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清史演義(陸士諤) | 上頁 下頁
第一二六回 爭路約制府運機謀 辦衛生警員鬧笑柄(3)


  當下孫、黃兩豪傑報告才畢,就見會員中一個少年英雄,跳上演壇來。眾會員瞧見這個少年英雄,頓時掌聲如雷,都說:「伯先又有偉論發揮了。」

  原來這少年姓趙,名聲,字伯先,江蘇丹徒人氏。南洋陸師學堂第一次畢業生,曾做江南陸軍三十三標統帶。一日,帶了兵士,遨遊山水,猝詣故明孝陵,問眾軍士道:「你們知道這一座皇陵中,是哪一朝皇帝?」

  那軍人中有曾受過教育的,略能道出一二。趙聲就起立演說,詳述明末清初歷史,滿人如何淫暴,殺掠如何慘酷,慷慨激昂,聲淚俱下,軍人全都感動,無不泣下沾襟。這一件事情,被制台知道了,要把趙聲大大治罪。怎奈查無實據,只得把他撤差完結。

  部下軍士感他平日恩義,都有依依不捨之態,臨行話別,無不紅暈於眼。趙聲撤掉差使,舉動很是自由,邀遊南北,物色英傑,為革命實行之預備。在北京時光,與吳樾異常投機,離京之後,吳樾遺書趙聲,有「某為其易,君為其難」之句。

  趙聲贈詩吳樾,吳複書稱:「每一誦之,則心為之一酸,淚為之一出。」

  其詩是:

  淮南自古多英傑,山水而今尚有靈。
  相見塵襟一蕭灑,晚風吹雨太行青。
  雙擎白眼看天下,偶遇知音一放歌。
  杯酒發揮豪氣露,笑聲如帶哭聲多。
  一腔熱血千行淚,慷慨淋漓為我言。
  大好頭顱拼一擲,太空追擾國民魂。
  臨時握手莫諮嗟,小別千年一刹那。
  再見卻知何處是,茫茫血海怒翻花。

  又有《登越王台》一首,其辭是:

  七雄兼併真無謂,劉項紛爭只自殘。
  獨向天南開版籍,能將文化服夷蠻。
  公真攫鑠威名古,我尚飄零姓氏慚。
  今日登摟憑北望,中原雲霧正漫漫。

  又有《乙酉初度寄友》一首,其辭是:

  百年已過四分一,事業茫茫未可知。
  差幸頭顱猶我戴,聊持肝膽與君期。
  欲存天職寧辭苦,夢想人權亦太癡。
  再以十年事天下,得歸當臥大江湄。

  當下趙聲朗聲演說,無非是勉勵同志,消除意氣,積極進行的話,聽者掌聲如雷。趙聲說罷,接著又跳上一個少年來,只聽眾人都道:「獅眼兒林大將軍上臺了。」

  果見那少年虎頭獅眼,氣宇不凡。原來此公姓林名文,字廣塵,一名時填,福建福州閩縣人氏。他的祖爺爺,就是當代赫赫有名的雲南撫台林鴻年林大中丞。林文雖是世家子弟,卻絲毫沒有紈褲習氣,生得聰明穎悟,氣度偏又恢廓,性情偏又恬淡,生平以武侯、淵明自況,嘗制一水晶小章,文曰:「進為諸葛退淵明」。接物待人,卻偏又豪邁爽俠,豐儀清雅,軀幹修偉,兩目精光射人,人皆稱他為「林大將軍」;又因他書法遒勁,党中人戲稱他:「林將軍獅子眼扁擔子」,他因自號為「獅眼兒」。自幼失恃,賴姊氏鞠育長成,年二十一,奉姊命東渡留學。初入成城學校,後進日本大學法科,悉心窮研國際公法及國法學,至於私法,即擯不屑學,道:「此種刀筆吏事情,不是吾輩所當急的。」

  治陽明學、禪學,很有心得。他的老姊,嫁與沈葆楨為媳,萬里奇書,常囑他勵志勉學。林文到東之後,見國事日非,深憤政府無狀,遂決計捨身救國,投入革命黨。黨魁孫文很是器重他,林文在黨裡頭,跟黨員汪兆銘號精衛的,胡衍鴻號漢民的,倪炳章號映典的,黃興號克強的,趙聲號伯先的,最為要好。嘗向諸友道:「我若不幸,未及報國而死,負吾良姊了。」

  奔走國事餘暇,喜為詩歌,其詩有散見於香港《中國日報》者,如:

  落葉聞歸雁,江聲起暮鴉。
  秋風千萬戶,不見漢人家。
  僕本傷心者,登臨夕照斜。
  何堪更回首,墜作自由花。
  故國河山遠,秋風鼓角殘。
  登臨悲歲促,涕淚向人難。
  路盡大應近,江空月自寒。
  不辭隨落葉,分散去漫漫。
  極目中原事,干戈久未安。
  豺狼充道路,刀俎盡衣冠。
  大地秦關險,秋風易水寒。
  雪花歌一曲,聽罷淚漫漫。

  「秦始河山百二重,而今無地覓堯封。
  鄭洪義舉斜陽冷,葛岳奇才碧水空。
  人事何曾哀樂盡,野花依舊寂寥紅。
  魚龍殘夜誰能嘯,只此傷心萬古同。
  男兒埋沒與君何,我亦傷心哭逝波。
  李杜文章嗟莫及,藺廉肝膽喜相磨。
  西方有夢歸猶急,北斗無聲淚更多。
  太息江東豪傑盡,糟糠無複鑄夷齊。

  年逾弱冠,不言婚娶,或問他為甚久不言娶,林文正色道:「瓜分之禍,旦夕立至,尊嚴祖國,行見丘墟,親愛同胞,將即於奴,豈志士授室時耶?」

  當日林文跳上演壇,向眾人道:「革命的事情,尚實行不尚空談。自吾黨組織到今,日日以革命鼓吹,日日以革命號召,究竟真實幹過了幾回?在明白的人呢,果然知道我們持重,不肯輕舉妄動;不明白 的人,只道我們掛著虛牌子哄人,就難免要說我們壞話。這件事跟革命進行的前途,很有關礙。現在難得各黨合併,革命的勢力,頓時雄壯了許多,不如趁這當兒,切切實實幹一回兒,一可以爭回已失的名譽,二可以喚醒內地同胞的立憲癡夢。諸君以為如何?」

  話聲才絕,早見眾中又跳起一個少年來。眾人都喊道:「遁初起立,又有驚人議論發表了。」

  原來起立的那位少年,姓宋,名教仁,字遁初,一號桃源漁父,湖南桃源人氏。天資俊偉,志願不凡。十二歲喪父,家境很是清貧。刻苦好學,年未弱冠,文名已經大著。癸卯年,在武昌普通中學堂肄業,即抱改革大志。這時光,只有二十二歲呢。甲辰年八月裡,回到湖南,與黃克強、劉揆一等,組織華興會,推舉黃克強為總理,共分五路,教仁自己主持常德一路。

  又與同志胡經武在湖北地方,設立機關,名叫科學補習所,以與湘中遙應,大集同志,定議十月十日起義。不意才到九月十五日,機關已經破露,教仁從常德走長沙,知道武昌學校已將己名除掉,於是逃到上海,乘郵船到日本,入東京宏文學校,又入早稻田大學。乙已年,創辦《二十世紀之支那》雜誌,鼓吹革命。孫文從歐洲到日本,會合各省革命同志,組織同盟會,宋教仁也很出力呢。欲知宋教仁此時起立,有何驚人議論,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