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講史演義 > 鬼谷四友志 | 上頁 下頁
第一回 辯才學分科教藝 定人質驅鼠傳書(2)


  眾弟子如命。其夜輪著孫臏值宿,先生向枕下取出一卷文書,告臏道:「此書乃汝祖《孫武子兵法》十三篇,向因汝祖獻于吳王闔閭。闔閭用其策,大破楚師。後闔閭惜此書,不欲廣傳於人,乃置以鐵櫃,藏于姑蘇台屋楹之內。自越王勾踐用范蠡、文種計,選進西施、鄭旦二美女,以迷吳王之心;又饋大木以成其策台娛樂,勞苦百姓以逸待疲,遂滅吳倡霸。又將姑蘇台焚毀,故此書不傳。因吾向與汝祖有交,求得其書,親為注解,行兵秘密盡在其中。未嘗輕授一人,今見子心術忠厚,特以付子。」

  孫臏歡然道:「弟子少失父母,遭國家多故,宗族離散,雖知祖父有此書,實未傳領。吾師既有注解,何不並傳之龐涓而獨授於臏也?」

  先生笑道:「得此書者,善用之為天下利,不善用之為天下害。涓非佳士,豈可輕付哉?」

  於是孫臏接書,攜歸自己臥室,受先生命,不敢私與眾弟子觀看。閉戶獨自拂幾焚香,將書卷攤置案上,逐篇依次細讀。那十三篇:

  一曰,始計篇;二曰,作戰篇;三曰,謀攻篇;四曰,軍形篇;五曰,兵勢篇;六曰,虛實篇;七曰,軍爭篇;八曰,九變篇;九曰,行軍篇;十曰,地形篇;十一曰,就地篇;十二曰,火攻篇;十三曰,用間篇。

  這兵書篇法,真通天徹地之才,神出鬼沒之機,加之注釋精詳,心無阻滯留難,孫臏得之,如獲珍寶,晝夜研誦。三日之後,先生遽向孫臏索取原書。臏出諸袖中,雙手繳還先生。先生逐篇盤問,臏對答如流,一字不遺。先生喜悅道:「子用心如此,汝祖為不死矣。」

  再說龐涓別了孫臏,一徑來至魏國,以兵法幹相國王錯。錯薦于惠王,龐涓入朝之時,正值庖人進蒸羊于惠王之前。惠王方舉箸,涓私喜道:「吾師言遇羊而榮,斯不謬矣。」

  惠王見龐涓一表人物,放箸而起,迎而禮之。龐涓再拜,惠王扶住。問其所學,涓對道:「臣學于鬼谷先生之門,用兵之道,頗得其精。因指畫敷陳,傾到胸中,惟恐不盡。」

  惠王又問道:「吾國東有齊,西有秦,南有楚、韓,北有趙、燕,皆勢均力敵。而趙人奪吾中山,此仇未報,先生何以策之?」

  龐涓道:「大王不用微臣則已,如用微臣為將,管教戰必勝、攻必取。可以兼併天下,何憂六國哉!」

  惠王道:「先生大言,得無難踐乎?」

  涓答道:「臣自揣所長,實可操六國於掌中,若委任不效,甘當伏罪。」

  惠王大悅,遂拜龐涓為元帥,兼軍師之職。涓子龐英,侄龐蔥、龐茅,俱為列將。涓隨練兵訓武。先侵衛、宋諸小國,屢屢得勝。宋、魯、衛、鄭諸君相約聯翩來朝,適齊兵侵境,涓複禦兵卻之,遂自以為不世之功,不勝誇詡。

  時墨翟遨遊名山,偶過鬼谷采友,一見孫臏,與之談論,深相契合。遂謂臏道:「子學業已成,何不出就功名,而久淹山澤耶?」

  孫臏答道:「吾有同學龐涓,出仕于魏國,相約得志之日必為援引。吾是以待之!」

  墨翟道:「今龐涓見為魏將,吾為子入魏以察涓意。」

  墨翟辭去,徑至魏國。聞龐涓自恃其能,大言不慚,知其無援引孫臏之意。乃以野服求見魏惠王。惠王素聞墨翟之名,降階迎入,叩以兵法。墨翟指說大略,惠王大喜,欲留任官職。墨翟固辭道:「臣山野之性,不習衣冠。所知有孫武子之孫名臏者,真大將之才,臣萬分不及,見今隱于鬼谷,大王何不召之?」

  惠王道:「孫臏學于鬼谷,乃是龐涓同門,卿謂二人所學孰勝?」

  墨翟道:「臏與涓雖則同學,然臏獨得乃祖秘傳。雖天下無其對手,況龐涓乎!」

  墨翟辭往他方。惠王即召龐涓問道:「聞卿之同學有孫臏者,獨得孫武子秘傳。其才天下無比,將軍何不為寡人召之?」

  龐涓答道:「臣非不知孫臏之才,但臏是齊人,宗族皆在於齊。今若仕魏,必先齊而後魏,臣是以不敢進言。」

  惠王道:「士為知己者死,豈必待本國之人而後可用乎?」

  龐涓答道:「夫王既欲召孫臏,臣即當作書去致。」

  龐涓口雖應語,心下躊躇:「魏國兵權,只在吾一人之手。若孫臏到來,必然奪寵。既魏王有命,不敢不依,且待來時,生計害他,阻其進用之路,卻不是好?」

  遂面修書一封,呈上惠王。惠王用駟馬高車、黃金、白璧,遣人帶了龐涓之書,一徑望鬼穀來聘取孫臏。臏拆書來看,略曰:

  涓托兄之庇,一見魏王即蒙重用。臨岐援引之言,銘心不忘。今特薦于魏王,來即驅馳赴召,共圖功業。

  孫臏將書呈與鬼谷先生。先生知龐涓已得時大用,今番有書取用孫臏,竟無一字問候其師,此乃刻薄忘本之人,不足計較。但龐涓生性驕妒,孫臏若去,豈能兩立?欲待不容他去,又見魏王使命鄭重,孫臏已自行色匆匆不好阻當。亦使臏取山花一枝,蔔其休咎。此時九月天氣,臏見先生幾案之上,瓶中供有黃菊一枝,遂拔以呈現上,實時複歸瓶中。先生乃斷道:「此花現被殘折,不為完好,但性耐歲寒,經霜不落。雖有殘害,不為大凶,且喜供養瓶中,為人愛重。瓶乃范金而成,鐘鼎之屬,終當威行霜雪,名勤鼎鐘矣。但此花再經提拔,恐一時未能得意,仍舊歸瓶,汝之功名,終在故土。吾為汝增改其名,可圖進取。」

  遂將孫臏賓字左邊加了一月為臏,臏即書臏,乃別刑之名。今鬼穀子改孫賓為孫臏,明明知後日有別足之事。但天機不肯洩漏耳!豈非異人哉?髯翁有詩雲:

  山花入手知休咎,試比蓍龜倍有靈。
  卻笑當今賣蔔者,空將鬼穀書占形。

  這鬼穀子見孫臏臨行,又授以錦囊一枚。吩咐必遇至急之地,方可開看。孫臏受領拜辭先生,隨魏王使者下山,登車而去。蘇秦、張儀時在傍,俱有欣羡之色。相與計議來稟,亦欲辭歸,求取功名。先生道:「天下最難得者,聰明之士。以汝二人之質,若肯灰心學道,可致神仙。何苦要碌碌塵埃,甘為浮名虛利所驅逐也?」

  秦儀同聲回答道:「夫良材不終朽於岩下,良劍不終秘於匣中。日月如流,光陰不再。某等受先生之教,亦欲乘時建功,圖個昭揚後世耳。」

  不知這先生肯放二人下山否?且看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