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演義 > 春秋列國志傳 | 上頁 下頁
第三十四回 魯婦秉義全社稷 齊桓義輔周太子(2)


  桓公遂將有罪者罪,有功者賞,又取轅濤塗斬首示眾,陳侯再三哀乞,桓公不聽。管仲進曰:「明公大度,戮此小夫何益?」

  公令放歸。仲又曰:「明公且奉包茅朝王,以表主盟之義。」

  桓公將楚進金帛悉散于從征諸侯,自奉包茅入周見天子。

  桓公入朝時,僖王已崩,惠王繼立,聞桓公入朝,宣入勞曰:「國家之難,外鎮賴卿制伏,內事不定,朕難處決。」

  桓公對曰:「陛下內有何事,願聞其詳?臣雖不才,請盡愚陋。」

  王曰:「朕太子叔鄭柔弱,次子叔帶剛強,吾恐太子不能治國,朕欲易叔帶為太子,卿意何如?」

  桓公頓首曰:「國家立長不立幼,古今之通義,陛下既立叔鄭為太子,複何廢易?」

  惠王見桓公不從,不悅罷朝。桓公歸,以王事告管仲。管仲曰:「廢立太子,國家之患,主公權在盟主,當遂處之。」

  公曰:「若何?」

  仲曰:「宜請出太子,會諸侯以定位,然後太子安位。」

  桓公遣使奏惠王,請太子會于首止,惠王不許。周公宰孔諫曰:「不可!齊侯糾合諸侯,無非也,為國家,不許太子會盟逆其權也!」

  王不得已,令宰孔輔太子會盟。宰孔與太子辭王出朝,王召鄭文公語曰:「齊侯名雖糾合,志在併吞,汝鄭小邦,後必有患,今日之會,汝可服晉而別齊,待久後齊欲併吞,汝可求晉為援。」

  鄭伯謝恩而出,鄭大夫申侯力諫鄭伯,遂不往會。

  卻說桓公會諸侯于首止,列侯皆在,獨有鄭不至,忽哨馬報鄭伯逃歸。齊侯起告周大夫宰孔與列侯曰:「國家建東宮為本,天子年老,寡人請旨,會公等以定東宮,公等之意若何?」

  宰孔及列侯皆曰:「盟主之言,國家之福也!」

  桓公遂立盟曰:「凡在盟會,久後不輔太子者,許列國共討之!」

  諸侯咸曰:「謹奉命!」

  宴罷,各回本國。管仲告桓公曰:「首止之會,鄭伯不至,必倚晉為援,故矜傲如此,速請加兵以討焉!」

  公然之。令賓胥無、隰朋各領精兵五千攻鄭。鄭若不服,然後我率大軍繼後。

  二將遂領兵直圍鄭之新城。新城主守臣泄子良,堅閉不出,入鄭告急。大夫孔叔、堵叔、師叔齊曰:「我主當日不聽臣等之諫,故爾背盟,今齊兵圍新城,依臣等見,不可與之爭鋒,只宜宣太子,親奉金帛,前往待罪。齊侯乃列國盟主,以義為先,太子親以禮至,齊兵必退,方免鄭國之禍!」

  鄭伯詔太子伯華,奉金帛往齊待罪。太子原與大夫申侯有隙,至聞命往齊,乃入朝奏曰:「當日父王聞孔叔之諫,正欲會齊,申侯力阻,始招此禍,今欲差臣往齊待罪,必斬申侯首級,前去謝齊,然後此禍方免。」

  鄭伯令有司斬申侯,以首級付太子。

  太子受命而行,至新誠見隰朋,朋令胥無屯於新城,自引鄭太子入齊見桓公。桓公問太子曰:「來有何議?」

  伯華曰:「父王誤聽讒臣申侯之阻,是以得罪於盟主,今斬申侯首級及備金帛待罪,望盟主擴包荒之量,班師以解新城之圍。」

  桓公問管仲何如,仲曰:「臣聞招來以禮,懷遠以德,德禮不易,無人不懷。今鄭伯既知罪,以禮引咎,主公當召還新城之師,厚待其太子可也!」

  桓公遣哨馬召賓胥無班師,厚待伯華遣歸。

  卻說惠王少子叔帶,聞桓公會諸侯,立其叔鄭兄為太子,恐不得己為王,乃召西方犬戎入寇,惠王悶死。犬戎助叔帶與叔鄭爭位,大亂京城,周公宰孔與群臣奉太子奔齊求救。桓公曰:「吾昔首止之會,正為此事,今果然矣!」

  遂令隰朋引兵入周,平定王位。隰朋兵至洛陽,叔帶聞齊兵至,從西門奔出,犬戎盡擄京城庫藏,亦從此門而出。隰朋與宰孔擁太子人城即位,是為周襄王。遂修葺宮殿,出榜安民,郊天祭地,並祭先王祖考,百姓大悅。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