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秦漢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十六回 殺武臣李良叛趙 刺陳勝莊賈降秦(1)


  話說李良奉趙王武臣之命,招安太原,行至石邑,正遇秦兵防守井陘關,不能前進,此關為著名險要地方。李良正擬遣兵攻打,守關秦將聞是李良,心想:「此人從前曾作秦官,如今卻降趙國,不如設一計策,以離間其君臣,使之相疑。」

  乃修成一書,遣使前往趙營投遞,假稱是二世皇帝遣來寄與李良。

  書中作二世口氣,說是:「李良前曾事我,位至大官,備受寵倖。今聞在趙國為將,若能自知悔過,背趙歸秦,當赦其罪,並有爵賞。」

  李良將書閱畢,心中疑惑不定。欲待前往攻關,因地形險惡,隨帶兵隊太少,恐難成功。遂想回至邯鄲,面見趙王,請其添派兵隊。主意已定,便傳下命令,拔營回去。

  一路行來,將近邯鄲地方,忽見一大隊車馬風馳而至,儀從甚多,儼如王者。李良心想:「一定是趙王出行。」

  慌忙下馬,俯伏道旁迎駕。及至車馬行近,方知不是趙王,卻是趙王之姊出外游宴。偏值王姊大醉,不知李良是位大將,當作尋常官吏看待,自己安坐車中,但命從人傳諭免禮。及至李良立起,王姊車馬已風馳而去。李良對著部下諸將,不覺羞慚滿面!

  李良素來驕貴,今日當眾人前受此恥辱,不但李良心中生氣,即旁觀諸將一齊替他不平。中有一人向李良說道:「今天下紛紛舉兵叛秦,才能出眾之人,便自稱王。將軍屢建大功,盡可自立,何必依人宇下?且趙王平日看待將軍何等恭敬,今日卻被女流輕慢!可惜將軍蓋世英才,遭此玷辱。如今惟有發兵趕上,殺死此婦,方可雪恥。」

  李良自得秦將之書,心中已有叛趙之意,不過還未決定。此時遭人輕視,又被部將用言激他,不覺老羞成怒,便依言遣兵追殺王姊。自己率領諸將,一徑襲取邯鄲。

  李良到得城下,邯鄲守城人見是自家兵隊回來,毫無疑慮,放他進城。李良引兵入城,直到王宮。所有侍衛人等,因事起倉猝,未曾防備,無力抵禦,李良遂將趙王武臣殺死,又分兵往殺諸大臣。左丞相邵騷也遭此禍,只有右丞相張耳、大將軍陳餘平日廣交賓客,耳目眾多,消息靈通,早有人來報信,因得逃出邯鄲。一路上收集兵隊,得數萬人,便想替武臣報仇。

  旁有張耳賓客向張耳道:「二君本是魏人,旅居趙地。趙地人心尚未歸附,欲思自立為王,勢力太孤,恐難成事。不如訪立趙王之後,輔以仁義,號召國人,便可成功。」

  張耳、陳餘二人皆以為然。遂覓得趙王後代一人名歇者,立為趙王,居住信都。李良聞張耳、陳餘立趙歇為王,知他必來報仇,欲趁他基業未定之時,進兵擊之,即日整隊前往。陳餘聞言,出兵迎敵。

  李良大敗而回,便棄邯鄲城,投降章邯去了。

  章邯自擊敗周文,立了大功,又得二世遣來司馬欣、董翳相助,並增加許多生力軍隊,正議進兵往救滎陽。忽據探卒報告:「楚將田臧殺死假王吳廣,帶兵前來迎擊,已到敖倉地方。」

  原來,吳廣監著諸將,圍攻滎陽數月,不能取得城池。吳廣本是村夫出身,平日不知兵事,一切調度皆不得法,已為諸將所輕。又因一個窮漢,忽然做了國王,不免志得意滿,不似從前謙恭愛人,以此眾心不服。及至周文敗報傳到軍中,諸將田臧、李歸等見事不佳,吳廣並無佈置,大眾遂暗地相聚密議道:「近聞周文軍敗,秦兵旦夕將至,我軍攻打滎陽許久日子,還未攻下,若仍困守此間,秦兵一到,裡應外合,必至大敗。

  為今之計,只有酌留少數兵隊,圍住滎陽,悉合大隊精兵,往迎秦軍,決一死戰,免得坐而待斃。惟是假王素來驕傲,用兵之道又全然不知。今充監軍之職,不得其同意不能進行。而事關大局,成敗利鈍,決於俄頃,勢難坐視。」

  末後,公同議定,矯稱陳王命令,殺死吳廣,遣人將其首級獻與陳王,陳明原由。

  陳王也就無法,只得遣使賜田臧楚令尹印,封為上將。田臧既掌兵權,便令李歸帶兵圍住滎陽,自己率領大隊西行。到了敖倉,恰與章邯相遇。

  章邯見楚軍已近,揮兵接戰。楚軍大敗,田臧陣亡。章邯乘勝長驅,直到滎陽城下。又將李歸殺死,尚有幾處楚軍,都被章邯分兵擊破。陳王聞信大驚,急命上柱國蔡賜領兵拒戰。

  又命將軍張賀領兵為其聲援。不料秦兵勢如破竹,一連幾陣,殺敗楚軍。蔡賜、張賀皆死于陣,陳王退回楚地。十二月,陳王乘車由汝陰回至下城父,禦者莊賈將陳王殺死,投降秦軍而去。屈指,陳勝自起兵稱王以至被殺,凡六個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