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英雄傳奇 > 楊家將 | 上頁 下頁
第九回 郭進大破耶律沙 劉鈞敕書召楊業(1)


  卻說敵烈不聽耶律沙之勸,率眾渡澗。眾未及岸,忽正東金鼓齊嗚,喊聲震死之寇,尚敢來惹速亡之禍耶?」

  敵烈亦罵曰:「汝中原窮武連年,貪心無厭,是以出師援漢。若早退兵,免遭目下之誅。」

  郭進揮兵沖入,敵烈掄刀迎之,兩馬相交,戰上二十餘合。澗左一彪軍出,乃呼延贊也,挺槍躍馬,縱橫沖斷其陣。敵烈怒,力戰二將不退。對壘耶律沙望見敵烈勢危,急催後軍涉澗救之。南陣右側高懷德之兵又到。兩下鏖戰,箭下如雨。郭進鼓勇向前,敵烈勢力不支,潰圍而走。郭進追及之,揮起提刀,斬落於澗中。可憐北地英雄,化作春夢。

  是時宋兵馬競進。北軍大敗,殺死澗中者,不知其數,屍首堆壘,澗水為之不流。當下耶律沙引敗眾望小徑逃走。呼延贊、高懷德率勁兵追之。耶律沙正危急,忽山後一支軍馬殺出,乃遼將耶律斜軫。蓋蕭太后恐前軍有失,故命耶律斜軫屯兵山後,以救不測,至此遇著耶律沙殺敗走到。耶律斜軫乃整兵奮力殺退宋兵馬,保得耶律沙等去了。

  高懷德等合兵一處,報捷于太宗。太宗大悅,仍下令徑趨晉陽。

  城中劉鈞聞遼兵大敗而走,驚懼無地,乃集群臣商議。右相郭有儀奏曰:「宋兵勢大,難以迎敵,不如奉表稱臣,一則可以免禍,二則救滿城百姓。」

  劉鈞嘿然。

  中尉宋齊丘奏曰:「河東城堅池深,精勇之士不下數十萬,若使背城一戰,成敗未可知也,何以輒屈膝而事人乎?臣舉一將,足以破敵。」

  劉鈞問曰:「卿舉何人?」

  齊丘曰:「世居幽州人氏,姓馬名風。當黃巢作亂之時,聞此人名聲,兵不敢入州。使一根鐵管槍,與王彥章齊名。今棄武學道,隱居嵩山。此人雖老,尚可用也。陛下若降詔召其為帥,率兵以退宋師,必收萬全之功也。」

  劉鈞曰:「誰可責詔召之?」

  有捲簾將軍徐重進曰:「臣願齎詔前往。」

  鈞即下命,遣重前詣嵩山。

  徐重來到山前,遠遠望見一所茅庵。徑進庵門,窺見內有一人,身長八尺,黑面銀須,端坐于石墩看經。重進前揖曰:「此處莫非馬將軍莊上否?」

  其人起而問曰:「閣下從何而來?」

  重答曰:「小可奉漢主之命,齎詔來宣馬道士下山,以退宋兵。」

  其人曰:「貧道就是馬風,但我年已老邁,不比往年矣。今既奉詔旨,不敢不權為拜受。」

  因喚山童,擺設香案,拜受詔旨畢。邀重入庵後,分賓主坐定,乃問之曰:「宋君舉兵北伐,誰為正將?」

  重答曰:「宋軍慣戰之將極多。惟有先鋒呼延贊,英雄莫敵,近來攻取關州,皆此人之力也。今有宋中尉舉足下能禦宋師,特遣下官齎詔來宣。乞承旨下山,以慰我主之望。」

  馬風笑曰:「貧道筋骨衰老,鬢髮霜侵,年近九十,大非昔日之比,且弓馬久廢,何能堪此重任?今山後楊令公擁兵于應州,何不舉之退敵,而來召我耶?公宜亟複王命,勿誤軍情。」

  徐重聞言,遂不敢再強,只得辭別馬風。歸見北漢主,把馬風口內情辭,如此這般,一一奏上。

  劉鈞聞說馬風不肯應命,悶悶不悅,與群臣再議退敵之計。丁貴進曰:「事勢如此,陛下只得再召楊令公,來救國難。」

  劉鈞曰:「楊家屢次出兵應我。往年澤州之盟,與宋師講和而歸,甚稱宋之恩德。寡人疑其有通謀情意,故不欲再召之。」

  貴曰:「陛下以仁義待人,楊家父子,乃忠義之士,寧肯負國耶?」

  劉鈞准奏,複遣使齎敕命,徑詣山後,來見楊令公,宣讀詔書曰:

  孤守晉陽,謹保一城。雖無湯武之德,常慕事大之名。自周世宗,恥仇不絕,屢被侵伐。今宋君繼立,複率精兵,長圍城下。百姓抱死亡之急,城郭有累卵之危。惟汝父子,忠勤效命。詔書到日,即宜引兵赴闕,以救國難。成功之日,當頒重典。故茲詔示。

  楊令公得詔,與王貴議曰:「宋兵屢侵河東,若不救援,則有違詔之責;若徑興師,則前番與宋議和,豈宜失信?君何以計之?」

  王貴曰:「將軍河東鎮臣,主上有難當救,何用執小信而遲疑?」

  令公然其言,即委王貴領鎮應州,自率六子,部精兵三萬,前來救應河東。有詩為證:

  萬馬南來勢氣雄,旌旗閃爍蔽長空。
  全憑國士擒龍策,一定封疆頃刻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