒生說也。」

  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踞床,令二女子洗足。有胡曾詠史詩為證。詩曰:

  路入高陽感酈生,逢時長揖便論兵。
  最憐伏軾東遊日,下盡齊王七十城。

  沛公召見酈生。酈生長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

  於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生上坐,謝之。酈生因言六國縱橫時事。

  沛公大喜,賜酈生食。問曰:「計將安出?」

  酈生曰:「夫陳留天下之沖,四通五達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積粟;臣善其令,請得使之,令下足下。

  即不聽,足下舉兵攻之,臣為內應。」

  於是遣酈生行,沛公引兵隨之,遂下陳留。號酈食其為廣野君。酈生常為說客,奉使諸侯。

  初,丞相趙高,欲專秦權,恐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

  二世笑曰:「丞相誤耶?謂鹿為馬。」

  問左右,或默或言。趙高陰中謂諸臣曰:「有人言鹿者,以法治之。」

  後群臣皆畏趙高,莫敢言其過。鹿之與馬,非有疑似相類之形,指鹿為馬,人莫敢言,則瞽其君之目矣。以忠言為欺,以讒言為信,而人莫敢議,則聾其君之耳矣。二世不知驗焉。固不待陳勝 、吳廣、劉季、項羽之入關,而望夷之賊已迫,至被殺,而終不悟也。

  趙高前數言關東盜,毋能為也。及項羽虜秦將王離等,章邯等軍數卻, 燕、趙、齊、楚、韓、魏皆立為王,率其眾西響。沛公將數萬人已圖武關。

  趙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乃詐病不朝見。因與女婿咸陽令閻樂謀置易上,更立子嬰,閻樂將吏卒千餘人,入望夷宮。殺二世胡亥。胡亥曰:「告閻樂,吾乞一郡為王。」

  閻樂弗許,又曰:「願為萬戶侯。」

  閻樂又弗許。又曰:「願與妻子為黔首,比諸公子。」

  閻樂曰:「臣受命于丞相,誅陛下。」

  道未畢,引兵進殺二世。有胡曾詩為證。詩曰:

  一朝閻樂統群凶,二世朝廷掃地空。
  唯有渭川流不盡,至今猶繞望夷宮。

  閻樂報趙高。趙高將二世寶璽佩帶,左右百客莫肯從之上殿。高自知天意,不敢篡奪,乃與群臣公子曰:「秦故國稱王。只有始皇帝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複自立,則秦地益小,不可以空名為帝,宜降為王,如故。」

  乃立子嬰為秦王,授之璽。子嬰即位。子嬰曰:「丞相趙高殺二世,恐群臣誅之,乃佯以義立我,使我齋見廟,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

  高令人請子嬰謁宗廟,已數人催促,子嬰不行。丞相果自往向子嬰曰:「宗廟重事,王奈何不行?」

  子嬰暗藏伏武士數十人在帷幕後,則殺趙高於秦宮,夷其三族。有胡曾詠史詩為證。詩曰:

  漢祖西征秉白旄,子嬰宗廟委波濤。
  誰憐君有翻身術,解向秦宮殺趙高。

  子嬰為秦王四十六日,沛公破秦軍,至灞上,子嬰以系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到軹道旁,歸降沛公。

  當時,諸將請誅殺子嬰。沛公道:「始懷王遣我,故以我為人寬容大度。且它人已降服,殺降不祥。吾不為也。」

  乃以子嬰屬吏。

  沛公西入咸陽,還兵灞上,召父老豪傑,來與之約。問父老曰:「爾等苦秦苛虐之法已久,諸侯當來約先入關者,得為王,今吾先入關,當為關中王。今與爾等約法令三章:有殺人者,教爾者如殺;傷人底及做盜賊底,各以其罪治之。其餘秦王嚴法,一回除去。凡我之興師此來,為誅無道秦與爾父老除害,非敢有所侵奪。爾父老每休怕懼。」

  父老聽得此言,喜歡之甚。各牽牛扛酒,來沛公軍前犒軍。只怕沛公不來關中為王也。

  項羽為見沛公已入關中,怏怏不悅。統率章邯兵攻新安田地,將秦降卒二十萬人,一夜盡行坑殺,不留一人。沛公遣兵去函谷關隘處守把了。

  項羽長驅而來,攻破了關,把咸陽城內盡行戮誅,把咸陽宮室不問官民底,將一炬火燒蕩一空。火至三月不滅。發兵將始皇塚掘了,取去殉葬金寶。把那秦皇底骸骨撒放荒郊。

  正月,項羽入關,尊懷王為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立沛公為漢王。徙魏王豹為魏王。徙趙王歇為趙王。徙燕王廣為遼東王。徙齊王市膠東王。立鄭昌為韓王。分封六國後,各罷兵就國。

  當年十月,項羽令人促義帝就國,密地令將軍吳芮,黔布等伏兵江中,將義帝殺了。詩曰:

  義帝南遷路入郴,國亡身死亂山深。
  不知埋骨窮泉後,幾度西陵片月沉。

  沛公聽得義帝被項羽謀殺了,統兵來至洛陽新城田地裡下寨。有三老董公向馬前攔住,進說沛公,上書一道。書曰:「吾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必明其為賊,敵乃可服。項羽無道,放弒其主。天下之賊也。夫仁不以勇,義不以力。大王且率三軍,為之素服, 以告諸侯而伐之,則四海之內,莫不仰德,此三王之舉也。臣願王圖之。」

  沛公看了再三,稱善。即日為義帝發喪,哭臨舉哀三日。然後遣使告報諸侯。乃□檄之道:「天下共立義帝,北面而事之為君;今項羽殺之,大逆不道。今寡人悉發關中兵作楚。如三河之士,有倡義願從諸侯王擊項羽者聽。」

  自此檄文一到,如蕭何便為沛公守著關中;韓信便登壇授大將印;張良便運籌帷幄,為沛公軍師;陳平出奇計,以間楚君臣,故破趙軍,捉趙王歇,虜魏王豹;北舉趙代,虜齊王廣。如破竹之勢,迎刃而解。圍楚王項羽於垓下。不五年而成帝業,皆自董公遮說仁義之言諫之。

  夫以始皇,以詐力取天下,包舉宇內,席捲天下,將謂從一世事至萬世為皇帝。誰料閭左之戍卒,一呼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中原失鹿,諸將逐之。神器有歸,竟輸于寬仁愛人沛公。則知秦尚詐力,三世而亡。三代仁義,享國長久。後之有天下者,尚鑒於茲。詩曰:

  始皇詐力獨稱雄,六國皆歸掌握中;
  北塞長城泥未燥,咸陽宮殿火先紅。
  癡愚強作千年調,興感還如一夢通;
  斷草荒蕪斜照外,長江萬古水流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