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春秋列國志傳 | 上頁 下頁 |
第一〇七回 秦王代周統天下 田單興兵複聊城(1) |
|
話說周赧王五十九年七月下旬一日升殿,近臣奏曰:「今秦遣章邯為將,親率大兵二十萬攻趙,趙不能敵,特遣穆仲為使前來,陛下可發兵救趙王,若不許我必危矣!趙亡必來攻周,願陛下思之。」 周王聽知,心中憂懼,宣穆仲入朝,拜舞已畢,穆仲曰:「今主上被秦兵攻急,特遣小臣前來求救,願陛下會合諸侯攻奏秦。」 周王曰:「卿且先回,待聚合諸侯,隨後領兵前來。」 穆仲拜辭歸國,周王隨即發檄,詔各國諸侯起兵救趙。正商議間,飛馬來報:「秦命相國呂不韋發兵往趙,令章邯移兵攻周西路,又遣右將軍繆姓,領兵十萬攻周東路,二路軍馬目今俱會於鎬京之北下寨,願陛下早定計!」 周王聽知,唬得魂不附體,手足無措,問於群臣曰;「何計可破?」 眾皆默然。忽有一人,面如重棗,口若懸河,官拜征西將軍之職,河西人也,複姓司馬坤又元,近前奏曰:「七國諸侯俱周之子孫,功臣之苗裔,本自為一。威烈以來,強以並弱,大以吾小,王綱解紐,禮樂征伐出於諸侯。目今之秦,國富兵強,難以為敵,陛兵弱將老,若能降之,免動刀兵,乃社稷之幸也!」 王曰:「那料文武創業八百餘年,至此一旦休矣!朕若不降,軍衰將寡,生靈塗炭!」 于即引文武入秦,頓首受罪,盡獻得其邑三十六,戶口三萬。秦王大喜!受其獻降,遂遣大將章邯領兵十萬入周,取其寶器數百車入秦乃遷西周。麗泉有詩曰:文武崩來八百秋,紛紛逐鹿戰未休,強秦徒得楚獲盡,誰知江山卻姓劉。 當時,周既降伏于秦,秦王喜不自勝。一日,顧謂群臣曰:「朕欲併吞六國,以何國為始?」 群臣奏曰:「魏與秦為鄰,地隔千里,兵不滿萬將非其人,厚斂於民,君弱臣佞,從而征之,無有有服之理!魏國既為我有,餘地如拾芥矣!」 奏王大喜!於是,即命章邯為將,領兵五萬殺奔魏國而來。離魏一百二十裡之地于吳城下寨。吳城守將靡名引兵出迎,列開陣勢,兩馬相交,雙槍並舉,戰不三合,被章邯斬于馬下,遂領軍入城屯紮。韓王聞秦動兵,恐來伐己,乃自朝于秦,秦王大喜! 複其爵邑而還。 秋月,秦王病重,詔章邯班師返朝。於是,章邯回兵,是夜秦昭襄王薨,文武百官舉哀,哭于白虎之殿,立秦安國住即三日而薨,百官亦舉哀,孝事未完,東宮局承呂不韋言曰:「天下不可一日無君,今孝文王已喪,太子可以為君,而鎮諸侯萬民。」 太子楚曰:「今孝文王雖崩,肉尚未冷,何敢就登大位?朕欲以孝治天下,朕豈可自失孝乎?願守服三年,再登大位。」 群臣服其議,皆莫敢言。不韋又言曰:「今天下諸侯紛紜,咸有覬覦強秦之心,若不早登大寶,分兵阻隘,恐秦地更為他人,況天子之服,以日易月,上古有之,殿下何故不明?」 於是,子楚即群臣山呼萬歲,號秦莊襄王。 秦莊襄壬元年,報入裁燕國。且說燕王設朝,文武群臣山呼訖,王謂群臣曰:「朕憾齊占聊城,朕欲興師,誰敢領兵?」 中將軍陳人出奏曰:「臣願為將,以複其城!」 於是,燕王命陳人為上將,興兵十萬!是日領兵就行,前至聊城北三十裡下寨。陳人與裨將言曰:「來日我引兵挑戰佯敗,你伏兵東山之,待彼過後,出兵取城,吾再殺回,兩下夾攻,可以成功!」 裨將領命訖。齊將蒙靡果然以兵出迎,與陳人戰於城下,戰不三合,陳人佯敗荒走,靡以兵來趕,過東山之前,燕兵見靡過了,殺奔人城去了。靡催兵正趕之際,忽守門軍人報道;「燕兵殺入聊城!」 靡聞之大驚!急回復聊城,陳人催兵來趕,兩下夾攻,靡敗遭擒,陳人入城安民,將靡斬訖,寫表奏知燕王。燕王大悅!封陳人為大將軍,將兵屯於聊城。探子飛報入齊。 齊王升殿,百官班列,公子田單出班奏曰:「今彼燕王,以陳人為將,興兵撥了聊城,目今兵屯聊城,伏望我王,火速興兵,不然兵臨城下,將至濠邊!」 齊王懼而言曰:「卿可為將,點兵與戰!」 於是,田單領兵十萬,前至聊城東五十裡屯紮。次日,引兵直逼城下,陳人已知,點兵十萬出城,與戰三十余合,田單兵少,大敗而還,陳人引兵入城。 卻說田單大敗歸寨,悶悶不悅,無計可施,坐於寨中,忽有軍人報曰:「寨門外有一隱士,自稱來與畫策而取聊城。」 田單曰:「速請其人入寨!」 禮畢,田單問曰:「先生辱臨,必有識見!」 隱士對曰:「生姓魯名仲連,聞知公子與陳人相待,猶豫不決,特來獻策。」 田單曰:「久聞先生大名,今幸相會,不知先生以何計教吾?願聞其命!」 仲連曰:「燕王為多疑而易讒,陳人忠勇有謀而無成,不如令奸細人以間諜遙言私入燕地,傳說陳人屯民兵聊城,殺退田單,欲自為王,彼聞必信,定削陳人之兵權,公子以兵下寨逼城,燕王既來解陳人之兵,陳人之兵,陳人恐我攻城,必不肯以兵還燕王,燕王愈驚,故此使其君臣相疑然後小生作書,書內陳說利害,射矢與陳人,陳人見驚,必然自殺,有須公子汗馬之勞而得聊城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