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七回 嶽飛奏請立皇儲(1)


  紹興七年正月,有徙都建康之命,作太廟。帝謂輔臣曰:「宣和皇后春秋高邁,朕思之不遑寧處,今屈己講和,正為此耳。」

  言罷號慟甚戚。翰林學士朱震奏曰:「陛下可循唐建中故事,請遙尊為皇太后,亦盡陛下孝思之意。」

  帝從之。廷臣有舉議北征者。高宗召嶽飛赴行在。春三月,岳飛扈從至建康,帝升嶽飛為湖北京西宣撫使進拜太尉,以王德、酈瓊兵屬之。

  詔德、瓊曰:「卿聽飛節制,如朕親行。」

  時韓世忠、張浚皆久貴立功,而飛少曾事俊為其列將,一旦拔起,爵位與齊,俊深忌之,始與之有隙矣。嶽飛每朝見,數以恢復為意,以為劉豫者,金人之屏蔽,必先去之,然後可圖。帝詳問其進取之機,飛因慷慨手疏上言。疏曰:臣自國家變故,以來陛下于戎伍,實有致身報國復仇雪恥之心。仗社稷威靈,粗立薄效。陛下錄臣微勞,擢自布衣,曾未十年,官至太尉。一介賤微,寵榮超躐,有逾涯分。又蒙益臣軍馬,使濟恢圖。臣實何人,敢不報稱。

  臣謂金人立劉豫于河南,蓋欲荼毒中原,以中國而攻中國,粘罕因得休兵觀釁。望陛下假臣日月,得便提兵直趨京洛,據河陽陝府潼關以號召五路叛將。叛將既還,王師前進,彼必棄汴而走河北,京畿陝右可以盡複。然後分兵浚、滑,經略兩河,則劉豫成擒,金人可滅。社稷長久之計,實在此舉。

  帝覽疏大悅,曰:「有臣如此,顧複何憂。進止之機,朕不中制。」

  複召至寢閣,命曰:「中興之事一以委卿。」

  飛退出,遂圖大舉。

  會帝以秦檜為樞密使,欲專主和議。及聞岳飛陳北伐之計,深忌之,言於帝曰:「嶽飛所志,宏略過人,陛下可詔之詣都督府措置邊務,必見成效。」

  帝從之,即下詔著令岳飛詣都督府參贊軍事,自是嶽飛見上有常也。飛因至都督府來見張浚,張浚與之握手極歡。二人依次序坐定,交論邊務事。浚謂飛曰:「副統制王德總戎已久,淮西軍所信服,吾欲以為淮西都統制,命呂祉以督府參謀領之,足下以為如何?」

  飛曰:「昔劉光世所部之兵,俱淮西反叛逃亡之徒,若調治制馭非其人,致變作亂如反掌之易耳。況王德統制酈瓊,並列輩也,豈肯相讓。

  一旦使居其上,必然不服,致生爭端,悔之晚矣。且呂尚書終是書生,未曾慣習軍旅,不足以服眾。若依飛論,當于大將中選名高望重能服諸將者委任之,方得妥帖。」

  浚曰:「既王德、呂祉不足任,然則張竣楊沂中其人如何?」

  飛曰:「張宣撫飛之舊帥也,飛足曉其人,暴而寡謀,酈瓊平昔所不信服。沂中比王德才相上下,豈能禦此軍哉。」

  浚怫然曰:「浚固知非太尉不可受斯任也。」

  飛曰:「都督以正問飛,飛不敢不盡愚情以對,豈以得軍為念哉!」

  張浚不悅。

  嶽飛即辭而出,自度有忤張樞密意,乃再上表乞終母制。表曰:

  〖草土臣嶽飛劄子奏:
  乞終守服,奉聖旨不允。伏望聖旨檢會所奏,特許臣終制。取進止。
  紹興七年某月日臣嶽飛謹言〗

  表上,朝廷見其哀切再三,准其終服。詔下,岳飛以張憲于鄂州總攝軍事,即日與子嶽雲回至江州廬山,仍守母喪服,不在話下。

  卻說張浚見岳飛辭解兵柄,大怒,上書奏:「嶽飛所請終母之制者,實欲並領劉光世淮西之軍,因失望乃推終母喪服求去,其意實在於要君也。」

  因保舉兵部侍郎張宗元監管嶽飛人馬。雖是監領,實使管之矣。仍擢王德為淮西都統制,領劉光世人馬,以都督府參謀軍事兵部尚書呂祉節制之。高宗皆准其奏。張宗元到鄂州,見嶽飛所演部伍井井有法,繩然不亂,嗟歎不已。因諭眾將曰:「嶽招討真將才也。爾等一依其法操習,不可更改。」

  張宗元即具奏曰:「鄂州軍馬上下相和,將士銳氣,人懷忠孝,皆嶽飛教養而成,乞陛下優詔複任之。非惟朝廷倚仗為重,雖襄漢一路亦賴之以安矣。」

  奏聞,高宗大悅,即下詔召嶽飛入朝。

  嶽飛承詔,當日起離江州,逕趨建康朝見。高宗傳旨,令侍官引入便殿賜坐,因謂之曰:「張宗元甚稱卿才,朕亦知之。

  卿亦知之。卿宜早定大計,以紓朕憂也。」

  嶽飛避座,叩首流血奏曰:「陛下欲恢復,必先正國本以安人心,幸甚。」

  帝曰:「前日婁寅亮亦言其事,意與卿同。」

  遂敕戶部官廣搜太祖之後有福氣聰明出眾者,送至朝廷。先選到趙伯琮留養宮中,稍長學業於資善堂。嶽飛辭出,逕詣資善堂,見孝宗皇帝英明雄偉,退居私第而喜曰:「中興基本,其在是乎!」

  家人問其何如,飛曰:「適見聖天子社稷得人矣。」

  次日,高宗召嶽飛入朝問軍旅,謂飛曰:「卿在軍中曾得良馬否?」

  飛奏曰:「馬不論其有力,在有德者,是為良馬也。臣昔有兩馬,甚愛其能,每一日料用數鬥,清水飲一石。水草不潔淨者,終不濫用。臣按重鎧而乘之,初不甚疾行,有百里之上,才見其能。自午至酉,還能行二百餘裡,縱鞍甲不卸,亦無汗出。是馬受用雖多,卻不濫用。氣力雖大,卻不逞先,乃致遠之材也。因征楊麼,此二馬相繼而死。臣今所乘之馬,一日料豆不過數升,水草皆不揀擇。臣方上馬,攬轡未定,便欲跑嘶而走。行無百里之許,力盡汗出,再不能動。此馬濫用雖少財易滿,氣力好逞則易乏,乃駑鈍之材也。」

  高宗喜曰:「卿之議論甚高。」

  乃加以嶽飛食邑五百戶,遣還江州駐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