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前漢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一八三回 聞戲言王閎進諫 懼伏誅董賢自戕


  話說哀帝一日在宮無事,偶思飲酒取樂,因系私宴,不便召集外臣,只召董賢父子親屬,及一班皇親國戚。王閎乃王太后侄兒,故哀帝也命其前來與宴。王閎被召,不知何故,連忙進宮打聽。後查知此事,方才安心。

  哀帝見眾人已經齊集,遂命內侍在未央宮中麒麟殿排下筵席,大眾各自入座侍飲。哀帝飲至半酣,乘著酒興,將一隻朦朧醉眼斜視董賢笑道:「朕班學古帝堯禪位於舜,汝意如何?」

  董賢聞言,細想哀帝此言,顯露讓位與我之意,心中暗自歡喜,表面卻不敢露出聲色。董恭在旁,也非常得意,以為從此有了太上皇希望。更有董賢許多親屬,聞得此言,也樂不可支,恨不得董賢立刻即登大位,好讓他們可以攀龍附鳳,各得高官。

  此時在座,只有一班皇親國戚,見哀帝忽然說出此言,人人心中莫不驚異,都對著哀帝發怔,不解哀帝何以忽發此言。

  原來哀帝意中,常常想著自己並非成帝親生之子,又身患痿痹之疾,後宮雖有許多妃嬪,卻不能生得一男半女,將來死後,此位終屬他人;不如趁著生前,將帝位讓與生平心愛之人,做個人情,豈不甚妙?又因在座並無外臣,遂對著董賢,放膽說出此話。

  哀帝正乘醉說得高興,座中忽惱了一人,出席諫道:「陛下此言錯矣!天下乃高皇帝之天下,非陛下得私為已有。陛下上承宗廟,當傳子孫於無窮。統業至重,陛下身為天子,豈可出此戲言?」

  眾人視之,乃侍中王閎也。哀帝聽罷王閎之言,滿面生慚,不發一語,霎時面露不快之色。左右之人皆代王閎捏一把汗,以為哀帝必因此加罪王閎。誰知哀帝卻也自知失言,並不將王閎辦罪,只遣其出歸郎署,從此不命侍宴。過了多日,太皇太后聞知此事,遂向哀帝代王閎謝罪。哀帝又命人召回王閎。

  王閎既經回朝,心中又想起哀帝溺愛董賢,竟至欲行讓位,此事關係甚重。前日雖幸得諫阻一次,但恐哀帝未必真能悔過,必須再行進諫,因又上書諫道:「昔文帝幸鄧通,官不過中大夫;武帝幸韓嫣,賞賜而已,皆不在大位。今董賢無功封爵,父子兄弟橫蒙拔擢,賞賜空竭帑藏,道路喧嘩,非所以垂法後世也。」

  書既上,哀帝看罷,雖十分不悅,心中卻念著王閎年少氣盛,遇事敢言,因此不曾見罪。

  此事過了一年,忽報匈奴單于、烏孫大昆彌皆來朝見。哀帝聞報大喜,心想漢興以來,外人屢次背叛,今日難得殊方異域皆來朝覲,此是何等榮耀。但外國既然來朝,禮當賜宴示恩。

  宴會之日,必須召集文武諸臣,全班陪席,使外人見我中華人物。哀帝想罷,遂傳下詔旨,命朝臣預備明日盡來侍宴,朝臣各個遵命。果然次日黎明,文武各官一概上朝,按班排列。哀帝遂命召單于、大昆彌入見,於是引見官員,忙將二王引導上殿。二王對著哀帝朝參已畢,哀帝便傳旨賜宴。一時鐘鼓齊鳴,管弦竟奏,二王一同入席,朝臣皆在旁陪侍。酒過數巡,單于舉起雙眼東張西望,見殿上許多奇珍玩物,陳設得金碧輝煌;又將各朝臣一看,一個個冠裳整肅,劍佩鏗鏘。不禁暗暗稱讚道:「天朝氣象,畢竟不同。」

  單于正在羡慕,忽見朝臣席中,有一人面貌生得非常美麗,年紀甚輕,他坐位偏列在諸臣前面。

  單于不知此人是誰,心中十分怪異,欲行動問,又苦言語不通,遂向翻譯人員問故。哀帝聞知,急命翻譯人員答道:「此人是大司馬董賢,年紀雖輕,論起人品,卻是一位大賢,故皇上使居是職,所以坐位列在諸臣之前。」

  單于聞言,信以為真,慌忙出席拜倒,口賀漢朝得著賢臣。各官聞之,莫不暗笑,心想董賢不過是個嬖臣,哀帝有意將他尊寵,故使居前席,其實有何賢德可稱。僥倖單于不曾深曉底細,不然此事豈不令外人傳為笑柄。各官想罷,因在宴會,也不敢發言議論。

  朝宴既畢,單于、大昆彌皆謝恩退出,各回本國。朝中無事,董賢時時回家休息。一日董賢在家,忽聞砉然一聲,外面大門無故倒下。董賢吃了一驚,自思我家新造,土木極堅,大門何故忽壞?不知此事主何預兆,心中悶悶不樂。不久忽報哀帝得了一病,一賢忙入宮探視。誰知哀帝病勢日重一日,不到一月駕崩,時元壽二年六月也。

  哀帝既死,太皇太后忙召董賢問以皇上喪事應如何調度。

  是時董賢正因哀帝駕崩,心中憂慮,未曾打算到此。一時被問,不能對答,只得免冠謝罪。太后遂對董賢說道:「新都侯莽前為大司馬時,曾經送過先帝大行,通曉故事,我當令其助君料理此事。」

  賢聞言連連叩首,口稱:「如此幸甚。」

  太后便遣使者往召王莽前來。

  王莽奉命,心中暗想哀帝在日,只知寵愛董賢一人,將我冷落到今。今幸哀帝已死,我方得出頭。此去若不將董賢究治,何以出我胸中之氣。於是到朝,便立時假傳太后旨意,命尚書奏劾董賢,說他哀帝得病,不親待醫藥,從此禁其在宮殿司馬門中出入。賢聞知此事,嚇得手足無措,忙將朝冠脫下,赤著雙足,詣闕謝罪。莽見賢前來,又使人就闕下傳太后懿旨,說賢為大司馬不合眾心,當收回大司馬印綬,罷官歸第。賢聞旨不敢遲延,立將印綬繳上,退回家中。自思哀帝死才數日,我便被人淩踐至此。回想從前得寵,何等尊榮,不禁傷心欲哭。

  又自悔道:「我當時不該恃色專寵,朝臣無出我右,以致招人妒忌,近日王莽如此相待,分明欲報復舊怨。料想此後我也莫想得再活,不如早尋短計,以免顯遭誅戮。」

  主意既定,遂與其妻同日自殺。

  董賢既死,家中親屬尚怕有禍事臨門,也不敢掛孝開喪,連忙將董賢收殮,趁著夜間人靜,悄悄將棺抬出安葬。不料此事卻被王莽得知,心疑董賢畏罪裝死,又命有司奏請將賢棺抬至獄中開驗。有司依言進奏,莽遂捏旨批准。一面令人掘開董賢墳墓,將棺拾到獄中,拖出屍首,脫得精光,驗明後也不用棺收殮,即將裸體之屍,胡亂收埋獄中一個地方。

  王莽將董賢開棺驗屍,心中正在快意,忽報有人向獄中將董賢屍骸收去安葬。王莽聞信大怒,命人查究此事。不久查得是一個吏人姓朱名詡,來獄收葬。王莽查知之後,本想即將朱詡重辦,因無罪名可加,於是另尋出一案,將朱詡拿來,立時打殺。

  讀者欲知朱詡何故收葬董賢,原來朱詡乃董賢為大司馬時屬官,董賢當日待他甚厚。後來董賢雖被王莽罷官,詡尚在司馬署中供差。及聞董賢死後,遭王莽裸葬獄中,心感舊恩,遂托故辭差,立時離署,暗中買得衣衾棺槨,來到獄中,將賢屍起回安葬。事為王莽所聞,竟遭打殺。論起朱詡為人,雖身事嬖臣,不明去就,然能感恩圖報,不惜冒死仗義,也算是難得了。王莽既迫死董賢,打殺朱詡,尚思設計將董賢家屬辦罪。

  未知王莽如何設計,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