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講史演義 > 遼海丹忠錄 | 上頁 下頁 |
第三十三回 請鎮臣中外合力 分屯駐父子同功 |
|
旄節擁貂金,樓船向海潯。 勢何嫌掣肘,人願得同心。 寶劍橫荒島,雕孤出禁林。 虎幃多合志,醜虜可成擒。 宦官監軍,古以為恨。我的意以為,我之精忱足以格主,我之威望足以服人,雖日在我之側,何能讒我,何能掣我,反足以安聖上之心,張我之勢。不然如秦王翦,以六十萬人伐楚,恐秦王之疑,多請田宅以安其心。更何如借其親信以自輔,更不足使聖上與舉朝釋然無疑麼!況可以分我之權而為二,又可以置我兵沖而不懼,還可曰跋扈,還可曰尾大不掉麼。毛帥當日威名既重,謗誹自生,因寧遠之寇不聞牽制,部議要移鎮,聖旨著自己審處奏報,以圖結局。毛帥即具疏,言寧遠之寇,業已先期揭報,正月二十日複至海州,豈雲牽制不聞!至移鎮,則須彌島之去奴寨,在五百里內,亦科臣所目擊。至所自審處以圖結局,則以人心論,寧遠遼兵少,西兵多。東江則以海外孤懸,無所退避,盡用命之人心;以地勢論,寧遠至遼沈,俱寬平坦道,無險可含藏,難以出奇攻襲,可守而不可戰,東江則憑險可以設疑,出奇可以制勝,水陸齊通,接濟則難,戰守則得。第廟堂議論,俱以東江為牽制之虛局,不以為進剿之實事,錢糧半饑半飽,軍需若有若無,奴不西去,不言牽制得力;奴一過河,便是不為牽制。豈不念全遼不復,山海終危,奴賊不滅,終為國患,奴伏而群情泄泄,奴動眾議紛紛。而今日之小結局,唯扼奴酋地寇之兩路,從鎮靜堡進,守廣寧,可擋鎮靜之鋒;自遼沈來,從三岔河進,駐三岔,可截狂奴之渡。如是甯遠可以安堵,山海可以無虞,神京奠,陵寢寧,天下可以完固。且再請內臣一員,出舊撫王化貞於獄,至海監督。他蓋實見得事業可成,而海外之功、之餉,原無虛冒,若使一有人監督,便不能專制一方,就能核我之功,核我之餉,何苦使已辟草萊以創建者,人從容有之,且日仰其面色,受其節制。 辟地水之湄,披榛豈厭疲。 何妨戴淵至,同固國藩籬。 後來聖旨因他請討內臣,二月內差兩個內臣鎮守,傳與戶兵二部道: 聖旨: 朕惟謀國之誼,中外比之同舟,用兵之形,犄角方于捕鹿。蠢茲逆奴,犯順十載,恥曆三朝,東顧足憂,實勞宵旰。念毛帥獨奮孤忠,支撐海外,遠提帥旅,閱歷當時,乃中朝實倚為輔車,而去輔每視為秦越,疾聲莫應,供不敷,枕甲荷戈,有枵腹呼庚之困,陪臣屬國,苦資糧厄戾之供,乃於凡百艱危之中,尚有屢次俘獲之績。似此苦心,朕且嘉且憫。即今逆奴天誅,而叛孽尚懷叵測,朕志複祖宗封疆,遠念將士勤苦,其所處皮島地方,實牽制剿除要著。去冬該鎮曾有請計內臣駐紮之奏,朕熟思審處,久未施行。今特命總督登津鎮守海外等處便宜行事太監一員,禦馬監太監胡良輔,提督登津副鎮守海外等處太監一員,禦馬監太監苗成,中軍太監二員,禦馬監太監金捷、郭尚禮,都著在於皮島等處駐禮,督催餉運,查核錢糧,清汰老弱,選練精強,一應戰守機宜,軍務事情,著與毛帥和衷協力,計議妥確而行,不得輕易紛更,亦不許膠執故套,更要不時牽掣,相機剿除,期奏犁庭掃穴之勳,朕何靳錫盟帶礪之典。凡有戰獲捷功,照前一一解級。如遇偵探機密事情,及島中戰守聲息緩急,即便據實直寫,星馳密奏,以慰朕懷。念島中合用器具軍需皆屬吃緊,茲特發御前節省銀五萬兩、各色絲通袖膝二百匹、五色布四百匹,以備營伍作正公用。又查發得頭號發炮三位,二號發炮六位,鐵裡安邊神炮六十位,鐵裡虎蹲神炮六十位,頭號佛朗機二十位,二號佛朗機二十位,三眼鐵銃五百杆,隨用提炮什物,全盔五百頂,齊腰甲五百副,長把苗刀二百把,刀一千把,弓一千張,箭一萬枝,單鉤槍一百杆,大小鉛子三萬個,火藥二千口。就著胡良輔等,都隨赴皮島等處,軍前應用。朕今特命親近內臣,與毛帥同居海外,風波隔阻,潮汛艱危,掌握既專,事權宜重,所有合用敕諭關防等項,該部上緊頒給施行,務使東江一著,不徒疑敵之虛聲,而兩河三岔,確資固圉之實效。特諭。 心可質蕘蒼,威堪振遠方。 同仇資虎士,犄角借貂璫。 兩內監自登州下船,曆廟島、珍珠門、鼉磯島、大欽、小欽、羊頭凹、皇城島,直到皮島。毛帥欣然相接,與他悉心籌劃,簡閱各島將領,欽給銀五萬兩分給各將士,以賞其勞。移文朝鮮,獎賞他能協力破奴,還著他同心共濟。歸附遼民,向因鐵山之亂,複行逃散,招撫令他複業。 又與兩監計議,道:「目下蒙聖恩給有器械,屢有嚴旨催督糧餉,不患無糧。但鐵山一帶地方,搗巢只便,要救寧遠則遠。況且奴酋犯雲從時,雖用詭計殺我撥夜,襲破鐵山,後邊差毛承祿等邀截于義州晏廷關等處,殺他兵馬無算。奴移兵攻朝鮮,朝鮮雖大為殘破,後邊為朝鮮拘制臨江船隻,阻江而守,奴不能進。我兵又拘制烏龍江一帶船隻,使他不得退,到那援絕糧盡之時,奴子亦甚張皇。想來今番斷不敢正視雲鐵,垂涎朝鮮,雲從、鐵山只一偏將守之,戮力搗巢可也。若要爭救寧錦,呼吸皮島,得以捷走遼陽,無如廣鹿諸島。這須本鎮自開府長山島,待奴犯甯錦時,本島即督兵東取旅城、黃骨,西窺旅順、望海,中路直取歸順、紅嘴二堡,更以水兵直入三岔,砍斷聯橋,鐵山之兵,又可由昌、滿取老寨。是當日以登津與關上為三方,猶覺迂緩,不若以關上、長山、皮島為三方,是與奴子為切膚。但移鎮事大,且長山去登州為近,恐議者議我避邊險趨近地,這須酌議題請。」 兩內監隨與他相視,見他經畫甚是切當,即為他具題。聖旨准行帥移鎮長山島,毛承祿升副總兵,分鎮皮島,以為犄角。 毛帥又於報義州晏廷捷音疏內,奏款之不可恃,聖旨:「向日款議,雖寧鎮別有深心,在中朝原未嘗許。今日關甯別無調度,何以明不為狡奴所縻,而為屬國口實乎?戶、兵二部,關、寧二鎮作速從長計議回奏。」又在奴謀極狡疏內,乞於喜峰口一帶設防,並處逃將,奉聖旨:「覽奏,奴孽狂逞叵測,既經挫衄,渡兵踞鮮,複借西虜闖入,秋冬津蠆,在在宜防。喜峰口等處要害,埋伏火器,堅壁厲秣以待,甚得制勝先著。說得是。逃將李礦、李鉞及鄭繼奎、鄭繼武、高應治,法廢紀,若不正罪,何以懲眾,著內鎮臣會同督撫諸臣,即行梟首示眾,以肅軍律。 早知投法網,何似礪忠貞。 〖似此移鎮以逼虜,犄角以張勢,借監臣以速軍需,斬逃將以振士氣,真可備三方之用。惜乎擺撥移鎮之間,不得因犯寧錦為搗虛,則力有不及耳。昔武穆賀和議成表,中有「唾手燕雲,終欲復仇而報國;誓心天地,當今稽首以稱藩」一聯,卒忤時宰至死,不意後複有議款而蹈之者。讀《致當道啟》,有曰:「所以誤天下而苦邊者,江東為甚,□之者素矣。第廉藺終以國事忘私仇,此則以私分而誤國事耳。」睚眥快矣,于國事何? 分鎮,兵機狙詐,作使手段,人都不知,故能經不能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