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五十九回 楊沂中戰敗濠州(1)


  卻說兀朮探知宋軍分三路而來,吩咐軍中以鐵騎十萬餘,分為兩隅,夾道排下陣勢。張俊軍馬出鳳岐,遙見金兵征塵驟起,鼓聲不息,金兵一齊擺開。宋陣中王德曰:「賊右陣堅完,某當先擊之,主帥提兵繼進。」

  俊許之。王德一騎馬麾部下渡河,首犯其鋒。金陣中一酋乃金環荼奴,披甲躍馬而出,手執三棱簡來迎。與王德交鋒數合,王德詐敗,勒騎沿岸而走。金環荼奴不舍,放馬追趕。王德約其將近,按住金槍,引弓一發,金環荼奴應弦而倒,餘眾潰散。張俊見王德贏了金將,驅動眾軍,乘勝大呼馳擊。楊沂中諸軍鼓噪從之,三軍莫不死戰,無不一以當十。兀朮靠陣不住,自引輕騎邀敵,正遇楊沂中,兩馬相交,戰二十餘合,勝敗未分。龍虎大王以拐子馬兩翼而進,勢不可當,將宋軍圍繞猶鐵桶相似,四下矢如雨注,人馬不能得出。王德率眾鏖戰不已。沂中潰圍衝突,揚令軍中曰:「虜恃弓弩,吾有以屈之。」

  使萬人持長斧,如牆而進,矢不能及。

  又令隨砍其拐子馬之腳。朵軍並力戰之,虜遂大敗。

  王德與沂中正尋兀朮擒之,兀朮領本部人馬且戰且走,王德急追之。忽湖口船如箭發,一彪人馬來到,為首二將,李成、趙雲也。正見兀朮被宋軍追趕,二騎率所部跑上岸來,大叫曰:「元帥可走上船,吾敵住來將。」

  兀朮拍馬刺斜而走。李成、趙雲奮怒,舉兵器直取王德。王德勒騎挺槍交還。三匹馬正戰間,王德手起槍到,刺死李成于馬下。趙雲見折了李成,不敢戀戰,匹馬望東岸而走。楊沂中繼至,與王德曰:「前去盡路,兀朮必難複出,可乘勝逐之。」

  王德曰:「然。」

  複引兵追趕。

  是時兀朮不敢上船,恐宋軍絕岸追之,止與部下數萬騎迤南僻路走去。見後面征塵遮日,宋軍追來,兀朮與眾將只顧奪路而走。正行間,東山角上金鼓齊鳴,坡後風卷出一面繡旗,大書數字乃宋太尉劉錡之號。兀朮望見,大驚曰:「此順昌旗幟也。」

  虜賊膽落,各拋戈棄甲,慌亂逃竄,自相蹂踏,死者不可勝計。劉錡一騎飛來,宋軍繼之,勢不可當,將兀朮困在垓心。龍虎大王曰:「若不奮力,元帥如何得出。」

  揮動胡眾,舍死近前,殺入陣中,救出兀朮。忽向南一彪人馬來到,乃韓常也。乘勢衝開一處,向南且戰且走。又遇趙雲領敗殘兵隨至,劉錡方引眾追襲。兀朮令韓常與趙雲後殿。劉錡近前揮刀來戰韓常、趙雲,三匹馬混戰一處。金隊中一將落馬,乃趙雲也,正戰中,被劉錡一刀斬死。韓常無心戀戰,急走與兀朮退保紫金山。劉錡見虜兵去遠,亦不追,勒騎斂眾,回與楊沂中、王德、張俊兵合一處。王德曰:「今賊兵喪敗,可乘勝逐北,以取廬州。」

  劉錡然之,會田師中、張子蓋並力逐北。果是兀朮不暇為謀,遂複了廬州。是役兀朮失將士九百人,金人死者以萬計。宋軍奪得器械輜重,猶如山積。王德、劉錡之功居多。

  兀朮提敗眾至店步,諜報廬州被宋人取了,兀朮深憤恨,與龍虎大王等曰:「宋將屢困吾眾,今卻又取去廬州,使吾無駐立之所,不若協力整戈複戰,以雪其恨。」

  龍虎大王止之曰:「不可。劉錡變詐百出,金人屢敗,已挫銳氣,若複迎敵,先自畏怯。兵法雲:畏敵者亡。況宋兵勢重,徒喪兵馬,恐無益也。不如撤退延鄜,約撒離桀出濠州。待他得了濠州,我眾南侵,可以安止。仍遣人詣南朝,著令秦檜催還邊上宋軍。候有動靜,元帥親兵複來未晚也。」

  兀朮從其言,遂引眾退入延、鄜。一面約撒離桀出攻濠州,複差人帶書,往南朝見秦檜,不在話下。

  卻說秦檜正在府中發放公文,忽得兀朮遣人送來密書,即吩咐來人回去,私地遣司農李若虛,將以前詔書催回劉錡等軍馬,各領還本鎮。李若虛齎詔去訖。張竣楊沂中、劉錡奉詔,商議班師。或有言乘金人勢窮,宜整兵以圖恢復。劉錡曰:「君命不可抗違也。縱成功,亦得不恭罪,莫若奉詔班師,再作計議。」

  王德曰:「恐天時、人事不可再得。那時使金人立得腳定,宋人任有十數萬軍馬,亦不能到此地步。」

  張俊不從。

  委官守鎮廬州,即日奉詔班師,大小三軍一齊起行。正是馬敲金鐙響,人唱凱歌回。

  大軍行繞數裡,忽諜報金人撒離桀從劉家寨,出攻濠州甚急,張俊曰:「金人攻濠州,公等宜複兵救。」

  沂中曰:「既金人侵寇吾地,安得不救?即日須行,勿致延慢。」

  俊因下令軍中速趨濠州而行。抵黃連埠,距濠州只爭六十裡,哨馬回報金人已攻陷濠南城矣。俊大驚,召諸將計議。沂中曰:「金人新得濠城,乘彼人心未安,我等協力一戰以挫其刃。」

  錡曰:「不可。本來救濠,今濠已失,進無所依。不若退師據險,徐為後圖。」

  諸將皆然之。即與張竣沂中分三軍,鼎足立為營壘。越二日,探軍報敵兵已退去,城中大開諸門並無動靜。俊曰:「可令大軍入城。」

  劉錡曰:「狡虜得城遽退,必有謀也。宜嚴兵備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