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講史小說 > 東漢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五回 掘後墳群臣荷鍤(2)


  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帶家屬浮海客於遼東。

  時有大司馬護軍王褒奏曰:「安漢公遭子宇陷於管、蔡之辜,子愛至深,為帝室故,不敢顧私,惟宇遭罪,喟然憤發,作書八篇,以戒子孫,此宜頒于郡國,令學官用為教授。」

  事下公卿議,群公乃請今天下能誦公此戒者,著官簿用之,得這舉,比《孝經》焉。莽欲以虛名悅太后,白言親承前孝哀丁、傅奢侈之後,百姓未瞻者多,太后宜且衣繒練,頗減膳以示天下,莽因上書,願出錢百萬,獻田三十頃,付大司農助給貧民,每有水旱、莽輒素食。

  左右以白太后,乃遣使者詔莽曰:「聞公菜食,憂民深矣,今秋幸孰,公勤於職,宜以時食肉,愛身為國也。」

  莽既耀媚事太后,下至旁側。長禦諸人,方故萬端,不可勝紀。

  莽既尊重,欲以女配帝為皇后,以固其權。乃奏言:「皇帝即位三年,長秋宮未建,液廷媵未充。乃者國家之難,本從無嗣,配取不正也。請考論《五經》,定娶禮,正十二女之義,以廣繼嗣,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長安者適子女。」

  事下,有司上眾女名王氏女多在選中者。莽恐其與已女爭,即上言:「身無德,女材下,不宜與眾女並采。」

  太后以為至誠,乃下詔曰:「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采。」

  而庶民、諸生、郎吏以上,守闕上書者日千餘人,公卿大夫或詣廷中,或伏省戶下,鹹言:「明詔聖德,巍巍若彼,安漢公盛勳堂堂若此,今當立後,獨奈何廢公女,天下安所歸命?願得公女為天下母。」

  莽遣長史以下諸人,分部諭止公卿及諸生,而上書愈甚,太后不得己。聽公卿,采莽女。莽複自白宜博選眾女。公卿爭曰:「不宜采諸女,以貳正純。」

  莽白:「願見女。」

  太后遂遣長樂少府、宗正尚書,納采見女,還奏言:「公女漸漬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大序,奉祭祀。」

  有詔遺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廟,雜加蔔筮,皆曰:「兆吉。」

  於是公卿大夫同奏曰:「古者天子封後父百里,尊而不臣,所以重宗廟,孝之至也。請以新野田二萬五千六百頃,益封莽滿百里。」

  莽謝曰:「臣莽子女,誠不足以配至尊,複聽眾議益封,臣莽伏自思念,得托肺腑,獲爵土如使子女,誠能奉稱聖德,臣莽國邑足以供朝貢,不須複加益地之寵,願歸還所益之田。」

  太后許之,有司又奏:「故事聘皇后,黃金二萬斤,為錢二萬萬。」

  莽辭讓,受四千萬,而以三千三百萬予十一媵家。群臣複言:「今皇后受聘,逾於群妾無幾。」

  有詔複益二千三百萬,合為三千萬。莽複以其千萬分予九族貧者。

  陳崇時為大司徒司直,與張竦相善。竦者,博通士也,為崇草奏稱莽功德。崇奏之曰:

  竊見安漢公自初束修,值世俗隆奢麗之時,蒙兩宮厚骨肉之寵,被諸父赫赫之尤,財僥勢足,無所悟意。然而折節行仁,克心履禮,拂世矯俗,確然特立,惡衣惡食,陋車駕馬,妃匹無二,閨門之內,孝友之德,眾莫不聞,清靜樂道,溫良下士,惠于故舊,篤于師友。孔子曰:「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公之謂矣。

  及為侍中,故定陵侯淳於長有大逆罪,不之敢私,建白誅討,周公誅管、蔡,季子鴆叔牙,公之謂矣。是以孝成皇帝命公大司馬,委以國統。孝哀即位,高昌、董宏,希指求美,造作二統,公手劾之,以定大綱。建白定陶太后,不宜在乘輿幄坐,以明國體。《詩》曰:「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鰥寡,不畏強圉。」公之謂矣。

  深執謙退,推誠讓位。定陶太后欲立僭號,憚彼面刺幄坐之義,佞惑之雄,朱博之疇,懲此長、宏手劾之事,上下一心,讒賊交亂,詭辟制度,遂成篡號,斥逐仁賢,誅殘戚屬,而公被胥、原之訴,遠去就國,朝政崩壞,綱紀廢弛,危亡之禍,不墜如發。《詩》雲:「人之雲亡,邦國殄悴。」公之謂矣。

  當此之時,宮無儲主,董賢據重,加以傅氏有女之援,皆自知得罪天下,結仇中山,則必同憂,斷金相翼,藉假遺詔,頻用賞誅,先除所憚,急引所附,遂誣往冤,更徵遠屬,事勢張見,其不難矣!賴公立入,即時退賢,及其黨親。當此之時,公運獨見之明,奮無前之威,盱衡厲色,振揚武怒,乘其未堅,厭其未發,震起機動,敵人摧折,雖有賁育,不及持刺,雖有樗裡,不及回智,雖有鬼穀,不及造次,是故董賢喪其魂魄,遂自絞殺。人不旋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為寧朝,非陛下莫引立公,非公莫克此禍。《詩》雲:「惟師尚父,時惟鷹揚,亮彼武王。」孔子曰:「敏則有功。」公之謂矣。

  於是公乃白內故泗水相豐、令邯,與大司徒光、車騎將軍舜,建定社稷,奉節東迎,皆以功德,受封益土,為國名臣。《書》曰:「知人則哲。」公之謂也。

  公卿鹹歎公德,同盛公勳,皆以周公為比,宜賜號安漢公,益封二縣,公皆不受。《傳》曰:「申包胥不受存楚之報,晏平仲不受輔齊之封。」孔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公之謂也。

  將為皇帝定主妃後,有司上名,公女為首,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後受詔,父子之親,天性自然,欲其榮貴,甚於為身,皇后之尊,侔于天子,當時之會,千載希有,而公惟國家之統,揖大福之恩,事事謙退,動而固辭。《書》曰:「舜讓於德不嗣。」公之謂矣。

  自公受策,以至於今,亹亹翼翼,日新其德,增修雅素,以命下國,遵循儉隆約,以矯世俗,割財損家,以帥群下,弭躬執平,以逮公卿,教子尊學,以隆國化。僮奴衣布,馬不秣穀,食飲之用,不過凡庶,《詩》雲:「溫溫恭人,如集於木。」孔子曰:「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公之謂矣。

  克身自約,糴食逮給,物物卬市,日闋無儲,又上書歸孝哀皇帝所益封邑,入錢獻田,殫盡舊業,為眾倡始。於是大小鄉和,承風從化,外則王公列侯,內則帷幄侍禦,翕然同時,各竭所有,或入金錢,或獻田畝,以振貧窮收贍不足者。昔令尹子文朝不及夕,魯公儀子不茹園葵,公之謂矣,開門延士,下及白屋,屢省朝政,綜管眾治,親見牧守以下,考跡雅素,審知白黑。《詩》雲:「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易》曰「終日乾乾,夕惕若厲。」公之謂矣。

  比三世為三公,再奉送大行,秉塚宰職,填安國家,四海輻湊。靡不得所。《書》曰:「納於大麓,烈風雷雨不迷。」公之謂矣。

  是上世之所鮮,禹、稷之所難,而公包其終始,一以貫之,可謂備矣。是以三年之間,化行如神,嘉瑞疊累,豈非陛下知人之效,得賢之致哉!故非獨君之受命也,臣之生亦不虛矣。是以伯禹錫元圭,周公受郊祀,蓋以達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揆公德行,為天下紀,觀公功勳,為了世基,基成而賞不配,紀立而褒不副,誠非所以厚國家,順天心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