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前漢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一六七回 遭誣衊丞相免宮 泄忠謀京兆下獄(2)


  王章不聽妻諫,上了奏章,成帝即時召見,問以時政。王章對道:「天道聰明,福善禍淫,絲毫不爽。今陛下未有繼嗣,親近定陶王,所以承宗廟,重社稷,上順天心,下安百姓。此正善事,應有祥瑞,何致災異?災異乃由大臣專政所致。今大將軍妄言日蝕,咎在定陶王,建議遣之還國,意欲使天子孤立于上,己得專擅,以便其私,非忠臣也。且日蝕為陰侵陽臣專君之象,今政事大小皆由王鳳裁決。鳳不自責,反欲歸咎他人。

  諸如此類,誣君罔上,不止一事。前丞相樂昌侯王商,本系先帝外親,內行純篤,位曆將相,乃國家柱石之臣,其人守正,不肯委曲隨從,王鳳乃借閨門之事,將其罷相,冤憤而死,眾人莫不憐之。又王鳳明知其妾之妹張美人,已曾嫁人,不宜進禦至尊,竟托言宜子,納之後宮。臣聞羌胡之人,尚殺其長子,以正血統,況乎天子反近已嫁之女。此三者皆系大事,為陛下所親見。其他未曾親見者,可以推知。臣意王鳳不可久掌政務,宜使退職就第,別選忠賢以代之,國家幸甚。」

  成帝自從王鳳誣陷王商,及迫令定陶王就國,心中已是不平。今聞王章之言,大為感悟,頻頻點首。因對王章道:「若非京兆尹直言,吾不聞此社稷大計,惟賢人能知賢人,君試為朕求可為輔佐之人。」

  王章遂奏薦琅琊太守馮野王,先帝時曆官九卿,忠信質直,智謀有餘,因系王舅出為太守,今若以賢複入,足見聖主樂於進賢也。成帝自為太子時,常聞野王為一時名卿,聲譽遠在王鳳之上。今聽王章之言,遂決計欲用野王。

  誰知此事尚未發表,卻被王鳳聞知。

  當日成帝每召王章入見,必先屏退左右,君臣秘密言語,不使他人得聞。誰知卻有太后堂弟王音,乃長樂衛尉王弘之子,現為侍中,因見成帝屢次獨與王章深談,不免生疑,遂伏在壁廂竊聽。於是王章所言都落王音耳中,便悄悄出外告知王鳳。

  王鳳聽說心中憂懼,乃召到杜欽告知此事。杜欽勸王鳳上書辭職,書中措辭,務須淒惻動聽。王鳳依言寫成—書,奏上成帝。

  事為太后所聞,終日垂淚不肯進食。成帝見書想起舊日情事,不忍將王鳳罷斥,又見太后如此情形,愈覺不安,遂又下詔勸慰王鳳。杜欽也勸王鳳照舊辦事。

  成帝所謀不成,反要歸罪王章,以安王鳳之意,乃使尚書劾奏王章。明知馮野王前因王舅出為外吏,而私欲結好諸侯王,妄行舉薦。又知張美人得幸至尊,乃妄引羌胡,非所應言。於是竟將王章及妻子一同下獄,交與廷尉辦罪。廷尉複奏王章比主上于夷狄,欲絕繼嗣,背叛天子,私為定陶王,罪當大逆。

  王章被系獄中,冤憤交集,不久得病而死。

  王章有一小女年約十二歲,也被系獄。一夜睡中忽然起坐,號哭失聲。人問其故,對曰:「平日夜間獄吏前來點算囚人,常是九人,如今算至八人便止,中間定然死了一人。我父生性素剛,先死者必是我父。」

  家人聞言,疑信參半。到了次日查問起來,王章果然身死。有司奏聞成帝,將王章家屬移往合浦,抄沒家中田產入官。直至王鳳死後,其弟王商為大將軍,奏請成帝放免王章妻子,合歸故郡。此時王章妻子久居合浦,合浦地方出產明珠,其妻子遂以采珠為業,積有財產數百萬,及遇赦得回泰山郡,家屬並皆完聚。又遇蕭育為泰山太守,心憐王章之忠,令其將所積錢財贖還原有田宅。計王章身為京兆尹,僅有二年,無罪枉死,人民莫不憐念。

  王章既死,消息傳到琅琊,馮野王因被王章舉薦,今見王章坐罪,心不自安,遂即上書告病。及病假三月期滿,成帝下詔賜告。野王遂帶同妻子歸杜陵就醫。王鳳因王章遷怒到野王身上,乃使禦史中丞劾奏野王賜告養病,私自歸家,奉詔不敬。

  杜欽素來敬重野王,聞信便向王鳳前婉言保救。王鳳不聽,竟將野王免官。過了一年,御史大夫張忠身死。王鳳心愛王音,便保薦為御史大夫。自從王章死後,王鳳威震朝廷,百官莫不側目。未知以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