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講史小說 > 東周列國志 | 上頁 下頁
第三十七回 介子推守志焚綿上 太叔帶怙寵入宮中(2)


  文公乃使人至翟,迎叔隗母子以歸。趙姬以內子②之位讓翟女,趙衰又不可。趙姬曰:「彼長而妾幼,彼先而妾後;長幼先後之序,不可亂也。且聞子盾,齒已長矣,而又有才,自當立為嫡子。妾居偏房,理所當然。苦必不從,妾惟有退居宮中耳!」

  衰不得已,以姬言奏于文公。文公曰:「吾女能推讓如此,雖周太妊莫能過也!」

  遂宣叔隗母子入朝,立叔隗為內子,立盾為嫡子。叔隗亦固辭,文公喻以趙姬之意,乃拜受謝恩而出。盾時年十七歲,生得氣宇軒昂,舉動有則③,通詩書,精射禦,趙衰甚愛之,後趙姬生三子,曰同,曰括,曰嬰,其才皆不及盾。此是後話。史官敘趙姬之賢德,贊雲:

  陰性好閉,不嫉則妒,惑夫逞驕,篡嫡敢怒。褒進申絀,服懽④自怖,理顯勢窮,誤人自誤,貴而自殘,高而自卑,同括下盾,隗壓于姬。謙謙令德,君子所師,文公之女,成季之妻。

  〔①遺:送給。
  ②內子:嫡妻。
  ③則:規則,榜樣。
  ④懽:歡。〕


  再說晉文公欲行複國之賞。乃大會群臣,分為三等:以從亡為首功,送款者次之,迎降者又次之。三等之中,又各別其勞之輕重,而上下其賞。第一等從亡中,以趙衰、狐偃為最;其他狐毛、胥臣、魏犨、狐射姑、先軫、顛頡,以次而敘。第二等送款者,以欒枝、卻溱為最,其他士會、舟之僑、孫伯糾、祁滿等,以次而敘。第三等迎降者,卻步揚、韓簡為最;其他梁繇靡,家僕徒、卻乞、先蔑、屠擊等,以次而敘。無埰地者賜地,有埰地者益封。別以白璧五雙賜狐偃曰:「向者投璧於河,以此為報。」

  又念狐突冤死,立廟于晉陽之馬鞍山,後人因名其山曰狐突山。又出詔令於國門:「倘有遺下功勞未敘者,許其自言。」

  小臣壺叔進曰:「臣自蒲城相從主公,奔走四方,足踵俱裂。居則侍寢食,出則戒車馬,未嘗頃刻離左右也。今主公行從亡之賞,而不及於臣,意者臣有罪乎?」

  文公曰:「汝來前,寡人為汝明之。夫導我以仁義,使我肺俯開通者,此受上賞;輔我以謀議,使我不辱諸侯者,此受次賞;冒矢石,犯鋒鏑①,以身衛寡人者,此複受次賞。故上賞賞德,其次賞才,又其次賞功。若夫奔走之勞,匹夫之力,又在其次。三賞之後,行且及汝矣。」

  壺叔愧服而退。

  〔①鋒嫡:鋒,刀口;鏑:箭頭。〕

  文公乃大出金帛,遍賞輿儓②僕隸之輩,受賞者無不感悅。惟魏犨、顛頡二人,自恃才勇,見趙衰、狐偃都是文臣,以辭令為事,其賞卻在己上,心中不悅,口內稍有怨言。文公念其功勞,全不計較。

  〔②儓tái:低下之奴僕。〕

  又有介子推,原是從亡人數,他為人猖介①無比。因濟河之時,見狐偃有居功之語,心懷鄙薄,恥居其列。自隨班朝賀一次以後,託病居家,甘守清貧,躬自織屨,以侍奉其老母。晉侯大會群臣,論功行賞,不見子推,偶爾忘懷,竟置不問了。鄰人解張,見子推無賞,心懷不平;又見國門之上,懸有詔令:「倘有遺下功勞未敘,許其自言。」

  特地叩子推之門,報此消息。子推笑而不答。老母在廚下聞之,謂子推曰:「汝效勞十九年,且曾割股救君,勞苦不小。今日何不自言?亦可冀數鍾之粟米,共朝夕之饔飧,豈不勝於織屨乎?」

  子推對曰:「獻公之子九人,惟主公最賢。惠懷不德,天奪其助,以國屬￿主公。諸臣不知天意,爭據其功,吾方恥之!吾寧終身織屨,不敢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也!」

  老母曰:「汝雖不求祿,亦宜入朝一見,庶不沒汝割股之勞。」

  子推曰:「孩兒既無求於君,何以見為?」

  老母曰:「汝能為廉士,吾豈不能為廉士之母?吾母子當隱于深山,毋溷②於市井中也。」

  〔①猖介:結身自好。
  ②溷:混。〕


  子推大喜曰:「孩兒素愛綿上,高山深谷,今當歸此。」

  乃負其母奔綿上,結廬於深谷之中,草衣木食,將終其身焉。鄰舍無知其去跡者。惟解張知之,乃作書夜懸於朝門。文公設朝,近臣收得此書,獻于文公。文公讀之,其詞曰:

  有龍矯矯,悲夫其所;數蛇從之,周流天下。龍饑乏食,一蛇割股;龍返于淵,安其壤土。數蛇入穴,皆有寧字;一蛇無穴,號於中野!

  文公覽畢,大驚曰:「此介子推之怨詞也!昔寡人過衛乏食,子推割股以進。今寡人大賞功臣,而獨遺子推,寡人之過何辭?」

  即使人往召子推,子推已不在矣。文公拘其鄰舍,詰問子推去處:「有能言者,寡人並官之。」

  解張進曰:「此書亦非子推之書,乃小人所代也。子推恥於求賞,負其母隱於綿上深谷之中。小人恐其功勞泯沒,是以懸書代為白之。」

  文公曰:「若非汝懸書,寡人幾忘子推之功矣!」

  遂拜解張為下大夫。即日駕車,用解張為前導,親往綿山,訪求子推。只見峰巒疊疊,草樹萋萋;流水潺潺,行雲片片;林鳥群噪,山谷應聲;竟不得子推蹤跡。正是:「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左右拘得農夫數人到來,文公親自問之。農夫曰:「數日前,曾有人見一漢子,負一老嫗,息于此山之足①汲水飲之,複負之登山而去。今則不知所之也。」

  〔①足:腳。此山之足:山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