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洪秀全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二回 守六合溫紹原盡忠 戰許灣鮑春霆奏捷(3)


  李昭壽道:「然則以大兵停滯於此乎!」

  李秀成道:「非也!張國梁一軍尚在,溫紹原猶有待救之心,不如增兵以助賴漢英,先退張國梁,使六合外援既絕,糧道又困,人心必亂,吾始因而乘之,是即以柔制之道也!」

  諸將皆以為然。秀成便令羅大綱前往助攻張國梁,然後將本部人馬四面環守,以絕六合水陸交通各道。令賴文鴻、李昭壽各統兵馬,輪流虛作攻城,以擾城內軍心。李秀成複引兵四面巡視,以防六合於意外得有接應。因此把六合一城斷絕外應。惟六合城中以連日不見秀成攻城,以為秀成將退,心中竊喜。獨溫紹原更為納悶,密謂部將羅玉斌道:「秀成用此計,六合殆矣!」

  羅土斌急問其故?溫紹原道:「我軍只能戰,而必不能守:彼若來攻城,猶可挫之,待其銳氣折盡,即可退兵;今彼不來攻城,將四面斷我交通,城中軍民雜處,糧食浩繁,焉能持久?是彼不戰,而吾等己坐斃矣。」

  羅玉斌道:「張國梁大軍離此不遠,或不久可來援應也。氣溫紹原道:「此更無望矣。秀成若不來攻,來必先退張國梁一軍也。彼能斷我交通,豈不能斷我外援乎?」

  羅玉斌深以為然,然終無法以對待,惟有督軍修繕城垣,將人馬日日訓練,並不將秀成四面圍困六合之事說出,以穩住人心。

  早有人報知李秀成,以溫紹原日日修城操兵之事。李秀成聽得大喜,人都不知其故。次日忽報清欽差和春,特遣總兵陳升帶兵一隊,約五千人前來助守六合。秀成道:「彼此次援兵,必有輜重。」

  乃令李昭壽領本部人馬,往襲六合援兵。並囑昭壽只要掠其輜重,即放他援兵進城。李昭壽領命去後,時陳升領兵由天長而至,李昭壽先在中途埋伏,待陳升過後,果然有輜重相隨,李昭壽乃引兵直襲其後。時陳升人馬以為中了敵人埋伏,不敢戀戰,盡棄輜重而逃,及陳升知得已回救不及。

  李昭壽盡焚其輜重,複引兵陽作追趕之狀。陳升見隊伍已亂,不能回戰,只率兵直奔六合來。溫紹原見援兵已至,見敵兵隨後追趕,援兵為人所擊,急開門迎納陳升。那李昭壽亦不再攻城,只引兵回營繳令,井問李秀成道:「前聞溫紹原修繕城垣,操練人馬,大王既喜形於色;今又令未將縱其領兵入城,不知是何故也?」

  李秀成道:「此易明耳。吾正欲斷其糧道以乘之。彼日惟修城練兵,工事過多,則軍中食糧尤巨也。吾惟懼彼屯田裕餉,今溫紹原於前不及見此,今已無及矣!且吾軍非眾寡不敵,彼僅增數千援兵,于吾何損;彼若有謀,當以死士殺出重圍,催大兵以接濟糧餉,方為上策!吾料溫紹原方寸已亂,見不及此。今只增數千人于城內助守,則無須此兵,而城內人多,則糜餉尤大,是絕糧益速,吾故縱之入城也。」

  李昭壽深為拜服,自此依然分道環守。

  如是又兩月有餘。時羅大綱、賴漢英兩路,已攻退張國梁。而洪秀全又以六合未下,令遵王賴文光引兵來助。李秀成乃大會諸將告道:「吾今番可以破六合也!吾昨日帶兵佯作攻城,見溫紹原守兵槍力已緩,而隊伍不齊,蓋軍心亂而精力減,餉項之困乏必矣。今勿失此好機會。若再閱時日,恐和春知陳升輜重已失,必糾合張國梁、都興阿同援六合,則吾軍殆矣。不知諸將誰敢當先?」

  說罷羅大綱、賴漢英、李昭壽、賴文鴻、賴文洸等,一齊應聲願往。李秀成道:「羅、賴二將疲戰方回,可分道繞攻六合各門,以助聲威。」

  乃令驍將李昭壽、賴文鴻,為左右兩路先行。卻令賴文洸,先攻南門,然後各路繼進。秀成並道:「若賴軍先攻南門,而敵人若多,移兵南路助守,則吾之破敵更易;不然彼亦不能久持矣。務使四面圍攻,水泄不通方可。」

  羅大綱道:「何不分攻三路?特留一路,以待溫紹原逃走乎?李秀成道:「溫紹原必不逃也。非四面分其兵力不可。且勇如溫紹原,安可留之,以資敵乎?吾意決,請匆多疑。」

  秀成更令李昭壽、賴文鴻,制定大面堅厚藤牌,以禦槍彈,使為前路護軍前進;各人皆攜帶乾糧,毋得退後,以攻進六合為止,那時自有重賞。分撥既定,準備進兵。

  原來溫紹原軍中輜重乏絕,乃盡出私款購米於民,亦所得無多;因城中已被困三月,粒米未進,居民已有菜色,安能再助軍兵。溫紹原不勝憂悶。忽羅玉斌入見,請辦屯田。溫紹原道:「此時亦不及矣!益以陳升一路無糧之救兵,更為緊迫。且不特糧草已乏,子藥亦稀,若秀成來攻,如何拒敵?」

  正在嗟歎間,忽報張國梁一軍已被秀成攻退,外援更絕矣。溫紹原道:「此亦意中之事。所惜和春全無將略;統數萬之眾,乃觀望不前,坐視危我六合,喪我三軍也。」

  說罷,又報李秀成引各部人馬大至,分四面攻城。溫紹原聽得,乃淚如雨下。哭道:「吾死不足惜!然誤我軍民矣!」

  乃一面拭淚,赴城督戰。先是南門告警,溫紹原道:「被必注意東門。今先向南路進攻,只欲移我軍耳!惟令諸軍不要張皇,敵來則奮力抵禦。」

  溫紹原雖如此說,奈軍中糧草既絕,而子藥亦微,無有不必慌之理?還虧溫紹原平日治軍有恩,放大局雖危,軍中猶樂為用命。於是聞溫紹原之令,尤勇往守城。奈李秀成率軍大至,環迫四門,城內子藥不敷分佈。李秀成見城內槍聲極緩,知城內子藥已盡,乃下令軍中:謂城內已無子藥,可放心勇進。故軍心更奮,直抵城垣。

  初時清兵猶有發槍,此時已槍炮全歇,蓋子藥真盡矣!時太平兵已毀城中炮壘,城中清兵絕不逃竄,仍用短兵抵禦。李秀成下令招降,亦無降者。秀成令軍士發槍擊之,清兵屍如山積。秀成大為哀慟,乃令軍士止殺。奈溫紹原部兵,仍持短兵撲來,秀成揮淚道:「吾非好殺,奈不得已耳!溫紹原真得人心,吾甚敬之。」

  遂下令軍中,如見敵兵來撲,方可發槍;否則勿妄殺一人。惟令發槍攻陷城垣,及四門俱陷,率軍直進六合。惟溫紹原與諸將,仍率兵以短兵器巷戰。秀成隻令先擊將官,余外軍可勿多殺。少時溫紹原與陳升、羅玉斌、夏定邦、王家於,皆中槍陣沒。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