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清代三百年豔史 | 上頁 下頁 |
第六十三回 文字妝前預許狀頭婿 詩篇枕畔笑拜丈人行(2) |
|
弢奄自然恬澹得多。幼樵急功近名,議論咄咄,奔走權要,倒也不遺餘力。這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大學士肅毅伯李鴻章,原是幼樵的老師,只因遠在天津,未能時常相敘,況且翰林清苦,又不便時出都門。得著家中喪偶的噩音,急忙到豐順原籍,料理喪務,營齋營奠,也沒有多數俸錢,看得遺掛空幃,徒然增人惆悵。 這時出門惘惘,道過天津,想起爵相崇轅,近在咫尺,應該前往拜謁。到得投帖進去,說道「爵相政躬不豫,停止見客」,幼樵嗒焉若喪。門房裡有個蒼髯老僕,看見名帖上是受業張佩綸,便對司閽道:「你去回一聲罷。」 幼樵在門房裡等著。 司閽傳出一個「請」字,幼樵跟了內跟班穿欄繞檻,走了兩三進,才得爵相的臥房。內跟班打起門簾,幼樵一眼望去,見那爵相斜臥床上,面貌著實清減,床邊一張小兒,朱紅黑墨,填委文書。幼樵不便請安,只問了句:「老師大愈了?門生不曾得信,以沒有趕早來探望。老師是擎天一柱,天地祖宗實式憑之。倒是體魄初痊,精神還未完複,總宜節勞為是。」 爵相道:「我也老了。從前幕府的人,升官的升官了,回家的回家了,去世的去世了。如今幕府裡,哪能有從前的妥帖?外交一日困難一日,內政一日棼亂一日。我只得學諸葛武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幼樵安慰一番,恭維一番,便問問京中消息。爵相才問他從哪裡來?幼樵將回籍葬妻的話,述了一遍,又裝出奉倩神傷的光景。爵相看他丰姿挺秀,談吐從容,忽然動了乘龍一點念頭,卻還未敢造次。幼樵向床裡四面迎望,見那爵相枕頭底下,露出一本書角,寫著「繡餘吟草」四個簪花小楷,幼樵不敢動手抽看。爵相看他凝視,便從枕下抽出,交與幼樵道:「你看呀,這是小女學作的詩,剛才送來我看,我哪有閒情別致管這事呢?你替她品評品評,她的詩筆倒有點像你的。」 幼樵翻開卷頁,不過是些風雲月露的話頭,哼哼的假意吟哦,說道:「門生有此意思,無此才調;有此情致,無此精神,若能隨侍妝台,或者還能夠造就的。」 爵相擁衾坐著,笑對幼樵道:「兩美必合,將來當有見面的日子。」 幼樵聽了這話,卻拜在床下,連呼「岳父」,反弄得爵相窘不可解,便叫內跟班速請藩台、道台來見,自然聞命即至。同兩人說明原委,要將女公子嫁與幼樵。兩人談了些冰清玉潤的話,做媒人、備公館、買家具,都是兩人承辦。李小姐素通翰墨,同幼樵閨房唱和,果然瑟好琴耽。 幼樵有了這丈人峰,益發雄辯滔滔,驚人四座,轉入侍讀學士以後,揆文奮武,頗欲誓清中原。卻值福建缺了船政大臣,他便向爵相商量,擬承斯乏。爵相夙愛女婿,也就密保上去。 朝廷特旨簡放,還兼了會辦海疆事宜。幼樵星使詞曹,旌幢羽葆,按著欽差的儀注,目空一切,旁若無人。閩浙總督何璟、福建巡撫張兆棟,看幼樵如此脾睨,真是文同丙魏,武過孫吳,哪裡還好參末議,索性將全省軍務,概交幼樵,請他駐守馬尾。 幼樵飲酒高會,於軍防既不整頓,亦不準備。中法正在為了越南開戰,法將孤拔,從閩海折入馬尾。張管帶得勝迭次進見,幼樵只是吟詩飲酒,說不出一點謀略。兵船打破了,船廠燒毀了,船塢奪去了,幼樵蓬頭跣足,累累似喪家的狗,暫在彭田鄉躲避。敗信到得京裡,爵相打個電報到福建,說:「兵艦可沉,船廠可毀,豐潤學士不可死!」 一面又切托左爵相查辦案內,替幼樵洗刷。幼樵奏牘裡有幾句道:「格於洋例,不能先發制人;狃于陸居,不能登舟共命。」 這似認罪不似認罪的話,還要歸咎在他人身上。幼樵雖然奉旨拿辦,到黑龍江住不到一兩年,依然是北洋幕府的領袖。同著李小姐鶼飛鰈泳,趁著賦閑的一隙,還畫了八幅「偕隱圖」。只是畫家惡劇,未呈全豹,幼樵有信催他,中有一段道: 奉求之「偕隱圖」八幅,當時立有畫稿,頗承許可。僅承寄來四幅,而後來竟未續寄。樵孫傳語,津門則待還鄉,還鄉以後,更未識裡居何處。荏苒六年矣,不知畫稿及絹已否於劫火中遺失?若在他人,弟盡可置之不問;而閣下世交心契,非漫許人而無信者。幸從實見複,末幅先已寄到,尚須補款。非中四幅畫全,則首週末唐,亦不成為通人之畫,何取留此殘本耶? 幼樵不等到「偕隱圖」畫成,已經特賞編修,升到四品京堂。大家總說是李爵相的力,其實幼樵同輩,都道此番輕於一擲,固由朝廷誤采虛譽,亦由爵相輕保私親,對於幼樵,並不十分責備。爵相為著愛女,也只好付諸不論。這時法國已受和議了,只有日本國,對著朝鮮,幾次蠢動。先是朝鮮國王,竟派孫永孝赴日謝罪。永孝聘了金玉均、洪英植、李組成諸人,橫踞那「維新」兩個字,只有後族閔詠駿,依然守舊。 維新的要背清附日,早將廢君立君的主意,宣播出來。清國駐朝的吳長慶,已經遠調,只剩著提督吳兆有。全靠這袁同知世凱,運籌帷幄,才算直入朝宮,肅清叛黨。日本也不肯相讓,卻派了宮內大臣伊藤博文,農務大臣西鄉從道,來與中國交涉。爵相本是中國名臣,誰知為日本一議,竟冒了秦檜、賈似道的惡名,都說他嗣子經方,已做了伊藤的女婿了。這嗣子經方,原是爵相乃兄的兒子。經方號叫伯行,卻曾到過日本。究竟與伊藤如何交涉,是否姻眷?正是:剛說宋軍能破虜,忽傳漢使已和親。 欲知後事,且聽下文。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