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全相平話 | 上頁 下頁 |
武王伐紂書(14) |
|
比干又奏曰:「陛下豈不聞祖父湯王為君乎。天下大旱七年,終日祈雨,雨不降,乃禱社稷之神,雨亦不降。湯王曰,『社稷之神是堯王之臣他,姓姬,名棄,是古堯王之神也,禱之無靈,可宜除之。』太史奏曰,『若要雨降。陛下可屍一人祭天,雨乃降矣。』湯王曰,『罪在朕躬。朕躬有德,上合天心。若下燒一人祭天,何可燒他人乎。罪皆在朕。若天降雨,朕當親登柴籠燒朕。』湯王遂積柴於市中,湯王自登接籠。四方居民,咸皆仰歎。有太子並皇后,見帝側隱不忍之心,奏王曰,『俺二人亦登柴籠。』三人在於上,合目而端坐。四面火起,煙稻迷空,民人哀嗟言,『王命須臾而休。』忽 睹濃雲密佈甘澤如傾。萬民稱言,『慚愧。』頂禮。湯王命乃不妨,複得存安,民間豐稔,稱湯王聖治大德。然後湯王敕今天下萬民,於二月祭社,於八月祭稷,陛下豈不聞之湯王如此聖治 ?大王依臣之言,久後大便,若不信小臣之言,後死在萬夫之手也。」 紂王大怒,令左右捽下皇伯比干,推在一壁。王問妲己曰:「此人如何。」 妲己心中思惟道,(比干坐碩州時,參廟殿神靈,須用三牲肉祭之。有比干來廟,見一穴。令人探之,見床上有一妖狐中坐。探之即出,說與比干相公。相公交用柴點火,撞穴熏之,或去穴中鎮之,見妖狐上湧出去,自後生泉水。今在寒泉村北是也。妖狐西走,前到故恩州,至驛中見蘇護女子,吸了三魂七魄,變為妲己。 )「比干絕我之祖,今日卻交比干死在我手下。且用心與紂王言之。」 妲己奏曰:「臣聞比干此大賢人也。心有七竊,為人所以聰明智慧。」 紂王問,「卿如何知。」 妲己奏曰:「恐大王不信,可以剖腹看之。」 紂王,「依卿所奏。」 左右剖開比干腹看之,果然如此。紂王大喜,「卿煞知好事。」 至夜遂把比干心肝食之。妲己喜而言曰:「今報了我恨也。」 紂王又宣文武筵宴。有紂王兄箕子來諫紂王,紂王不從。妲己教把箕子剪髮為奴,又有紂王庶兄微子來諫紂王,紂王亦不從,微子去之。有大將軍祟侯虎,偏得紂王之貴意,乃讒臣也。費孟,費仲信妲己之言,故亂天下,有詩為證。詩曰: 紂隨妲己信崇侯,費仲讒言國不修。 剖孕蠆盆人受苦,囚賢斮陘事堪羞。 比干剖腹觀七竅,箕子佯狂免禍愁。 飛虎子牙兩去後,四方黎庶總歸周。 紂王自亂天下。當日姜尚西走至岐州南四十裡地,虢縣南十裡,有渭水河岸有磻溪之水。姜尚因命守時,直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釣來。」 姜尚自歎曰:「吾今鬢髮蒼蒼,未遇明主,尚止北望岐州,想文王是仁德之君,吾在此直鉤釣魚數載,並無一人來相顧。我有心興周破紂安天下,吾待離了此個明君,恐無似西伯侯有仁德,且守天時。」 從前,姜尚所圖經紀道路,皆無勝心。命運不通,有妻馬氏遂棄,索休而去。子牙亦不苦留,與休了教去。 忽一日,有個樵夫擔著一但柴,來到姜尚面前放下歇。姜尚見此人而有死氣,姜尚問曰:「君子,爾何姓。」 樵夫曰:「我姓武,名吉。」 尚又問曰:「爾年歲生月日時說與吾,奉賢一相。」 武吉說與姜尚月日時,待姜尚掐指尋文,逡巡相罷。姜尚道,「賢丈今日有人命交加之事。」 武吉曰:「有何事,莫與人相爭之事。」 姜尚曰:「若你無事,休來見我,若有事,卻來見我。」 武吉曰:「好麼。」 道罷,別了姜尚,擔柴而去虢縣貨之。至門首,待入門而去,被門子拽住,索門子錢。武吉曰:「待我回來,我賣得柴錢與你。」 門子不肯,便打武吉。武吉用手按門子,門子僕然倒地,更不起來,口中無氣致命,被門子左右捽下武吉。武吉大哭,心內想,「漁公是好人。」 時解武吉上西岐州見西伯侯。西伯侯不打罵,畫地為牢。文王問曰:「爾傷人命,罪過過大,你合償他命。」 武吉大哭,言曰:「我一身死後小可,怎奈何老母無人養贍也。」 文王聽得,此人是大孝之人,「我與爾黃金十兩,教養你老母,更放你七日散袒,你卻來赴法,爾若不來,吾能下課,知汝去處,捉爾到來,的無輕恕。」 武吉謝罪而去。來到家中見母,大哭告母,具說前事,言,「磻溪河邊有漁公,是好人,善知吉凶之兆。言兒有人命之事,果然致傷人命,要去償他命也。」 老母見道,子母二人大哭,「兒必有禍矣。詣早晨,咱子母二人去渭水河邊,拜見漁公求計。」 武吉依母之言。翌日,子母二人前去渭水河邊,去見漁公。至磻溪岸上,見漁公施禮畢,姜尚問曰:「爾何人也。」 「吾是武吉。前者果然有人命交加之事,今謝文王見吾言,老母無主,與武吉黃金數兩,教養母親更放了七日散袒,今七日限滿,我必當待赴法也。」 漁公曰:「曾聞道上,自螻蟻貪生,為人何不惜命,文王既放爾七日散袒,何不走之,避其死矣。」 武吉曰:「罪人若走避死,文王能課,便知去處,以此誰走?俺子母二人特來告漁公求計。」 公曰:「吾與爾一法,教爾不死如何。」 武吉子母便拜,告曰:「若先生免得我不死之難,怎忘厚恩也。」 漁公言,「放公次到家中,買粳米飯一盤,令食不盡者拈七七四十九個粳米飯在口中,至南屋東山頭,頭南腳北,頭邊用水一盤,明鏡一面,竹竿一條,長一丈二尺,一通其節,令添水滿。頓在頭邊。用蓬蒿覆身。但過當日午時三刻,汝已得活不妨。」 子母二人拜辭,歸到家中,依漁公之言,用其妙法至當日午時,武吉不去赴法。卻說文王怪武吉不來赴法,遂發一課,知此人避法,去投水也。口內生蛆,有丈二水在身,痛死也。文王再不言武吉之事。 詩曰: 傷人武吉當償命,七日歸來知慰親。 渭水河邊求得計,果然應卦得存身。 漁公智過文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