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五十回 世輔計擒撒離喝(3) |
|
世輔當惟清面折箭為誓曰:「世輔若負南朝,當同此箭。」 誓畢,即引所部往見王樞、啾訛諭之曰:「世輔已得延安府的講和赦書。招撫可以本部軍歸國,煩為轉奏夏主,世輔當期後報也。」 武臣啾訛不從,曰:「初經略乞兵來取陝西以歸夏主。今既引兵到此,乃令我歸耶?」 世輔知勢不可,乃出刀斲啾訛。啾訛抽身便走,斲之不及。王樞正待躲避,世輔部下一齊向前,將王樞縛之。世輔曰:「敢有亂動者即誅之。」 夏兵雖眾,知世輔勇猛,皆不敢動手。世輔捉王樞入延安府,來與趙惟清相會。惟清大喜,曰:「足下真義士也。」 世輔曰:「夏兵已去,若知吾擒了王樞,夏主必引兵來困延安,吾當以奇兵勝之。」 乃遣賈雄引五千人,伏于延安之南。令驍將關岳領二千兵,伏于延安之北。」 來日平明,夏兵必到。吾自引兵去迎,佯敗引入中路,放炮為號,三路夾攻,必獲全勝矣。」 二將聽令,各引兵於僻處埋伏去了。 卻說夏將啾訛回見夏王,奏知世輔背逆,捉去文臣王樞。 夏主聞奏大怒,即遣大將張暹領鷂子軍二萬人往取延安。張暹得命,即部兵前望延安征進。將近其境,只見塵埃起處,一彪軍馬來到。張暹靠住陣腳,拍馬舞刀來迎。正遇宋將李世輔人馬。張暹怒駡曰:「背義狂賊,今日休走!」 世輔曰:「我宋臣也,豈事夏國哉。今何故加兵來此?」 暹曰:「爾捉我大臣王樞,言而無信,夏主故遣兵來誅汝等。」 言罷舞刀躍馬,直取世輔。世輔跑馬望本陣便走,暹驅動鷂子軍如飛翼追來。 趕上數裡,副將趙綽曰:「世輔勁敵也,今敗莫非有謀?主將可持備之。」 暹大悔曰:「吾中敵人之計也。」 即令後軍速退。 言未了,延安中路號炮連天,南路軍賈雄部兵抄出;正迎著趙綽,只兩合,被賈雄一刀砍于馬下,殺出中路,與世輔兵合。 世輔揮雙刀,所向披靡。張暹逃走北路,被關嶽伏兵又殺一陣,複奔回本路。正遇世輔,躍馬近前,將張暹斬落馬前。夏兵大潰,鷂子軍被殺死蹂踐者無慮萬人,獲馬駝四萬匹。世輔全勝,入延安府,重賞部下,令人押過王樞,曰:「吾初至夏國借兵,亦重德君,今日豈敢加害。放爾歸國,見夏主,當結為唇齒,休得妄生異端,而致喪敗也。」 王樞拜謝而去。自是夏人喪膽,再不敢侵犯延安矣。 世輔揭榜招兵,每得一人,與馬一匹。旬日間得驍勇少壯者萬人,乃擒害其父母弟侄者,斬於東市,瀝血以祭。因謂趙惟清曰:「吾仇人已報,今聖上泥於講和,不測金兵奸詐百出。吾守鄜延,足知其為人也。今當與君募集馬騎,以為恢復之舉。」 惟清然之。即大開幕府,招募人馬,數月間得馬步軍四萬餘。 吳玠在四川聞之,遣張振至延安,撫諭世輔等曰:「兩國見議和好,不可生事。」 世輔謂趙惟清曰:「吾當與張振見吳玠,以陳愚見。」 惟清曰:「足下見吳玠,必有高論。」 世輔即辭惟清,與張振見吳玠於河池。吳玠一見世輔,偉雄壯健,材力可稱,私喜曰:「中興得人矣。」 因令世輔往長安見樓火召,待詔詣行在。世輔辭火召,逕詣樓火召于長安。樓火召曰:「近得鄜延消息,甚稱君忠勇貫於日月。吾當保奏封爵。」 世輔曰:「多賴眾士齊心,世輔有何功,敢望封贈焉。」 火召曰:「此朝廷盛典,非吾所得私。」 即具表,錄奏行在。高宗下詔,以世輔為護國軍承宣使、樞密行府前軍都統制。樓火召承詔封世輔,送入朝見帝。世輔乃率部下三千人,南來朝見高宗。高宗大悅,曰:「未度遠鎮而有忠義士,若是始終為宋也。」 世輔叩首稱謝,帝撫勞再三,賜名顯忠。 是年五月四川宣撫使吳玠卒。 後人有詩贊雲: 將軍豪氣重乾坤,為國丹心一點存。 制勝盡謀全險蜀,盡誠勤撫保斯民。 用兵彷佛孫吳亞,攘狄經營衛霍倫。 未複故疆星墜沒,川中風景幾黃昏。 又京兆姚子章有風贊雲: 頻觀英烈傳,吳玠宋人豪。 決策能抗敵,行兵自不搔。 猖胡因遠遁,蜀鎮賴堅沖。 歿後民懷慕,巍巍廟宇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