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清史演義(陸士諤) | 上頁 下頁 |
第四回 清太宗怒斬王皋 袁督師智收毛帥(1) |
|
卻說多爾袞見清太宗催問得緊,倒替吉特後甚是著急,回看吉特後時,只見吉特後笑著,沒事人似的,徐徐道:「也不曾見過你這的人,一句沒要緊的話,著急得這樣兒。你們自己弟兄,自小一塊兒長大的,難道還不曉得,還要問我?」 太宗道:「奇了,我稱他見識好,你說你愛他並不在這上頭,現在問你,你又說自小一塊兒長大,總會曉得。我曉得了,還問你做什麼?」 吉特後笑道:「多爾袞這人,我愛他就是『忠心』兩個字,講到聰明,還是第二著呢。要是聰明了不忠心,不如不聰明好得多麼,怎麼爺倒又不曉得起來?」 太宗聽罷大喜,隨問多爾袞道:「老弟,你的見識雖好,只是俗語雙拳不敵四手。咱們現在正辦朝鮮的事,中原一面,只好跟他客氣一點子;不然,兩面都要照顧,很是費事呢。」 多爾袞道:「今兒接到捷報,咱們先鋒隊已到漢城,朝鮮事情,看來就在這幾天,可以辦結。」 太宗道:「那也瞧罷了,軍務事情是說不定的。你出去傳諭範文程,叫他寫一封含混話的回信,明兒早朝呈我瞧過再發。」 多爾袞應了幾個「是,」 就起身告辭而去。 次日,清太宗召見袁撫來使李喇嘛,說了幾句模棱的話,就把複書給他帶回。一面傳旨征韓大元帥,叫他並力攻打,限日破城。不多幾天,接到捷報,朝鮮王捧表求和,太宗大喜,就叫征韓元帥便宜行事。於是大明朝三百年藩邦,頃刻間變成滿洲國屬國了。大軍凱旋,文武各官無不上表稱賀。太宗喜歡之極,朝罷回宮,禦容上還帶有喜色。走進宮門,靜悄悄不見一人,心下詫異,揚著聲道:「人都到哪兒去了?」 話聲未絕,寢宮門簾一動,慌慌張張鑽出一個人來,與太宗撞個滿懷。仔細瞧時,不是別人,就是吉特後寵信的頭等侍衛王皋。太宗怒喝一聲:「站住!」 王皋見太宗發怒,慌得愈發沒做道理處,瑟瑟瑟身子抖作一團,卻把身上佩刀,抖出了鞘,鏘然一聲落於地上。恰恰內監宮娥等都各走集,太宗喝令把王皋拿下,交令忠親王嚴刑盤問。眾內監不敢怠慢,把王皋鷂鷹抓小雞似的抓著去了。早有宮娥報知吉特後。吉特後聞報,海棠春色,頓時變成梨花淡白。要替他懇情,又見太宗盛怒之下,不敢造次開口。隔不到五天,曉得王皋判定了斬罪,即日行刑,只得臨風灑涕,暗自傷心。 到行刑這一日,吉特後推說有病,睡在床上,整整地哭了一天。含芳等雖知其故,限於體制,不便十分相勸,只好憑她玉容寂寞,春恨纏綿,窗前鸚鵡無聲,枕上鴛鴦小夢而已,柳暗未央,花明大液。忽報:「老爺駕到!」 宮簾動處,清太宗早走了進來。吉特後支著病體,勉強起身相迎。太宗道:「仔細頭暈,別起來了。」 於是緊行幾步,就床沿坐下,執著吉特後玉手道:「好好的怎麼又病了?」 吉特後道:「昨兒晚上,貪賞風月,大約受了點子涼罷。」 太宗道:「方才召太醫進宮,怎麼又不願瞧呢?」 吉特後道:「我素來怕吃藥,這又不是大病,略養養就好了。」 太宗道:「告訴你知道,今兒有樁奇事,真是咱們開國以來從未遇過的。」 吉特後忙問何事。太宗道:「王皋這南蠻,臨斬時,破口大駡,說出好些不乾不淨的話。 我因聽著難過,叫他們快斬。哪裡知道斬掉之後,屍身竟不撲倒,直站在那裡,很是怕人,弄得我沒法想。後來聽著多爾袞話,叫福臨跪在屍身前,稱了他幾聲老子,並應許他每逢大祭,先祭王皋,後祭皇陵,再於長白山上立碑紀念,才倒下的。你道這事奇怪不奇怪?」 吉特後聽說王皋被斬,宛如萬箭穿心,那眼淚不覺流下來了。太宗見她如此,深悔自己做事莽撞,不免打疊起溫柔功夫,千姊姊萬姊姊地央告。吉特後見事已如此,只得罷了,只要求設祭立碑的事,不能翻悔而已。王皋既死,清太宗絕了內顧之憂,於是檢閱土卒,操練騎射,但等機會一到,立即入寇中原。 這日,太宗在機密房,正與內閣學士範文程、和碩睿忠親王多爾袞、和碩豫通親王多鐸等幾個文武功戚,商議軍國大事。 忽一個太監報道:「有三個明將,前來投誠,說是有緊要事情。」 太宗眉峰一皺道:「帶來多少人馬?」 太監回道:「據迎賓司員說是三個光身子,並未帶領人馬。」 太宗道:「可有姓名?」 太監回道:「現有名單呈上!」 太宗接來一瞧,見開著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個名字,隨問範文程道:「這三個人,你可認識?」 範文程瞧過名帖,站起身回道:「微臣不曾認識過。」 太宗點頭無語。多鐸道:「你是中原人,他們也是中原人,大家都是中原人,怎麼倒又不認識呢?」 文程道:「王爺有所不知,孔、耿、尚三人,都是顯官,我是草莽一書生,名分上很是夠不上,所以不能認識。」 多爾袞道:「這三個既是明朝顯官,怎會投奔咱們這裡來,別是奸細麼!」 太宗道:「我看總別有緣故,喊進來一問就明白了。」 太監領旨,霎時引進三人。跪拜畢,孔有德奏道:「我們三人,都是皮島毛帥帳下的部將,因袁崇煥那廝妒賢忌能,用計害死我們毛帥,所以投奔貴國來。懇請大皇帝發兵替毛帥報仇,我們甘願充當嚮導。」 原來登萊大海中群島如星,內有一島名叫東江,廣衍數千里,形勢非常便利。熹宗天啟元年,太祖大舉入侵,掠取瀋陽、遼陽。遼東之三河等五十寨,及河東大小七十餘城,無不望風歸附。彼時沿海居民四散逃難,力量雄厚的,都坐著海船,逃向山東去了,剩下幾個資斧不繼的,只好投奔各島暫時棲止。 有一個仁和人,姓毛,名叫文龍,官居都司之職,此人卻是個豪傑,奉命援遼,領著兵也到群島。因見東江地勢形勝,有險可恃,就在這地方,建起軍府來,招集逃民,分佈哨探,生聚教訓,著實的有作有為。朝廷聞之大喜,下一道聖旨,馬上升他為參將,並加副將職銜。文龍受恩感激,揀選島中精銳,揚帆破浪,把滿洲國的鎮江城奪取了。捷報到京,加封左都督。 文龍愈自奮勉,築造海船,操練兵士,以固疆國;廣招商賈,販易有無,以興市面;設卡徵稅,授地興屯,以裕餉源。不多幾年,東江一荒島,竟然變成重鎮了。朝廷知他能幹,遂封文龍為平遼總兵官,掛將軍印,賜尚方劍。文龍此時,兵強民附,勢大官尊,心中自是得意。 崇禎元年,朝廷放了袁崇煥為薊遼督師,東江各將就紛紛聚議道:「袁督師為人,很是利害,此番出京,聽說賜有尚方寶劍,總兵以下官員,都可先斬後奏,咱們大家倒要小心一點子。」 只見一人大笑道:「小心點子什麼,咱們又不吃他的餉,好便給個臉子,他要是不識竅,要在我們這裡扮鬼臉,呵呵,我可就要對他不起了。」 隨有兩人附和道:「很對很劃,我們這裡除了帥父將令,就皇帝聖旨也不相干,何況袁督師!」 眾視之,起先發話的,是孔有德,後來附和的,是耿仲明,尚可喜。這三個都是毛文龍養子,性情桀驁,脅力絕人,島中將弁沒一個不懼怕他的。當下見孔有德這麼說了,只好附他一陣,不庸細表。 過不多天,接到鄰境滾牌,曉得督師老爺已經起馬,約初月初旬,就要按臨本島。毛文龍傳下將令,叫本島海陸各將弁,趕忙預備,海船破壞的修理,旗幟缺乏的添置;各營中刀矛弓箭以及甲胄等,都要整理一新。這令一下,全島海陸 人員,頓時忙亂起來。竹木匠、鐵匠、成衣匠整百累千,日夜趕活。 毛帥每日趕天亮就起身,又要校閱騎射;又要操練海軍;又要指示機宜;又要督催工匠。一面派人替督師收拾行轅,衾枕床帳,古董文玩,一應陳設的東西;又要自己去指點。因此忙得毛文龍茶飯無心,坐臥不寧,費盡精神。到月底總算都已齊備,又請了幕府中清客,到各處查檢斟酌,凡有些微不妥之處,立即更改。於是毛文龍方略心安意暢。又在山頂置下一具西洋望遠鏡,叫孔有德、耿仲明等幾個義兒,輪流執掌盼望,瞧見督驢座船,立刻飛報不誤。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