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大宋中興通俗演義 | 上頁 下頁 |
第五回 宋徽欽北狩沙漠(1) |
|
帝自金營回,往擷芳園見太上,父子相持泣涕。及太后鄭氏同坐,帝奏太上曰:「臣不孝不道,上貽君父之憂,下罹百姓之毒,殺身不足以塞責。今北兵見迫,日以擇賢為君。臣與陛下吉凶共之。且以弟康王為主,不失祖宗社稷,幸之大也。」 時韋妃侍側,即康王母也,言曰:「二宮令許以康王繼位,而中興可待。然外鎮須假主盟,陛下可作詔書,召四方兵赴京師。金人狡詐,必不止於擇賢,禍有不可勝言者,二宮必不肯留于京師。惟陛下熟計之。」 欽宗父子與後妃正在議論未決,忽報粘罕遣人持書,一詣太上皇,一詣帝前,曰:「今日北國皇帝所有施行事件,請車駕詣軍前聽候指揮。」 至日中,又遣人促帝及太上皇並至軍前議事。至晚,遣人不絕,又雲:「若上皇未出城,不妨請帝先至。」 欽宗聞報,若有難色,不肯複行。何、李若水等勸之曰:「陛下初至虜營,而曰彼本有約於我,倘不行而失其信,再何以取伏他人。臣等隨陛下同往,必是無虞。」 次日,欽宗不得已,辭太上皇,備車駕,與司馬朴、李若水等出幸金營。 至帳下,粘罕坐而言曰:「今北國皇帝不從汝請,別立異姓為王。」 遣人持詔書示帝,遙遠不復可辨。使人降自北道,入小門至一室,籬落疏缺,守以兵刃。自辰至申未得食,帝涕泣而已。至暮,番奴持食肉一盤、酒一瓶於帝前,曰:「食之,食之。」 帝泣而言曰:「父母不復顧矣?」 番奴曰:「父母旦夕與汝相見矣。」 其夜,無床席可寢,但有木凳二條而已。亦無燈燭,窗外數聞兵甲聲。時天氣寒凜,帝達旦不寐。天明,有人呼帝曰:「太上至矣。」 帝視之,見戎衣效十人,引太上由傍間小道而去。帝欲前,左右止之。帝哭不勝其哀。後人過龍德故宮,有感而賦詩一首: 萬里鑾輿去不還,故官風物尚依然。 四圍錦繡山河地,一片雲霞洞府天。 空有遺愁生落日,可無佳氣起非煙。 古來國破皆如此,誰念經營二百年。 卻說元帥粘罕既巳幽拘欽宗,又遣人入城,催逼皇族後妃諸王,累累至軍中,日夜不絕。上皇與帝異居,後妃諸王皆不得相見,惟鄭後、朱後相從。數日,上皇方得與少帝相見共居一室。時風寒地冰,夜宿竹簦侍衛人見帝苦寒,取茅及黍穰作焰,與二帝同坐向火。至明,粘罕令左右將青袍迫二帝易服,以常服之服逼二後易服。 李若水是時從少帝扈駕至北,見金人以服與二帝易,抱持而哭,大罵曰:「死狗輩,不順天意,辱我大朝衣冠。使若水有寸刃在手,今日肯與你罷休!」 金人怒甚,將若水拖出,曰:「大朝皇帝且不敢出言語,爾乃一隨侍官,敢出狂言辱吾哉!」 言罷,眾金兵以戈杖亂擊之。若水以手格鬥,敗面氣結,僕於地。金國主將黏沒喝令曰:「眾人不得無理。」 因扶起謂之曰:「必使侍郎無恙且寬。」 奈若水抱憤,絕不飲食。幾數日,或勉之曰:「事無可為者,今日順從,明日富貴矣。」 若水歎曰:「天無二日,若水寧有二主哉!」 若水從者亦慰解之,曰:「公父母年紀高邁,若肯降他,久後必得回去看視,豈不強於不得相見乎。」 若水叱之曰:「吾不顧家矣,豈止望見父母耶。忠臣事君,有死無二。然吾親已老,爾等歸家,勿即言我被害之事,令吾兄弟徐徐言之可也。」 後旬日,黏沒喝召之計事,若水歷數其過而罵之曰:「我南朝天子,仁厚慈愛,天下之人,載宋厚澤未泯。他日勤王師至,使爾輩無噍類矣!唯恨吾不得見也。」 黏沒喝令左右擁逼而去。若水反顧,罵益甚。金兵逼至郊壇下,若水知事不免,謂其僕從謝甯曰:「我為國死,乃人臣職耳,奈何並累爾眾人,可速走,吾不能庇汝也。」 又罵不絕口。監軍者撾破其唇,若水噀血罵愈切,至以刃裂頸斷舌而死,年三十五歲。同時司馬朴聞李若水遇害,亦不食數日而死。謝寧得走歸,言其事,無不下淚者。粘罕謂群胡曰:「遼國之亡,死義之臣甚眾,南朝惟見李侍郎一人而已。」 及葬,得一詩於衣襟: 胡馬南來久不歸,山河殘破一身微。 功名誤我等雲過,歲月驚人還雪飛。 每事恐貽千古笑,此身甘與眾人違。 艱難重有君親念,血淚斑斑滿客衣。 自此以後,二帝二後每日惟得一食一飲而已。粘罕使張邦昌受偽命,即位僭楚,催促太上皇北狩。粘罕又遣騎吏持書示少帝,言:「上皇已先行矣,元帥今遣汝等赴京朝皇帝,來日起行。」 次日早,騎吏牽馬三匹,令帝及二後乘之。二後素不能騎,吏遂掖而乘之。路傍見者泣曰:「皇帝父子北去,我等百姓何日見太平也!」 因上羹飯二小盂,太上及帝、朱後分食之,粗糲不堪食。騎吏從者約五百人,皆衣青袍。太上皇與少帝迤邐北行,反顧二後,皆不能任驅馳,因而泣下,作《鷓鴣天》詞一闋以自遣雲。詞雲: 幾年獨佔禁宮春,花落閒庭舞袖影。宵柝空聞傳騎士,曉籌無複報雞人。 離鳳闕,步胡塵,天涯回首一沾巾。翻思破國忘家恨,眉壓重瞳帶淚顰。 上皇歌畢,父子不勝欷歔。左右皆泣,莫能仰視。金人促之行,道次黃河,憩息於驛舍中,適見壁間有詩一律,不知何人作也。二帝拭淚而觀之,詩雲: 二紀中原作主人,窮奢極欲正紛紓。 甘心屈辱通金虜,不恥虛無號道君。 費帑勞民成艮獄,糜兵蹙國望燕雲。 可憐百二山河陷,火烈昆崗玉石焚。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