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清史演義(陸士諤) | 上頁 下頁 |
第七十三回 陳輝龍殉命城陵磯 彭玉麟大破田家鎮(2) |
|
眾幕友道:「既有六七分可靠,何不籍此聲威,順流東下,水師再捷,軍事就有把握了。」 國藩道:「此計甚是。」 當下就點派李孟群、楊載福、彭玉麟等一眾水將,督率水師,揚帆出發。風順水利,宛如得著神助,只半日工夫,早到了城陵磯。望見太平軍船桅檣如林,黃旗飄蕩,軍容很是整肅。李孟群因老子李卿穀在湖北桌台任上,被太平軍害掉性命,報仇心切,不顧利害,率領水師,揚帆駕炮,直闖上去,沖波突浪,舟行如箭。 楊、彭等一眾水將,鼓棹繼進,氣騰貔虎,鋒剸蚊黿,草木皆兵,風雲變色。太平軍初時還開炮抵拒,後見官軍各將弁,矗立三板,冒彈急進,沒一個俯伏避炮的,大驚失色,軍心頓時亂起來,水手人等,紛紛撲水自溺。官軍愈益得勢,往來截擊,直至天黑,方才隊收。 次日出隊,從城陵磯到螺山,從螺山到金口,數十裡江面已沒有一號太平軍船、一名太平軍了。國藩得報,下令水陸兩軍,乘勝進剿,收復武漢。從此一帆風順,所向無前。列炬而全焚鐵鎖,洗兵而倒瀉銀潢。越夏口以撤藩籬,克武昌如振枯槁。不過五七天工夫,從湘湖到漢水,帆影上下,已經都是曾營旗號了。武昌、漢陽,全都克復。 捷報到京,文宗喜形於色,笑向軍機大臣道:「不意曾國藩一書生,乃能建此奇功。」 大學士祁雋藻奏道:「曾國藩不過是個在籍侍郎,無權無勢,差不多是個匹夫。匹夫在間裡,一呼蹶起,從之者萬餘人,恐非國家之福。」 文宗默然變色。 侍郎彭蘊章,原與祈雋藻一鼻孔出氣的。當下見文宗默然變色,知道聖心已動,隨奏道:「湘軍太多,將來怕有尾大不掉之患。」 文宗沉吟半晌,決然道:「曾國藩理學工夫很好,有這麼的理學工夫,難道倒不識君臣大義,那真是從來沒有的事!」 大學士文慶道:「皇上天縱明聖,所見很是。曾國藩精忠純正,臣敢保其無他。」 文宗點頭,隨親題御筆,就在原折上,批了二行半朱字: 覽奏感慰實深,獲此大勝,殊非意料所及。朕惟競業自持,叩天速赦民劫也。另有旨。欽此。 又命軍機擬旨特沛殊恩,賞給曾國藩二品頂戴,加恩賞戴花並名署理湖北巡撫。塔齊布賞穿黃馬褂,並賞給騎都尉世恩旨去後,曾國藩拜折力辭。文宗原是英明天子,曲體下特下旨意: 曾國藩著賞給兵部侍郎銜,辦理軍務,毋庸署理湖北巡撫。欽此。 國藩接到此旨,感激得無可言說,遂與水陸各將,商發進剿方略。 羅澤南道:「我軍屢勝,名城疊克,賊人業已氣奪。下游群寇,不難傳檄而定。」 國藩道:「賊中大有能人,傳檄而定,怕未見得辦的到。」 彭玉麟道:「不出死力,必不能成大功。探得下游群寇,會集在田家鎮,依山傍水,共列成五大屯,連舟斷江,纜以鐵索大鎖,平布竹木,結為大筏,筏上大炮,密如列筍,筏前更有炮船五六千艘,環為大城。這麼的賊勢,不用死力血戰,怕不易成功吧。」 國藩道:「雪琴的話很是,大家辛苦點子罷。」 羅澤南道:「能夠血戰,原是很好。我慮的就為將士久戰勞乏,不能一鼓作氣耳。」 當下議定,水陸並進,塔齊布、羅澤南,率領輕騎,攻襲陸路賊營。彭玉麟、楊載福,督率水師,專剿水路賊船。水陸兩軍,分頭並進。 卻說彭玉麟、楊載福,解纜揚帆,直向田家鎮駛去。才近蘄州江岸,兩岸太平軍,拚命轟放大炮,炮子雨點似的打來,哨官、軍士,傷死相繼。彭玉麟執旗指揮,冒彈直進,軍氣並無沮喪。不一會,早已逼進田家鎮。楊載福笑指岸上,向彭玉麟道:「岸上旌旗,隱隱移動,賊軍也會集攏來了。」 彭玉麟道:「賊人佈置井井,倒不可輕敵呢。」 楊載福道:「公言甚是。廣軍陳鎮台,不就為輕敵致敗的嗎!」 彭玉麟道,「我想先與陸軍約定期日,然後進戰,你看如何?」 楊載福深然此說。 彭玉麟道:「茲事重大,須我親自一行。」 於是彭玉麟喬裝改扮,偷過太平軍營,從避徑行向羅軍營盤,去商訂戰期。不過三五日,早已辦理妥當。回到水寨,調集部下各將,立即頒發命令,把水軍分為四隊。頭隊三板,悉令移去炮具,專備爐箅椎斧炭剪等應用東西。臨行,下令道:「頭隊兵船上,無論兵弁、水手,不准仰頭觀望,順流疾進,沖到筏下,鼓爐熾炭,務須把橫江鎖纜,悉行銷斷,違者立斬。」 頭隊兵船,領命去訖。玉麟自率第二隊,楊載福領率第三隊,相繼並進,為前軍聲援。只命第四隊,留守本寨。 風順水利,數千帆影,掠波而過,輕疾無比。頭隊駛抵竹筏,已聽得半壁山中,槍炮轟射之聲,山鳴谷應,地撼天搖,知道陸軍已經開戰。哨官孫昌凱,原是鐵匠出身,放出老手段,鼓爐銷鎖。還沒有銷斷,後面小船,瞧見筏下有隙可乘,盡力鼓棹,先行試探,隙大船輕,竟被它一擠而過。後船跟隨擠入,一霎間擠進兩船,兩船的兵弁,齊聲歡呼道:「鐵鎖開了,鐵鎖開了!」 纜外水軍,齊聲附和,頓時喊聲如雷。守筏太平軍卒,大驚失色,拚命奔逃,自相踐踏,墜水溺斃,累百盈千。 彭、楊二隊,恰恰行到,乘勢襲擊,擲火焚舟,把太平軍殺到個入地無門,上天沒路。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焚燒了一鎮夜,燒到天明,五六千艘太平軍戰船,變成了半江焦炭,浮屍順著潮流,氽去飄來,盡是紅巾長髮。從此湘軍水師,名聞天下。 彭、楊二將收了軍,正欲飛草露布,到曾帥大營報捷,忽接軍報,知道昨夜陸軍連戰連捷,蹋平敵壘,燒毀敵牆,先後共破營盤二十三座。沿江兩岸,掃蕩盡淨,二百里內,已沒有一個敵影兒了。玉麟大喜,笑向楊載福道:「如天洪福,東南大局,看來是不要緊的了。」 隨即申文報捷。 國藩聞報,兼程趕來,彭、楊二人接著,談論了一番爭戰情形,喜溢眉宇,彼此十分快樂。忽報蘄州太平軍,棄城夜遁。 塔營兵馬,已在南岸,攻破富池口敵壘,現與羅營合了軍,渡向北岸去了。曾國藩道:「這裡江面,既經肅清,咱們就好連艟鼓棹,直搗九江了。」 彭玉麟道:「連接哨探稟報,現下大小賊船,都聚在九江城外,連艟直搗,誠為要著。」 於是國藩行文陸軍,刻期並進。也是大清洪運,水陸各軍,所向克捷,大破蓮花橋,克復廣濟城、雙城驛、大河埔、夏新橋、黃梅縣諸寨。這許多太平軍,也都是五湖四的英雄,兩粵三江的豪傑,不知怎樣,一遇見官兵,宛如鼠子碰見了貓兒,回合都沒有,一哄就走了個光。九江形勢,那麼險固,只開得三回仗,也就輕輕易易克復了。 文宗連接捷報,聖心欣慰,疊下溫諭,嘉獎曾營將士。將士得彼殊獎,自然愈益踴躍。不意軍務上才得順利點子,宮圍中又掀起絕大風波來。欲知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