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春秋列國志傳 | 上頁 下頁
第七十八回 申包胃號哭求救 伍子胥和楚班師(2)


  夫概曰:「汝何篡王僚也?」

  吳王曰:「王僚不守先人遺訓,亂次篡我之位,我故取之,汝焉得妄自爭奪,以啟外人談笑!」

  夫概不聽,拍馬一直殺來。吳王左有專毅殺出,連鬥數合,伯嚭獻計于王曰:「夫概都下之卒,皆王平日調用之人,臣請今夜行一間計,明日必有斬夫概而獻城者!」

  吳王從之。伯嚭號令諸將,黃昏時候,四門吶喊,詐以攻城之狀。

  夫概恐士卒微少,不能守城,盡驅城中百姓,雜于軍伍之間相幫,衛守至三更前後,伯嚭與專毅遍繞城下呼曰:「城上軍民昔皆食吳王之祿,今助夫概作反,明日遂開城迎吳王入城,姑赦汝等之罪,若執迷不悟,不日伍員、孫武兵回,攻入城池,滅爾宗族,挖爾墳墓!」

  城上聞知此語,各拋戈棄城不守。夫概禁止不住,恐生變異,乘夜開南門,單馬奔于楚境上。百姓爭開南門,迎接吳王車駕入城。群臣稱駕,吳王即遣使星夜報捷于孫武、子胥。

  子胥得旨謂孫武曰:「主上天兵一回,掃除內亂,今吾與子,連兵在外,不能制敵班師,此事奈何?」

  孫武曰:「秦兵久出,諸將思歸,不如通使與之和好,令楚歲納貢稅,然後班師。」

  子胥曰:「楚人初得秦救,必不肯講和納貢,宜先殺上一陣,乘勝然後各寨小卒宣言夫概走歸爭國,稱王作反,吳王來召元帥班師,各要卷旗息鼓,收拾班師,待秦楚之兵追至,方許殺回。」

  三將領計而去,各寨小卒皆謠嚷前事,收拾將欲班師理由。

  哨馬早報於子西。子西告于姬輦。姬輦曰:「吳國若有內亂,召子胥班師,其兵必無鬥志,若率三寨之兵,乘勢追之,必得全勝。」

  子西然之。遂各個披掛,一齊追上二十余裡,吳兵偃旗息鼓,從小路而退。孫武在高阜處望見,楚兵迫入埋伏之處,即以紅旗搖動,四面八方,一齊殺出。姬輦自謂驍勇無敵,雖困在重圍之中,亦無懼色。子胥正與子西廝殺,望見一將困在垓心,縱橫無敵,視其旗號,乃秦將姬輦,便不戀戰,拍馬直取姬輦。姬輦問:「來者何人?」

  子胥大罵:「無名匹夫!不識吾,吾乃鬥寶會上,力舉千斤重鼎,威震列國諸侯,明輔伍員是也!」

  姬輦聞名心慌,鬥不數合,刀法便亂。子胥大喊一聲,挺起長槍望姬輦一刺,姬輦翻于馬下。子胥近前便斬,被子蒲、子虎救起,突圍而走。子胥亦不來迫。

  少頃,鬥辛、王孫由皆引兵殺至,救出子西。子西曰:「吳兵驍勇,況孫武用兵如神,不可與之久持,暫遣使求和,再作區處。」

  遂令沈諸梁往吳寨見伍員曰:「自五霸以來,皆無滅國之意,故齊桓公存邢立衛,秦穆公三立晉君,後世人皆義之。平王之賢過桓、穆,只因聽信無忌,以致失德。今明輔出棺毀廟,鞭屍抉目,自人臣視之,報怨已極,明輔之恨亦可少消,何不念先王之德,回轉吳兵,複存楚嗣。」

  子胥辭曰:「吾非不知之,爭奈吳王有旨,務令滅楚班師。」

  沈諸梁曰:「明輔視楚之存亡在掌握,不過立定誓盟,歲終貢稅,班師以覆命,有何不可?」

  孫武曰:「楚既肯立盟誓,議定貢賦,即便班師。」

  於是,沈諸梁回與子西商議。子西遣鬥辛往隨城請問昭王。

  昭王曰:「苟存社稷,何惜金帛,姑與議定,待國軍少振,又作區處。」

  鬥辛以王言來告子西。子西親詣吳寨,來議貢賦,子胥延入,與之宴飲。子西告伍員曰:「所議歲貢一一從命,不敢違逆,但蔡夫人既死,公子米勝現在吳國,望明輔一言放歸,使米健之祀不絕,亦明輔盛德也!」

  子胥慨然許之。專毅曰:「楚人怨米勝父子,入于骨髓,子西詐召歸國,將欲斬之,明輔焉可輕許?」

  子胥曰:「不然!令尹實仁明之士,與米勝骨肉之親,焉有詐許之意,吾已知令尹之心久矣!」

  遂受議貢文約,送子西出寨。即日令大軍拔寨班師,子胥曰:「楚人多詐,不可不慎!」

  令孫武等候率輕騎於前,自與唐侯斷後,大軍遂往漢江而還。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