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洪秀全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九回 劫知縣智窮石達開 渡斜谷計斬烏蘭泰(3) |
|
秀全急的起迎。其餘各人,都上前見禮,讓坐茶罷。秀全道:「素聞大名,今日幸得相見,足慰生平!」 石達開笑道:「足下的是妙計,獨惜不甚完全。小弟正日日打探你們舉動,不過待看如何,才商行止耳!試想潯江一帶,何處無小弟的人物,足下這條計,可弄得別人,如何弄得石某?倘石某亦召百人,驅禦韋兄親見縣令,自行解釋,又將奈何!」 這幾句話,說得秀全目瞪口呆,半晌,便轉口道:「班門弄斧,弟真萬分慚愧!只因素仰足下智勇足備,不過以無門拜會,出此下策,若得足下同舉大義,不特弟開茅塞,實生靈之幸也!」 說罷又向石達開再拜。達開見秀全之意甚誠,更自傾倒。便答道:「某何足道哉!敝友李秀成,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正漢之留侯,蜀之武侯也!若得此人,何憂大事不成?」 秀全道:「何廣西豪傑之多也!此事容圖之。但目前之計,速望老兄指示為要!」 石達開道:「金田壤地褊小,非用武之地!明公久屯於此,非長策也!以弟愚見,不如分兵兩路:一路出永安州;一路繞梧州上游,會合于桂平,以窺桂林省郡。如此取廣西實如反掌耳!」 秀全笑道:「豪傑之士,所見略同。昔雲山兄弟,曾言及此。某以糧食之故,急未能發,今得足下,複何慮哉!」 遂定計分為東西兩路:東路以石達開統領三千人,洪仁發為前鋒,譚紹洸合後;西路自領三千人,以韋昌輝為前鋒,黃文金合後。所有糧食,都是石達開預行籌劃。就令胡以晃率領保良軍,仍駐金田,專司轉運糧草。 秀全瀕行時,向洪仁發道:「鹵莽任性,古人所戒!服從善言,是為丈夫。兄弟今後,見石君達開,如見弟可也。」 仁發答應過了,便立刻起程。真是旌旗齊整,號令嚴明,所過秋毫無犯。鄉民紛紛助響,從軍聲勢愈大!這個風聲,早傳到桂林省裡。巡撫周天爵、布政使勞重光,雪片似的文書,到廣東告急。怎奈兩廣總督徐廣縉,粵撫葉名琛,各負虛名,毫無韜略。接到廣西文告,只有互相推諉,便激動了副都統烏蘭泰:忖知廣西亂事,非等閒可比。那日即進督衙,奮勇進行。徐廣縉大喜,便令烏蘭泰,領本部旗兵一千名,並撥中、廣兩協勁卒三千名,統共四千人馬,晝夜兼程,望廣西進發。當下周天爵得了驛報,便召勞重光議道:「烏蘭泰雖是臺灣案內保舉軍功,究竟有勇而無謀,恐未足恃!但事勢已急,若轉折往還,更是誤享,又將奈何?」 勞重光道:「今日正是急不能待。不如烏軍到時,休令來省,就令速赴永安駐紮,以壓洪秀全;再令提督向榮、總兵張敬修,援應後路。如此較為穩便!」 周天爵深是其言,立即馳令烏軍,轉赴永安;一面召向榮、張敬修,告知此事,兼發令箭。向榮道:「前軍若能一勝,亂勢自迎刃而解。但不知烏軍能否一戰?」 周天爵道:「戰則有餘!勝敗卻未敢必?公自有權,相機而動便是。」 向榮不敢再辯,怏怏而行。又有軍情緊急,便立即打點軍備,與張敬修望江口而去。 且說烏蘭泰,志在速戰。起程後,不消四天,已抵梧州。探得石達開一軍,正在上流,趨桂平,便要等候石軍到來,攔路截擊。忽見周巡撫號令,要速赴永安。烏蘭泰心上很不服,自以為失此機會。只上臺號令,不得不從。遂星夜望永安去。不料洪仁發,早探得烏軍行程,又欲截擊之,忙到中軍,向石達開請令。達開道:「烏軍初來,銳氣正盛。我軍新舉,倘有失利,人心隨散矣!某料廣西緊急,烏軍必趕緊前進。不如權紮大營,他若來攻,只管接戰;他若不來,我從後趨桂平,截其後路,有何不可?」 仁發聽了,因前有秀全吩咐,便不敢辯。 話分兩頭。且說烏軍到江口時,洪秀全大隊已到,離永安約二十裡,紮下大營。這裡離羅大綱駐處卻是不遠。秀全要差人暗行,知會馮雲山,請來相議軍務。偏是差人未發,雲山已是來到。秀全慌忙接入,便道:「方才正要差人邀請兄弟,不料兄弟失自到來了!」 雲山道:「弟何日不打探哥哥舉動?早知我軍行程到此,必要相見,何勞再請!」 秀全大喜,便問進攻之計。雲山道:「烏軍現在江口,徐廣縉委用此人,好誤大事。弟向知此人性急好事,必要圖功,自然急攻。哥哥,周天爵乃無謀之輩,若烏軍到時,令他直取金田,截我後路,則我等危矣!今來此,此最下策也。待兩軍會戰時,哥哥可故作退敗,弟便令羅大綱乘勢襲取永安;烏蘭泰一聞此消息,必無心戀戰。再由羅大綱這裡,乘虛攻江口,烏蘭泰必定不敢回江口,當從小路奔逃。此處近有一條小路,山勢雖不甚高,樹木十分叢雜,名曰斜穀。以弟所料,烏蘭泰必從這條路去。弟親領輕騎二百人,埋伏此路,斬烏蘭泰必矣!烏軍一敗,向榮定然膽落,軍無鬥志。我以乘勝攻之,廣西不難定也。秀全聽罷大喜,便依計而行!管教:帷幄運籌,大展龍韜斬都護;疆場決勝,再施虎略取城池。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