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清宮十三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十五回 兄逼弟當筵結恨 甥殺舅登臺焚身(1) |
|
卻說劉綎帶有一萬兵士,個個都是強壯精悍。只因山河跋涉,飽受風塵,十停中倒有五停鬧起病來。如今所說杜將軍得了興京,派兵來迎接進城去休息幾天。兵士們聽了,便個個喜笑顏開,把兵器收藏起來,身上穿著軟甲,談笑歌唱著渡過江去。先前來報信的二百名浙江兵士,走在前面領路。看看走了二十多裡路,後面忽然金鼓大震,一支人馬殺來,正是三貝勒統領的人馬。 劉綎十分慌張,再看那領路的浙江兵,已是去得無影無蹤。幸而劉綎有五百名親兵還不曾卸甲,便掉轉身來,列成陣勢。自己拍馬當先,和三貝勒廝殺。無奈那建州兵馬越來越多,他後面的兵士又來不及穿甲。綎知道前去有一座阿布達裡岡,可以駐得兵馬,便傳令兵士速速後退到阿布達裡達岡上,守住山頂再與敵人廝殺。劉綎親自押後,且戰且退。 看看到了阿布裡岡,明兵便搶著上山去。才走到山腰裡,忽聽得山頂上一聲號炮響,四貝勒領著一支人馬大喊衝殺下來。明朝兵士手無寸鐵,又是身披軟甲,只見山頂上箭如驟雨,打得明軍馬仰人翻,那屍身填滿了山谷。劉綎手下人馬折去大半,這時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他便帶著人馬向西逃去。前面有一座山峽,雙峰對峙,中間只露出一條羊腸鳥道。 劉綎把兵馬排成一營直線,親自押後,慢慢地行去。才有小半人馬走出山谷,忽然西南兩支人馬殺出,左有大貝勒代善,右有扈爾漢,把明朝人馬切做兩段。大貝勒親自來戰劉綎,劉綎見了,眼中冒火,擎著大刀奮力殺去。兩人在山峽下一來一往,殺了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大貝勒撇下劉綎,向山峽外走去。劉綎拍馬迫去,卻被建州兵四下裡圍住。劉綎東沖西突,往來馳騁,總逃不出這個圈子。看看自己手下兵士,被建州兵殺得只剩五六十人。 那箭鋒四下裡和飛蝗一般射來,劉綎拿刀背撥開,只是四下裡找路走。忽然一支箭飛來,射中馬眼。那馬受痛,和人一般直立起來,一翻身把劉綎掀下地來,建州兵一擁上前來捉他。劉綎手快,爭拔下佩刀自刎死了。大貝勒上去割下他的首級來,轉過馬頭來,帶著本部兵馬向富察趕去。 話說代善已打聽得明海介道康應乾帶著朝鮮一萬兵士,從富察南路走來。那朝鮮兵都是身披紙甲,頭帶柳條盔,於是,心生一計。待到半夜時,他親自帶一千騎兵,各各帶著火種,沖進朝鮮營去。前門廝殺,後門放起火來。這時東南風大作,那火頭撲入前營,頓時燒得滿天通紅。朝鮮兵士身上紙甲藤盔著了火,一時脫不得身,立刻燒死了一大半。那燒得焦頭爛額逃出營來的,都被大貝勒四下的伏兵捉住。 這時,三貝勒、四貝勒、扈爾漢的兵馬都已趕到,四面圍定,一齊放箭。從半夜殺起,直殺到第二天午時。那一萬兵馬,不死於火,便死於箭,只有康應乾卻被他逃跑了。這一場惡戰,建州兵又擄得馬匹器械無數。扈爾漢領了得勝兵士先走在路上,又遇到明朝遊擊喬一琦一小隊兵馬。扈爾漢和他戰,一琦敗走,扈爾漢追上去。 看看追到固拉庫崖下,忽見崖上紮著一個營盤,風吹著露出朝鮮的旗幟來。扈爾漢心下狐疑,認做喬一琦是誘敵之計,便把馬頭勒住,不敢前進,一面遣報馬去報與大貝勒、三貝勒知道。 不多時候,那大貝勒、三貝勒、四貝勒帶著全部人馬趕到。那朝鮮都元帥姜宏立打聽得明兵大敗,便偃旗息鼓,打發通事宜到建州營裡來投誠。說道:「幫助明朝,原不是我國王的本意,只因從前日本兵打進我國裡來,霸佔住我們城池,那時多虧明朝派兵來幫助我們打退日本兵。如今明朝又送文書來叫我們出軍到寬甸,我們義不容辭,分派一萬人馬,在富察地方駐紮。我們原不知道和什麼人開戰,如今既是你們建州人馬,我們也不敢冒犯上國;況且那一萬兵士,已蒙上國殺死。如今我們元帥願修兩國之好,立刻停戰。」 大貝勒聽了這番話,便和扈爾漢商議。四貝爾便立刻有了主意,打發通事官跟著來人到固拉庫崖朝鮮營裡去回話,說:「你們既有誠意投誠,便當把所有明朝人馬殺死,都元帥姜宏立親自到我們營中來投降。我們看天有好生之德,才肯赦他的罪孽。」 那薑宏立聽了這番話,無法可想,便把明朝遊擊官捉住,連他的兵士都從山頂上拋下去。可憐這五百多明兵,個個跌得斷腰折腿,腦破血流,死在山下。建州兵就山下割了喬一琦的首級,帶著朝鮮國的都元帥和副元帥兩人回到興京去。那姜宏立見了英明皇帝,嚇得只是爬在地下磕頭。英明皇帝叫人扶起,在偏殿裡賞賜酒肉;一面又備辦慶功酒席,請大小從征官員在御花園吃酒。 英明皇帝又在宮裡召集各妃子、太子、公主、福晉們,開一個家庭筵宴。當時妃子們有富察氏、覺羅氏和庶妃等,太子們有:次子代善,三子阿拜、四子湯古岱、五子莽古爾泰、六子塔拜、七子阿巴泰、八子皇太極、九子巴布泰、十子德格類、十一子巴布海、十二子阿濟格、十三子賴慕布、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十六子費揚古,都團團圓圓陪著父皇坐在一桌。 這時,英明皇帝一壁吃著酒,一壁聽大貝勒、三貝勒、四貝勒三人輔敘戰功,心中好不快樂。皇帝心中最歡喜的是十四子多爾袞,看他面貌又長得清秀,腦子又聰明,性情又和順,宮中各妃子福晉們,沒有一個不喜歡他的。多爾袞在酒席上,也和穿花蛺蝶似的,跑來跑去。不是在這位妃子懷裡坐一回,便是在那位福晉膝前靠一回。皇帝吃到高興的時候,也把多爾袞拉過來,摟在懷裡,一手摸著他的脖子問道:「這幾天可拉弓嗎?」 多爾兗忙回說:「這幾天,天天五更起來拉弓。師傅說孩兒有勁,明日打算添上一個力呢。」 皇帝微笑說道:「不添也好,省得拉狠了,乏了力。」 父子兩人正說道話,烏拉氏見他兒子得了光彩,心中也說不出的歡喜,忙離席出來,擺著腰走到皇帝跟前,笑說道:「陛下莫看他一個十歲的小孩子,他已跟著師傅學上中國的詩了。」 皇帝聽了,伸著一個大拇指,說一聲:「好兒子!」 當下多爾袞要賣弄自己的才學,便討來筆硯來,上面先寫著「西郊試箭」四個字,接著寫了一首七言絕句道:繡旗隊隊出西林,鞸箭腰弓在柳蔭。 眾裡一支飛電過,准能巧射比穿針? 他略加思索地寫成了詩,忙捧著去獻給父皇。英明皇帝接紙在手,哈哈大笑,說道:「你父親枉做了一朝天子,這中國字我卻一個不認識。好孩子,你快譯給我聽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