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講史演義 > 遼海丹忠錄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回 督師頓喪前功 島兵克張先烈(2) |
|
至二十三日,申副將戰車成,也出兵到蘆溝橋,夜襲韃賊、深入賊營,亦為殺害。 甄拔蒙恩重,才奇視虜輕。 怪來時不遇,屍積石橋平。 奴兵因聖上鼓舞滿帥苦戰,申輔夜襲,又佈置詳密,各要害地方,通州楊總兵肇基鎮守,天津楊總兵國棟鎮守,經略用梁尚書廷棟,馬總兵世龍、劉協理又出兵圖複遵化,賊圖北歸,退往東行。正月初四日,襲取永平地方,有一干無恥鄉紳、秀才又去迎降。喜得祖總兵大壽先因袁督師被拿,怕有連及,回兵山海關,聖上傳諭慰安,消他疑慮,使他竭力,他督兵扼斷關口。聖上又移孫內閣往鎮,截住。奴兵分攻撫寧,被署縣通叛姚九華堅守;攻昌黎,被知縣左應選拒敵。初八日炮石逐去招降永平從逆秀才陳鈞敏,十一、十二、十三日,打死攻城賊無數,斬他招降人李應芳,打死綠袍金盔酋長一個。又經孫督理髮兵分投迎敵,斬首千餘級,不得東行。薊鎮劉總督又差副將金日觀,領兵殺死叛將張萬春,據住馬蘭、大安等口,又不能北歸,虜勢漸衰。獨有協理劉侍郎輕兵深入,恢復遵化,不意奴賊自永平分兵來救,大戰,前軍敗死,侍郎在娘娘廟結營,為他圍住,侍郎罵賊不屈,頭中一箭,身傷兩刀而死。 金馬深沉足養高,忠君豈肯惜分曹。 請纓未遂平奴志,熱血猶腥官錦袍。 卻終久禁不得聖上留心邊務,將賞的極其獎賞,今日催發軍資,明日著發犒賞,器械糧草並無缺乏,獎勵急援文武,捉拿怠于勤王失軍機將吏,如薊遼劉總督、張總兵,為失事山西,耿巡撫、張總兵,為援兵潰散,都擬了辟。援兵不敢稽遲。死事劉協理,滿孫趙三總兵,俱贈諡蔭襲,建祠,其餘將官小吏,都厚行棺殮、贈襲,屍棺家小有給勘合與他還鄉的。又因順天府尹不行瘞埋戰士屍骸,禮部撫恤稽遲,嚴旨責問,哪一個忠臣不奮。降賊官吏即行處決,並處逃竄官將,毫不假貨,哪一個懦夫不懼。所以關甯祖總兵與左知縣,正月二十七日在昌黎、燕河等處,先後斬獲八千余級,馬總兵二月初七,在洪橋大捷,斬獲五十余級,祖總兵二月十一日,石槽兒村斬首二十三級,尤總兵豐潤斬賊十二級,楊總兵三月初三日,三屯鎮斬級二百,祖總兵素代斬級一百四十三級。洪橋一捷,奴兵不敢西入,素代一捷,奴兵不敢東歸。 孫內閣又見遼兵到處多捷,毛帥原招降統東京兵副將劉興祚,恢復建昌,一戰斬賊首五百八十餘級,人雖陣亡,其兵堪用。恰兵部諮文議調東兵駐松錦裡或天津,孫內閣與關外各道議道:「江東原牽制之師,於搗巢極便,今春水方生,舟行極利,奴兵擄掠輜重盡歸巢穴,正宜大張聲勢,以牽虜歸巢。」即行文東江副總兵陳繼盛,相機前進。此時各巢路徑,毛帥平日緝探甚詳,各島軍兵,毛帥調練有素,各將又莫不欣然願完毛帥不了之心,完毛帥未完之局,盡皆分頭前往。 陣結先時制,人承夙昔心。 橫戈建州路,飛捷嗣遺音。 聖旨憫惜東兵,又道各島羈危可憫,著東江餉司自往料理。到三月初六日,祖總兵探官賀天喜,塘報東江之師已盡搗奴巢,斬獲奴賊首級不計其數。死諸葛還能走生仲達,若使不亡,或者絕奴南牧,亦未可料也。今聖上聖神文武,礪精滅奴,而內外文武之臣,咸懷忠良,豈止薄伐狁。至於太原,僅僅驅他出境,還要繼太祖、成祖前烈,掃穴犁庭,肅清逆虜,也說甚牽制之功,但牽制之功,至今蓋難泯泯了。 莫為忠臣歎不平,抒忠只欲見時清。 平胡差畢生前志,殉國何知身後名。 公論蓋棺應可定,丹枕歷久自能明。 還嗟彩筆為多事,點染圖傳不朽聲。 〖譜督師就逮,以快忠魂,猶是世俗報復之見;及東江搗巢之事,以抒忠志,真得泉下之心,而東江真有結局矣。 遼事垂成而敗者四:四路極將之宿、兵之銳,而敗於迂;遼沈已有可固之勢,而敗於疏;廣甯敗於不和,而東江又蹈之。意者生民應有此塗炭,天地以此著群忠之節乎!然而傷元氣而焦聖主者至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