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漢宮二十八朝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八十回 繪遺容劉莊承大統 驚異夢蔡諳詣靈山(2)


  到了這書的面前定睛一看,可奇怪極了,不獨那書上沒有一個字,便是那簽上明明白白的《大乘寶卷》四個字,也入於無何有之鄉了。明帝十分詫異,暗道:「久聞靈山有佛,此地莫非就是靈山麼?」

  明帝偶然一回頭,那書冉冉地騰空而起。明帝再抬頭一看,那《大乘寶卷》升到半空,迎風一晃,猛地化成萬丈金龍從半空搖頭擺尾地翻騰下來,將明帝周身纏住。明帝嚇得張口結舌,一身冷汗。

  猛可裡聽得有人在耳邊呼喚道:「萬歲醒來!萬歲醒來!」

  明帝再睜眼一看,原來是黃梁一夢,見賈貴人在身邊不住地輕輕叫喚。明帝醒來,覺得一身冷汗,翻著眼睛,只是在榻上尋思夢境。賈貴人見他從夢中驚醒,頭上汗珠如黃豆一般流個不住,不禁著了忙,低聲問道:「陛下方才夢見什麼的?這樣大驚小怪,敢是著了夢魘了麼?」

  明帝搖手道:「沒事,沒事。」

  賈貴人不敢再問,忙喚宮女將香湯伺候。明帝盥了面,稍定一定,賈貴人複又含笑問道:「萬歲!方才究竟看見什麼的?將臣妾嚇得抖做一堆。」

  明帝便將夢中的情事,仔細說了一遍。

  賈貴人緊簇娥眉,想了半天,莫名其妙。

  一會子,景陽鐘響,明帝披衣而起,匆匆地上朝,受了百官朝拜已畢,便對眾臣將夢境細細地說了一遍。眾大臣中有的說好,有的說壞,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獨博聞大夫傅毅出班奏道:「臣聞西方有神,傳聞為佛,佛有佛經,旨玄意奧。

  從前大將軍霍去病征討匈奴的時候,曾得屠修王所供的金人,置於甘泉宮,早晚焚香致敬;後被王莽一亂,想不復存。萬歲所夢的金人,莫非就是佛的幻影。

  而且西方有一國,名叫天竺國,離此地不過萬餘裡,世稱為佛主隆生之地。佛的始祖,名叫釋迦牟尼,乃是天竺迦淮衛國王的太子。國母摩耶氏夢得天降金人,後來有娠,生下釋迦牟尼。生時正當周靈王十五年,天放祥光,已有一種預兆。到了他十九歲的時候,自以為人生在世,永遠脫不了生老病死四個字。他想超出三界之外,便立志修行,摒絕六欲,不食煙火;經過了二十八年,方得成道,獨創一種教旨,傳受生徒。

  教旨分淺深兩種:淺的名叫《小乘經》,深的名叫《大乘經》,有地獄輪回的討論。這時天竺國頗多邪教,能使猛虎毒龍,化為幻術;自從佛主得道之後,便一一反邪皈正了。後來突然在無那宮中死了。國王國母,大驚啼哭,用棺將他的屍身盛好。不意他突然在棺中坐起,講經說法,說得玉龍采鳳,俯伏階前,聽他說法,花雨繽紛,瑞氣滿布宮廷。他將經講過之後,屍身又複倒下在棺材外面。不知哪裡來的一蓬火,將棺材和屍身完全燒化。在空中現出丈六的金身,祥光照耀,鼻子裡沖出兩道白毫,像兩條玉籠管一樣。頭上滿露舍利于,金光直沖霄漢。

  他的大徒弟阿難,二徒弟迦葉,領著五百多名的信教人,虔心朝禮。停了半天,那空中的莊嚴佛祖,才淡淡地騰空而逝。

  阿難、迦葉後來到寶鶩峰修道。不知道兀立山上有一隻大鵬,殊為厲害,一口能將四十裡方圓的人吸下肚去。當時阿難、迦葉便同心協力,想將這大鵬除去,無奈自己法力微淺,不能制服。

  有一天,觸動了大鵬之怒,便和阿難、迦葉二人為難,鬥起法來。阿難、迦葉竟不是大鵬的對手。正在性命相搏的時候,佛祖和普賢、文殊兩菩薩,從空而至,各自先將蓮花寶座降下,隔住他們。誰知大鵬不知高下,竟來和佛祖較量。佛祖廣大慈悲,不忍傷它性命。那大鵬見佛祖未曾動作,只當他沒有什麼能耐,便展開雙翅,掄起利爪,來抓佛祖頭上的舍利子。佛祖用手一指,喝道:「好孽障!你還不皈依,等待何時?『那大鵬張著翅膀,再也飛不起來。阿難、迦葉、文殊、普賢合掌念道:「善哉!善哉!』那大鵬立在佛祖的面前,厲聲說道:「釋迦你使廣大法力,將我纏住,害了我也!鸌孚偷潰骸倍鞫褳虯悖橙宋匏悖咸煸繅顏鶓著晟恚緦訝耆猓曛兩襠脅恢∥潁緗窨煒煲鯉Х鵜牛慊誶絆搶滯痢?

  『大鵬點首會悟,飛上佛祖的頂上,劍翅合目。佛祖便邀文殊、普賢永住靈山了。

  萬歲德行感動天地,昨夜莫非是到靈山去嗎?再則萬歲曾雲親眼看見《大乘寶卷》,並佛祖的金身,更是班班可考,再無疑惑了。」

  這番話,說得明帝滿心歡喜,忙對傅毅說道:「卿家的高見,是極!是極!孤家意欲派人到西域去求取真經,以救萬民而拯愚惡,但未知卿家以為如何?」

  傅毅忙奏道:「天下現在清平,正需感化;萬歲此舉真是甘露遍施,澤及萬民了。微臣等敢不仰望呢!」

  孝明帝便對眾臣說道:「哪位卿家肯體貼孤意,往天竺求經去呢?」

  連問數聲,竟未有一人答應,一個個面面相覷,呆若木雞,不置一詞。誰也不願意拋妻別子,遠涉異地啊!還有幾個曠達之流,可不要將肚子笑痛,暗嗤迷信,只好在腔子裡格格的不敢笑出聲來。

  明帝連問十幾聲,見沒有人答應,好不動氣,便發作道:「朝廷有事,現在連應命的都沒有了,將來一有什麼變化,可不是束手無救麼?」

  眾大臣見明帝怪罪,越發不敢聲張,木立兩旁,毫無聲息。

  這時中郎蔡諳出班奏道:「微臣願往天竺求經。」

  明帝見蔡諳願去,滿心歡喜,忙道:「卿家肯去,真是社稷之幸了。」

  蔡諳又奏道:「微臣尚有一言,不知我主可能准許否?」

  明帝答道:「卿家只管奏來,孤家無不依從。」

  蔡請奏道:「微臣此去,預算行程,來去至少有一年的時光,但是沿途千山萬水,無數的艱險,一朝遇著毒蛇猛獸,可不要枉送了性命麼?」

  明帝忙道:「既是卿家願去,孤家早就預備三千武士,隨你保護了。」

  蔡諳又奏道:「主公差矣!此行非尋常可比,如果照陛下的意思,一則多費時日,二則徒耗金錢,於是有損無益。依臣看來,不若差一二勇士,與微臣一同前去足矣!」

  明帝道:「卿家之言,正合孤意。但是階下群臣,誰能再像卿家這樣體貼孤意呢?」

  話猶未了,武班中走出一人,大踏步走到金階之下,三呼萬歲,俯伏奏道:「微臣願保蔡中郎前去。」

  明帝展目仔細一看,原來虎賁中郎將林英,心中大喜,正要傳旨,瞥見胡明也挺身出班奏與明帝,情願隨往。明帝便准了旨,擇了吉日,沐浴齋戒,在西門外建立一壇,名叫受經壇。到了他們起程的那一天,命文武百官,一齊登壇敬禮。明帝每人親敬三杯禦酒,命人獻上黃金三百斤,作為路程之用。蔡諳等拜謝受下,便辭了明帝,又和群僚作別之後。

  三人道出西門,直向潼關進發。在路非止一日,有一天,走到酉牌時候,看看天色已晚,無處投宿。一眼望去,俱是荒郊曠野,衰草連天,蔡諳好不心慌,忙對林、胡二將說道:「如今天色已暗,肚中非常的饑餓,又無住宿的去處,如何是好?」

  林英道:「且再走一程看,總有人家的。」

  話猶未了,瞥見前面樹林中有一絲燈光,直透出來。三人大喜,放馬直奔這燈光的所在而來。這正是:水窮山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