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春秋列國志傳 | 上頁 下頁
第三十七回 晉荀息假途滅虢 秦穆公羊贖百里(2)


  支曰:「先君遺命,以明公乃金玉之枝,國勢雄甲諸侯,故令寡君,求偶於大國,所以將絲蘿而傍喬木也。今寡君新立,不敢違先君遺訓,故命支求婚,明公倘不以秦為陋,願請以公主歸之,用成二國之好!不知明公尊意如何?」

  獻公喜曰:「原來秦伯令汝來求婚,待孤再為商議。」

  獻公召太史官蘇卜之,蘇占之曰:「不吉!卦得雷澤之歸妹,主後世秦晉因婚姻而有兵戎,秦吉晉失其主。依臣愚見,此親斷不可許!」

  公意躊躇。

  群臣進曰:「夫晉,乃金枝玉葉,秦為諸侯之雄,兩國威風,正是匹偶,主公何必以蔔為疑哉!」

  公聽群臣之言,遂以德貞公主許配于秦,遂賜妝資百輛,並詔令虞大夫百里奚為從媵。

  秦伯大悅,文武稱賀。百里奚自歎曰:「吾抱濟世之才,為虞國大夫,虞亡歸晉,晉又不能我用,而使從媵于秦,吾年已過七十,卒不逢明主,展其大志,在此何為乎?」

  是夜,遂逃出城來,欲歸於虞,迷其路徑,誤人于宛。秦伯聞百里奚走歸,置而不問,大夫公孫支曰:「百里奚天下奇才也!主公宜速令人追之。」

  秦伯笑曰:「吾聞奚為虞之大夫,不能謀社稷,以至君死國亡,而乃委贄為人從媵,何才之有?」

  支曰:「百里奚雖仕于虞,虞公不能用其才,國亡而臣于晉,晉又不用,而送于秦,是天與明公也!明公若能用奚,秦必得志于諸侯。」

  秦伯曰:「奚縱有治世之術,年已老矣,將焉用之?」

  支曰:「昔者西伯侯得姜尚於渭濱,年過八十,猶能興周,以分土于齊,大才豈屈於晚哉?」

  秦伯不得已,令支追之。

  卻說百里奚迷道走至宛城,楚國野人獵于宛城之野,奚饑,向前問曰:「子獵者能食我一飯乎?」

  野人見奚鬚眉皓白,相貌魁偉,知其定非常人,乃引至家中,以酒食待之。公孫支引從者數十人詢訪,追至村莊,直人見奚,請歸!奚堅辭曰:「奚乃亡國大夫,年過七十,無所謀效,今欲辭秦而歸田裡,恐觸怒見責,所以偷生而出,今若再回,非奚之願也!」

  支曰:「主公知大夫命世之士,故使支來請回,大夫若堅意不出,豈欲塵埋珠玉而老死岩穴哉?支聞好從事而失時者不智,懷其寶而迷其邦者不仁。士遇明主,得時而行道,如龍虎得遇風雲,子何不省?」

  奚不得已與支同回。支命取資帛酬莊主,時未曾帶得,惟左右獵得五羊羖在,遂以五羖酬其莊主,與奚同歸入秦。後人有詩雲:

  宛城春風動綠楊,秦臣匹馬趕逃亡,
  當年不霸西邦士,空使後人笑五羊。

  支既歸,先人見秦伯,曰:「百里奚臣已追回,望明公處以重位,使其得展平生之志,秦國之幸耳!」

  穆公召奚,封為上大夫。奚辭曰:「臣亡國之俘,碌碌庸庸之才,何敢望居高位?」

  秦伯曰:「虞公不用子故亡,非子之罪也!今寡人得子,猶如涸魚得水,子何必苦辭?」

  奚曰:「蒙主公厚賜,非敢固辭,然秦欲富國強兵,兼併諸侯,非臣故友不能任其職也!」

  秦伯曰:「鄉友是誰?」

  奚曰:「此人乃齊之䬹村人也!姓蹇名叔字伯時,通今博古,曉達政事,但恨時無明主,誠能以禮聘之,寵以重祿,則秦霸不難矣!」

  秦伯大悅!遂令公子縶以金帛往齊聘蹇叔。縶承命徑投齊之䬹村,見數人息耕於隴上,相賡而歌曰:縱橫戰馬滾紅塵,瓦裂封疆處處兵,堪笑當時名利客,不知風急鳥投林。

  摯在馬上,聽其音韻絕塵,皆是忘世之曲,乃下馬向前問耕者:「何處是蹇叔所居?」

  耕者指示曰:「前去裡余,修竹林中,左泉右石,中間小茅廬,乃其所也!」

  縶上馬行裡餘,望見前面茂林修竹,鬱鬱蒼蒼,甚為清雅,遂在馬上口占一律雲:

  翠竹林中景最幽,人生樂此更何求,數方白石雲堆起,一道清泉接澗流,得趣猿猴堪共狎,忘機麋鹿可同游,紅塵一任漫天下,高臥先生百不憂。

  吟罷,縶攜左右人竹林深處,停馬廬外,令左右扣其柴門,內有小童出曰:「佳客何來?吾主不在捨下。」

  延縶而人。縶曰:「先生何往?」

  童曰:「早間同數高士,尋春於綠野,少刻即回。」

  言罷,蹇叔攜二三僕人,提壺摯榼,載吟而歸。摯在門外,遙斜陽林下,一士人臞瘦長耳,布袍麻履,宛然一枝梅花,望草廬而歸。口中吟曰:桃花紅,李花白,桃紅李白呈春色,惟有寒梅不鬥芳,藐視年光為過客。

  縶忙出林外,施劄曰:「久仰清風,夫何相見之晚?」

  蹇叔忙下驢,延入草廳,分賓主禮坐而問曰:「執事從何而降,有何教益?」

  縶答曰:「吾乃秦伯之族,名縶字子倫,奉秦伯之命,賜物來聘先生入朝,共議國事。」

  蹇叔慌忙起謝曰:「叔山野鄙民,敢勞公軀下降!」

  命設酒禮以宴縶,縶曰:「朝命緊急,不敢稽延,請公治裝就道。」

  叔辭曰:「山野小民,素無遠違,豈敢就聘?大夫請停車,容叔具辭表以上。」

  紫曰:「公不必辭,此乃是大夫百里奚所薦也!縶聞丈夫處世,遇有為之君,即當展生平之志,何必苦戀山林,與草木同腐,公此一出得志,致君澤民,上不負所學,下不愧相知,不必苦辭!」

  叔因聞百里奚舉薦,遂欣然許往。

  次日,蹇叔與公子縶,同歸秦國。穆公聞蹇叔至,降級相迎,封為上大夫,與百里奚同理國事。後人有詩曰:蹇叔村莊一老農,長年抱策隱隆中。

  穆公不進求賢馬,爭得先生建大功。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