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清宮十三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十三回 被底紅顏迷降將 腔中熱血贈知人(3)


  楊鎬聽了,便拔下一支令箭,令馬林等帶領本部人馬,會合葉赫援軍約一萬五千人,從開原鐵嶺方面出三岔兒入蘇子河一帶,擾他南面。

  只許混戰,不許對壘,引他深入南方,便立了第一功。馬林得令去了。第二支令箭,傳劉綎上帳,說道:「你帶領一萬人馬,會合朝鮮一萬援軍,從寬甸出佟家江一帶入興京老城南面。你打聽得西路兵開仗,便從東路猛攻,斷其歸路。」

  劉綎得令去了。第三支令箭,傳李如柏上帳來,說:「你帶領二萬五千人馬,沿太子河出清河城,從鴉鶻關直搗興京巢穴。三路兵中,你這一路道途崎嶇,最不易走。你卻須晝夜趕程,路上不得停留。早到興京,便是你的第一功。」

  第四支令箭,喚杜松和劉遇節上帳,說道:「你二人帶領三萬人馬,從瀋陽出撫順,沿渾河左岸入蘇子河河谷,抵當敵軍正面,須穩紮穩打,打聽得南面軍隊開戰,才許你動身,猛力攻打,不得有誤。」

  杜松諾諾,連忙領了將令去了。這裡楊鎬修下戰書,打發人速到興京去。一面派遊擊使安仁,沿路催督糧草,偵探敵情。

  卻說四路兵馬,馬林一路行得最快。英明皇帝大軍正向界凡山進發,忽然探馬報說:「南面蘇子河一帶,隱約見明軍旗幟。此外西、北、東三面,卻不見敵軍。」

  諸貝勒、大臣聽了,齊對皇帝說道:「我軍向西直進,如今敵軍卻從南面橫沖過來,以我中軍擋敵人前鋒,怕為兵家的忌。請陛下下令,大軍速速改向南方進行為是。」

  英明皇帝聽了眾人的話,遲疑了一會,說道:「請軍師上帳!」

  那範文程聽皇帝傳喚,忙走進中軍營去。皇帝見了軍師,便把上項情形說了一遍。範文程略略思索了一會,說道:「依臣愚見,我軍且莫向西,也莫向南,暫時紮營在此,再聽後報。」

  皇帝聽了,點點頭,傳令下去:大軍立刻紮住營頭,休得行動。一面多派探馬,四處去偵察敵情,速速回報。六萬大軍正走得急迫,忽然下令停住,把個先鋒官扈爾漢急得搔耳摸腮,說,敵人已在前面,俺們趕快趕上去,迎頭痛痛地打他一仗,豈不是好?俺們既不斷了腿,又不害什麼病,好好的怎忽然在這裡前不巴村,後不挨店地站住了,養起力來了呢?」

  諸貝勒聽了,哈哈大笑起來。看看大軍駐紮著,今天不走,明天也不走,後天又不走,急得那大小將弁,背地裡都罵「鳥軍師」。

  到了第四天上,四處探馬都報到說道:北路上有一文明朝人馬,沿太子河正向清河城進發;東路上也有一支人馬,從寬甸進發;西路上有一支明朝人馬,從渾河一帶荒僻小徑而來。

  獨有南路上一支人馬,從開原鐵嶺方面晝夜兼程,搖旗呐喊而來。英明皇帝聽了,便問軍師,這四路人馬來得何意。範文程微微笑著說道:

  「清河城一路兵馬,直攻興京。雖是十分緊要,但是那路途崎嶇,行軍十分遲緩。目前興京決不有礙。那東路上的兵馬,原是打算攻我軍的背後,但是我們前鋒倘然能夠得勝,那東路的兵,也不戰自退了。至於西、南兩路的兵馬,驟然聽去,覺得南路的敵兵來得急迫。但是臣料定,他南路的兵馬決不是主要軍隊,這是他們伏下的疑兵,引誘我們向南走去。越走越深,他卻用全力從西路直撲我的後陣,那時我們腹背受敵。那東、北兩路兵馬,便直搗興京,叫我們顧此失彼。如今我們偏不中他的計,請陛下傳令,只用五百名兵士在南路上險要所在,拉住敵人的疑兵。在樹林深處,多插旗幟,他自然不敢前進了。陛下自統八旗大軍,直攻撫順。這一路是明朝的主力軍隊。西路一破,那三路人馬不戰自降矣。」

  範文程說話時候,許多貝勒、大臣圍著他靜靜地聽。聽到這裡,那扈爾漢跳出班來,舉手伸著一個大拇指說道:「先生好妙計!」

  回頭一看,見英明皇帝坐在上面,他忙爬下地去磕頭謝罪。要知範文程的計算錯也不錯,再看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