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洪秀全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二回 守六合溫紹原盡忠 戰許灣鮑春霆奏捷(1) |
|
話說勝保一軍,被陳玉成用計:令軍士拋擲財物,致令清軍爭時忘戰,以致大敗。陳玉成即令左右兩軍齊進,自率本部大軍,直沖清營,要捉勝保。時勝保見軍士爭取財物,禁止不住。又見陳玉成軍士進如潮湧,陳玉成居中,蒙得恩居左,林紹章居右,三路一字兒追趕。萬槍齊發,來勢十分兇猛。即傳令:「諸將雖敗,亦要力禦追兵;若只顧逃走,不知敵軍追至何時,反要片甲不回,性命難保也。」 諸將聞言,便振聲一呼,於是李若珠、舒保、阿勒、恩布四將,也鼓勵三軍,分頭抵禦。太平軍見清軍忽然回戰,以為清兵有了救兵,軍心稍卻。不想李若珠、舒保正在抵禦來兵,突見陳玉成一支人馬,直沖入清營中軍,當者披靡。又聽敵軍揚言道:「勝保已被困矣!降者免死。」 清兵聽得,各自慌亂。李若珠、舒保聞主將勝保被困,不知是真是假,急回軍救護,隊伍一時慌亂。太平將林紹章、蒙得恩乘勢猛擊,清兵更分頭亂竄。陳玉成軍中槍炮齊發,清兵死傷更眾:但見屍橫山野,血漬荒原。陳玉成率兵踐屍而過,仍不住追擊。李若珠、舒保、保著勝保奪路而逃,回望後面,喊殺連天,也不及回顧。 少時阿勒、恩布二人,亦領敗殘人馬趕到,謂敵軍勢大難以抵禦,須從速逃走。勝保方仰天而歎。徐見後路喊聲又近,陳玉成人馬,又漸漸逼至。勝保此時唯與諸將沒命奔走,被陳玉成追殺三十餘裡,方始回軍。陳玉成大獲全勝,仍暫屯八鬥嶺,大賞三軍。一面令三軍將兩軍死亡者掘土掩之;一面向金陵報捷。 時勝保既敗,見陳玉成人馬退去已遠,方始心安。計點攸殘兵士:合各路只存萬余人,其餘或死或傷或降或逃,已折去二萬有餘,將校死傷數十人。勝保乃歎道:「勇如林鳳翔,吾尚破之。偏屢與四眼狗交戰,未嘗一勝,豈天不欲吾與洪党戰乎?何不幸至此!今二停人馬折去兩停,挫動銳氣,複損失諸公虎威,皆吾之過也。」 即入奏報告大敗情形,將李若珠、舒保兩路分隸欽差和春部下,而以本部及阿勒、恩布兩路軍馬,引向淮南,招集逃亡,再圖恢復,複行奏請降去欽差大臣之職。 時清廷咸豐帝頗能用將,唯降旨慰諭勝保,複留為欽差大臣。著以整軍再戰。然自勝保敗後,當時人士乃起一種謠言道:勝保音似兔,陳玉成名「四眼狗」,兔非狗敵,故必敗。這等語,至今依然傳誦。這都是閒話,不必細表。 單說洪秀全在金陵,自李秀成複取武昌;今陳玉成又大破勝保,自此江楚局面聲勢複振。視譚紹洸失守武昌,乃黃文金被困浦口,向榮屢撼金陵之時已自不同。怎奈和春、張國梁二人仍屢攻金陵不已。正自憂悶,恰李秀成至,洪秀全大喜,即把金陵情形,向秀成細述一遍。並道:「得卿如此,朕無憂矣。」 秀成先述報江楚情形,又道陳玉成軍鋒極銳,但已疲戰矣。強而用之,如強弩之末,難穿魯縞,宜令暫行留皖休養。秀全複向秀成問以防守金陵政策。秀成道:「和春本非將材,唯所部多向榮舊部,久經戰陣,故其兵尚可用耳。張國梁屢敗不懼,精悍好鬥,與和春共事一方,亦足鼓和春之氣。若能以勁力制和春,和春一敗,張國梁勢孤,破之至易。彼二人本以揚州為根據,今德興阿力圍揚州,實為根據計也。吾已令驍將李昭壽領銳卒繞道先趨揚州,以卻德興阿。若德興阿一退,和、張二人俱腹背受敵,吾再以兵力懾其前,彼不退何待?是金陵之圍自解矣!」 洪秀全道:「吾甚憂江南大局,惟卿足以解吾意耳。」 秀成又道:「但退和春、張國梁,本是不難。恐退而複至,是吾等亦疲於奔命。查六合力金陵與揚州往來要道,上抗天長,下撼江浦,彼若出攻金陵,瞬息即至。今六合久為敵人所據,屢攻不下,使和春、張國梁隨時得六合為根本,以擾金陵,實吾之大害。今當先破六合,使彼失其依據,則彼自易退矣。」 洪秀全以為然。秀成乃部署所部人馬,揚言單攻和春。 時李昭壽一軍亦已馳到揚州,在城外駐紮,與劉官芳互為犄角,屢挫德興阿一軍。以致德興阿立腳不住,引軍奔回興化,揚州之圍遂解。那和春聽得德興阿已退,料太平將李昭壽必取建瓴之勢,從揚州而下。又聞李秀成一軍將到,心中益懼。料此次窺取金陵不得,且恐腹背受敵,為害更深,便先自引軍回駐天長,江浦之圍亦解。只有張國梁一路,恐六合不能久守,欲為六合聲援,仍未退兵。李秀成謂諸將道:「國梁蠢悍,竟敢不退,吾有法以處之矣!」 乃令賴漢英一軍,與張國梁相持,以牽制之。令羅大綱分撥部雲官一路,助賴漢英聲勢:上遏張國梁,使不能在援六合;再令羅大綱會攻六合一城;複調李昭壽回軍,與賴文鴻各為一路,分攻六合,秀成乃居中指揮。左右皆疑道:「六合一縣城耳,即欲破之,胡費如此兵力?李秀成道:「非爾等所知也!六合城小堅固,守將溫紹原極為英雄,部下亦多能戰之人,守禦甚為得力。回思數年以來,六合一城,屢得屢失,然每攻下此城,皆在溫紹原既離之後,可知此人精於守禦,非以勁力致之不可也!」 左右皆服其論。於是太平兵馬,環集六合攻城。 且說清提督溫紹原,自奉命鎮守六合,與部將李守誠、羅玉斌、海從龍、夏定邦、王家乾等,前後六年間,共守了六合數次。若溫紹原往攻別處,六合即為洪秀全所得;若溫紹原在六合鎮守,即經洪秀全命將調兵,屢次攻擊,皆為溫紹原所卻。以故溫紹原英勇之譽,附近婦孺。無不知名。當溫紹原最後回守六合時,察度地勢,修繕城垣,於城垣內增築輔牆,較城垣略低些,以便駐兵守禦,使能向外攻敵,而敵人不能攻及守兵。所部八千人,以一半屯城外,互為救應:如敵軍在遠,由城垣外守兵擊之;敵軍若近,由城垣內守兵擊之。或內外夾攻,相機發令。複在城外增築炮壘,分駐炮隊,以為助力。大凡炮壘,其炮位必然向外。惟溫紹原所築炮壘,無論向內、向外,皆有炮位,不幸城垣已陷,倘炮壘未毀,仍須攻戰,大有城亡與亡之勢;又於城垣外掘有深坑,以防敵人偷掘地道,並防埋藥焚炬。種種設備,十分完密。 且溫紹原平日,優待部將,皆稱兄弟,示以親厚,以期得力。若軍士被傷,必親自慰問;即軍士遇有疾病,亦給資調理,以是極得軍心。所以將校士卒,無一不為溫紹原願效死力。自再守六合以後,知六合為洪秀全所必爭,每日必親自巡視四門各營。又恐士卒勞苦,將所部千人,分為兩班;十日為期,屆期瓜代。及聽得李秀成將攻六合,乃鼓勵將校軍士道:「李秀成在敵軍中最為勇悍。今合兵來爭,非尋常敵兵可比。諸君各宜努力。金錢獎敘,某不願獨私,此諸君所知也。今和春既退,張國梁又被牽制,是六合之勢已孤,惟不可因此即生畏懼。吾與諸君受國厚恩,兼承重任,吾早以死自誓。一息尚存,斷不少懈。吾不負諸君,想諸君必不負吾也。若彼此同心,共行奮力,彼李秀成豈能正視此城!故城之存亡,盡在諸君奮力與否耳!諸君如能用命,固在今日;如其不能,請各自離去,慎勿中途貽誤大事。即諸君散盡,吾惟獨坐孤城,以死報國耳!斷不忍遽去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