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春秋列國志傳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四回 重耳寓秦受懷嬴 重耳夏國殺懷公(1)


  楚成王聞重耳至,使今尹子文出城迎之。重耳與從者來見成王曰:「重耳遭國家內亂,亡奔列國,遍告諸侯,無與重耳謀者。今大王一戰敗宋,名震東方,願乞一旅之師,送吾歸國,佩德不忘。」

  成王曰:「姑容商議!」

  重耳退,成王問群臣何如?子文曰:「晉乃大國,楚方得志,不如興兵送重耳歸國,然後晉楚連兵,必成霸業矣!」

  楚子然之。忽一人自階下出曰:「臣觀晉重耳,狀貌驍雄,更有趙狐令賈,皆經世之才,如送其返國,必得志於天下,而奪楚霸,不如殺之,以絕其患!」

  成王視之,乃大夫得臣也。王笑曰:「子玉差矣!天意助晉,故生重耳,必欲殺之,以成我伯,則冀州晉都之士,豈無令君乎?」

  遂不聽。

  次日,宴重耳于金殿。重耳將赴宴,趙衰、狐偃、賈它、臼季等寬衣大帶,從行于左;狐毛、子推、魏犨、顛頡輩操戈仗劍,侍立於右。成王見其君臣慷慨,文武雙全,默然歎之曰:「重耳君臣如此,何患大位不至。」

  酒將闌,忽報秦使至,言:「晉惠公死,子圉逃歸而立,秦伯大怒,故遣臣迎公子到秦,商議以伐子圉。」

  楚王謂重耳曰:「孤正欲奉公子歸國,今秦伯欲謀迎公子伐晉,大事必成,公子可承其命。」

  重耳然之。成王命取良馬十乘,金帛各十車,親送出城。謂重耳曰:「公子得返晉國,將何以報楚?」

  重耳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于晉國者,皆君之餘唾,重耳將何以報?若賴大王之庇,得返晉國,他日晉楚治兵,遇于中原,我當避王三舍之地;如不能返,則與王執鞭引轡,周馳天下!」

  成王大喜,曰:「公子之志,廣而儉,文而有禮,歸國得位,何難之有?」

  行上數裡,重耳告別,成王回駕。

  重耳與使者入秦。秦伯聞其至,親自出城迎入。各敘禮畢,遂以五有愛女侍重耳,懷嬴亦在其內。重耳既受,及歸醉甚,欲盥手就睡,懷嬴捧匜樁中,侍於身旁,重耳細觀五女,懷嬴姣媚,但不知為子圉妻子也。既盥之後,以水灑懷嬴之合,曰:「子貌如花承露,令人可愛。」

  懷嬴怒曰:「秦與晉匹偶也,子何輕我?」

  重耳曰:「侍妾安敢如此?」

  贏曰:「吾非妾女,乃君侄子圉之舊配也!何得辱我?」

  重耳聞之大驚,出外問于臼季曰:「子圉奪君之位,視君為途人,今娶其所妻,以濟大事,不亦可乎?」

  又問狐偃,偃曰:「欲奪其位,何避其妻也,從秦命,方能濟事。」

  又問趙衰,衰曰:「欲人愛己,必先愛人;欲人從己,必先從人。今欲以秦勢而圖國,若不從秦之婚,臣不知其可否也!」

  重耳感三子之言,遂受懷嬴為妻。後人有詩雲:

  三子文公大霸臣,經綸事業甚分明,
  奈何不識人倫義,啟納懷嬴喪本心。

  又一絕雲:

  人臣以義格君心,邪道閉閑善道陳,
  三子謀猷直俊傑,何愁失國啟姦淫。

  又一律雲:

  重耳之于晉子國,倫班叔侄豈容迷,
  侄虧天敘據尊位,叔讀閨門陷侄妻,
  只見家齊能治國,未見身失會家齊,
  春秋人主難求備,三子英豪忍啟之。

  次日,穆公召重耳赴宴,重耳與眾從者皆至。公謂重耳曰:「孤聞公子德義高於兄侄,故欲送汝歸國,汝意何如?」

  重耳對曰:「臣遭內亂,久亡外鎮,賢侯如念孤窮,使重耳得一棲身之所,佩德難忘!」

  穆公大喜,自引《六月》之詩,以贈公子。詩曰:六月棲棲,戎車既飭。王子出征,以匡王室。

  歌罷,越衰告重耳曰:「此昔人美周宣王中興之詩,今秦侯歌贈公子,亦望公子能中興晉國,公子何不拜謝?」

  重耳遂再拜稽首,穆公降級謂重耳曰:「公子有此能臣,何優晉為不中興?」

  遂命公孫支為先鋒,大發精兵十二萬護送重耳返國,至蒲州黃河界紮寨。是夜狐偃見天空月朗星明,出遊寨外,遙聞滄浪,河心有歌數聲曰:名利羈人勝汙塵,人生聚散若浮萍,浮萍散亂難收跡,爭似漁家出汙塵。

  狐偃聞其聲韻清雅,漸近岸口,正欲泛其舟而用之,漁舟遂去波心,又歌之曰:百尺系綸釣渭湄,吾漁惟願獲蛟螭,蛟螭既獲吾漁手,盡把絲綸棄渭湄。

  狐僵聽罷,長歎曰:「吾何汲汲,與人執鞭負絏,以求富貴哉?」

  次日,大軍將渡河,狐偃保駕,及登西岸,重耳令棄所帶邊豆茵席,狐偃聞之大哭,解所佩之璧,奉與重耳。重耳訝之曰:「吾亡於外一十九年,今將返國,舅氏不喜而哭何也?莫非不欲吾之返國耶!」

  偃曰:「臣負羈翼與公子亡外,十有九年,父死不能歸葬,臣自知罪,但以公子不得歸國,故不念父子之恩也!今絳州咫尺,公子不日複位,臣尚何從?且籩豆茵席,公子舊日所用之物,今將返國,先棄舊物,臣知公子有棄臣等之意也!請以壁還公子,臣願隱于山林,老死岩穴。」

  重耳知偃疑已,不能保其終始,遂以璧投河中,與偃誓之曰:「禍福利害,重耳不與舅氏同心而全始終者,有如此璧,河水可鑒!」

  偃喜,複從而進。

  重耳既濟黃河,大兵紮于首陽山下。重耳與數從者登山遊玩,山頂上有怕夷、叔齊兄弟之廟,甚是清雅,怎見得,唐有李須謁廟詩為證雲:

  古人已不見,喬木竟誰過。
  寂寞首陽山,白雲空複多。
  蒼苔掃地骨,皓首采薇歌。
  畢命無怨色,成仁其若何。
  我來入遺廟。時候發清和。
  落日吊山鬼,回風吹女蘿。
  石門正西豁,引領望黃河。
  千里一歸烏,孤光東逝渡。
  驅車層城路,惆悵此岩阿。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