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講史演義 > 歷代興衰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二十八回 三百年捱不到禍亂相尋(3) |
|
其將王那相斬敬業、敬猷及駱賓王首來降。餘黨捕得皆斬之,傳首神都,神都即洛陽也。或曰:「那相陰逸敬業兄弟、賓壬,取其面貌相似者斬之以降,三人後皆為僧。」太后制:百官及百姓,皆得自舉。用僧懷義,本姓楊,名小寶,賣菜洛陽市。 陽物偉岸,因千金公主以進,大得幸于太后,以為白馬寺主,出入乘禦馬,朝貴皆匍匐禮謁。武承嗣、武三思皆執僮僕之禮以事之。懷義多聚無賴少年為僧,縱橫犯法,人莫敢言。太后托言懷義有巧思,使入宮營造補闕。王求禮表請閹之,表寢不出。後蘇良嗣為相,遇懷義於朝堂,懷義偃蹇不為禮,良嗣大怒,命左右批其頰。懷義訴于太后,太后曰:「阿師當於北門出入,南牙宰相所往來,勿犯也。」時太后自徐敬業之反,疑天下人多圖己。又以久專國事,內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欲大誅殺以威之。乃鑄銅為匭,可入而不可出,置之朝堂,以受天下表疏。盛開告密之門,有告密者,言或稱旨,則不次除官,無實者不問,於是四方告密者蠭起,人皆重足屏息。有胡人索元禮知太后意,因告密召見,擢為遊擊將軍,令按制獄。 元禮性殘忍,摧一人必令自變量十百人,於是周興、來俊臣之徒效之,紛紛繼起。俊臣作《告密羅織經》數千言,太后得告密者,必令元禮等推之,競為訊囚酷法。有定百脈、突地吼、死豬愁、求破家、反是實等名號。又有鳳凰曬翅、驢狗拔橛、仙人獻果、玉女登梯諸刑。或以鐵圈束首,加以大楔,椓之使緊;或倒懸之,以石墜其首,以醋灌其鼻。其女人則倒懸之,以繩勒其陰,令壯士彈竹擊之,使酸痛不可忍;或以滾湯熟雞子,納數枚于陰中,使酸痛非常。每得囚,先陳其械,具以示之,皆望風誣服。太后以為忠,信任之,中外畏此數人,甚於狼虎。 時華州赤水南岸大山,高二百餘丈,晝日忽有聲,東移數百步。又雍州新豐縣東南有山湧出,高二十余丈,太后改新豐為慶山縣。太后潛謀革命,稍除宗室,諸王內不自安。武承嗣使人作瑞石,其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使人獻之,雲獲之于洛水。太后喜,命曰「寶圖」,親拜洛受圖,皇帝、皇子皆從。內外群臣,蠻夷酋長,各依方序立。列珍禽奇獸,雜寶於壇前,文物鹵簿之盛,唐興以來,未之有也。告謝南郊,禮畢,禦明堂,朝群臣,召諸宗室朝於明堂,諸王遞相驚。 琅琊王沖起兵博州,越王貞起兵豫州,以匡複唐室。眾皆不滿萬,太后分遣將擊殺之。因欲悉誅諸王,使周興按之。於是收韓王元嘉、魯王靈夔、黃公撰與常樂公主于東都,迫使自殺,親黨皆誅,又殺鄭王璥等六人。太后享萬象神宮,始用周正,改十一月為正月,十二月為臘月,夏正月為一月。改國號曰周,上尊號曰聖神皇帝,以豫王旦為皇嗣,改姓武氏。太后雖濫以祿位收人心,然不稱職者,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馭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競為己用。王慶之數表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李昭德言于太后曰:「陛下身有天下,當傳之子孫,為萬代業。自古未聞侄為天子,而為姑立廟者也。」太后怒,慶之屢奏,命昭德杖之。昭德引出門示朝士曰:「此賊欲廢我皇嗣,立武承嗣,立杖殺之。」 其黨乃散。或告右丞周興與大將軍邱神績通謀造反者,太后命來俊臣鞫之。俊臣方與興對食,謂之曰:「囚多不承,宜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其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水圍如興法。起謂興日:「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服罪。法當死,特原之,流嶺南,在道為仇家所殺。其來俊臣、索元禮,尋皆為太后所誅,以慰人心。 時扛淮旱饑,禁天下屠殺,拾遺張德生男,私殺羊,會同僚。杜肅懷肉一塊上表告之。明日,太后當殿謂德曰:「聞卿生男,喜甚。」德拜謝。太后曰:「何從得肉?」德叩頭服罪。 太后曰:「朕禁屠宰,吉凶不預,卿自今召客,亦須擇人。」 出肅表示之。肅大慚,舉朝欲唾其面。太后自垂拱以來,任用酷吏,先誅唐宗室貴戚數百人,次及大臣數百家,其刺史郎將以下,不可勝紀。每除一官,戶婢私相謂曰:「鬼樸又來矣。」 不旬月,輒遭掩捕族誅。監察禦史嚴善思公直敢言,時告密者不可勝數,太后亦厭其煩,命善思按問,引虛伏罪反坐者八百五十餘人,羅織之黨,為之不振。補闕朱敬則、禦史周矩皆上疏請寬刑,太后善之。制獄稍衰,戶婢團兒譖皇嗣妃劉氏、德妃竇氏為魘咒,太后殺之。有告皇嗣異謀者,命來俊臣鞠其左右。太常工人安金藏大呼曰:「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即引佩刀自剖其胸,五臟皆出。太后令舁入宮,敷心藥,經宿始蘇。 歎曰:「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即命來俊臣停推,睿宗由是得免。太后思徐有功用法平恕,擢為殿中侍御史。遠近聞之,無不相賀。時御醫沈南璆,亦得幸于太后。懷義心慍,乃密燒天堂延及明堂,皆盡,風裂血象,為數百段。血象者,懷義殺牛取血,畫為大佛象。懷義雲:「自刺血為之也。」太后諱之,懷義內不自安,言多不順,太后執之于瑤光殿前,使武攸甯帥壯士毆殺之。 太后多選美少年為奉宸內供奉。張昌宗、張易之皆年少,美姿容。太平公主隱敷之以淫藥,使偉岸其陽物,且能堅久,薦入宮中,太后大幸之。二人常傅朱粉,衣錦繡,賞賜不可勝紀。以昌宗為散騎常侍,易之為司衛少卿,皆為內宸供奉。武承嗣、武三思等皆爭候其門,為執鞭轡,謂易之為五郎,昌宗為六郎。易之又嘗引蜀商數人,飲博侍宴於禁中,宰相韋安石見而逐出之。又小說家盛傳薛敖曹故事,則太后之外遇,固不止於懷義、南璆、昌宗、易之也。婁師德薦狄仁傑于太后,以為同平章事。仁傑不知,意頗輕師德,數擠之於外。太后覺之,問仁傑曰:「師德知人乎?」對曰:「臣與同僚,未聞其知人也。」太后曰:「朕之知卿,乃師德所薦也,亦可謂知人矣。」 仁傑出而歎曰:「婁公盛德,我為包容久矣。」太后一日謂仁傑曰:「朕夢大鸚鵡兩翼皆折,何也?」對曰:「武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則兩翼振矣。」太后由是無立承嗣、三思意。又吉頊說昌宗易之,勸立廬陵王,以慰人望,二人亦乘間屢為太后言之。太后乃托言廬陵王有疾,遣使召之,及其妃子皆詣行在,承嗣快快發病而已。皇嗣固請遜位於廬陵王,太后許之,立為太子,賜姓武氏,以豫王旦為相王。 太后信重狄仁傑,群臣莫能及,嘗謂之「國老」而不名。 仁傑好面折廷爭,太后每屈意從之。嘗從太后游幸,遇風巾墜,馬驚不止,太后命太子追執其鞚而系之。仁傑屢以老疾乞骸骨,不許。每入見,太后嘗止其拜,曰:「每見公拜,朕亦身痛。」 及卒,太后泣曰:「朝堂空矣。」自是朝廷有大事,眾或不能決,太后輒歎曰:「天奪吾國老何太早耶!」太后嘗問仁傑曰:「朕欲得一佳士而用之。」仁傑曰:「未審陛下何所用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