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三十六回 宋高宗御駕親征(2)


  金太宗准其所言,乃遣粘罕充左元帥,撻懶充右元帥,調發渤海漢兒軍五萬,前去會兵滅宋。四太子兀朮曾知江南地勢險易,著令領前哨人馬,當日點選七萬金兵,離北地望密州進發。次日辭朝,兀朮與其兄粘罕議曰:「不要聽劉豫說。我北方人只會騎馬射箭,不曾習學水戰,只從汴京路去。」

  粘罕依其議,以此不投密州,徑往汴京來會劉豫人馬同進。齊主設宴管待粘罕諸將,就命太子劉麟為左副元帥,其侄劉猊為右副元帥,領兵十萬,與大金人馬分路南侵。金家粘罕領兵從泗州進發,來攻滁州,先使兀朮領兵前哨。齊家劉麟領兵從楚州進發,來攻衛州,先使來降賊首李成領兵往襄陽一路上以抵嶽飛。兩家人馬離了本地,但見槍刀耀日,旗幟漫空,人馬隨處駐紮。

  沿江守將飛報臨安來,高宗大驚,與廷臣議曰:「金兵與逆臣劉豫分兵南下,聲勢如此緊急,爾眾人有何良策?」

  或奏:「金兵勢大難敵,陛下莫若將鑾輿暫歸福建以避其鋒,候勤王之師勝,然後複回臨安。」

  高宗將從之,班部中轉過張浚奏曰:「伏惟陛下未審前者避兵何處可安?驗之在前,警之在後。今日只可命將提兵,分頭抵殺,君臣協力,將士同心,方可免難。何又以走避為計?」

  高宗聞奏,心下猶疑。又轉過趙鼎奏曰:「張浚所言是也。車駕駐此,待臣與諸將領兵前去抵之。兵若不勝,陛下避之未晚。臣雖庸懦,亦當死報國家。」

  言訖兩淚交流,仰天歎曰:「今我大宋堂堂之天下,豈無一個忠臣義士出力,而使君父無處潛身者乎?切思列聖撫養臣等將有二百年,閒居無事之時坐享富貴,今日朝廷有事,而無一人肯死君難,而與鳥獸何異?他亦人也,我亦人也;他亦命也,我亦命也;若能人人捨命忘生,有何不勝哉!」

  高宗聽了不覺淚下,謂鼎曰:「朕因二聖遠留沙漠,以此只得求和而望二聖還朝。今日豈想逆虜放肆侵淩,朕當親率六師到于長江之上,與賊決一死戰。卿與張浚便與朕整點人馬,大開庫藏賞賜官軍,不可遲誤!」

  趙鼎只是數句衷腸,激動九重天子。趙鼎心中暗喜,又奏曰:「只因我國累年怯懼,使此虜賊恣逆兇惡。今日得蒙聖斷親征,將帥必然奮勇,此去無不成功。臣當願效區區以圖報國。」

  於是帝付趙鼎專征之權;以張浚知樞密院事,先去江上整理諸路官軍。詔下,滿朝大小官員,臨安老幼,無不相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