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英雄傳奇 > 飛龍全傳 > | 上頁 下頁 |
第四十二回 柴榮進位續東宮 太祖非罪縛金鑾(1) | |
|
|
詩曰: 尚論古治慕淵源,德禮同風體自然。 刑措政勤邦有道,民和化淳俗無頑。 皆由甄拔多才俊,果賴旁求盡聖賢。 任是君王懷隱憾,一眚豈可掩高彥。 話說陶龍聽了匡胤之言,要把妹子三春配與鄭恩為室,心有所嫌,未敢應允。及聞是柴王契友,日後自有王爵榮身,因又動了富貴之念,便往裡面去說。那鄭恩坐在席上,見匡胤做媒把三春與他,心中又羞又怕,不好明言,只把眼兒望了匡胤亂丟,頭兒不住的搖,無非是個不要的意思。匡胤已會其意,走至跟前叫道:「三弟,你莫嫌三春貌醜,看他廣讀兵書,愛習武藝,有此丈夫襟懷,誠婦女之中所難遇也。今日賢弟與他聯姻,日後幫助亦複不少。愚兄依理而行,決無遺害。」 鄭恩聽說,不敢多言,只得垂頭閉口而已。正是: 懼他年富力強,怎敢婦隨夫唱。 不說前廳之事,且說陶龍走進房中,三春見了,即忙迎接,坐定,便問:「哥哥進來又有何事?」 陶龍道:「愚兄有一至緊之言,所以特來商議,不知賢妹可允許麼?」 三春道:「哥哥有甚言語,即當告我,事固當行,小妹再無不從之理。」 陶龍道:「愚兄想男大須婚,女大當嫁,古來大禮。自父母去世,只有我們兄妹三個,一體同胞。愚兄每每與你尋其佳偶,皆非門當戶對之人,因此心下常懷不置。不期前廳趙公子說起,欲與你作伐。愚兄想此婚姻大事,終身所系,不好專主,故來與賢妹相商。」 三春道:「不知誰家之子?」 陶龍道:「說起來,賢妹莫要煩惱,這相對的就是公子之友,名叫鄭恩,在瓜園會過,賢妹必知其人。」 那陶三春命有王妃之福,該與鄭恩為妻,自然暗中挽合,湊聚機緣。他聽了此言,並不惱怒,說道:「趙公子要將鄭恩配我,哥哥看來可允不可允,必然先有主意。」 陶龍道:「愚兄也曾說過,這門親不好相聯。怎奈趙公子甚多委婉,說鄭恩也是世之好漢,關西都已聞名。又與禪州柴千歲患難相交,日後柴王即位,鄭恩穩取封王,故此趙公子方才開口與賢妹作伐。賢妹即宜酌量,當允當辭,決計定了,愚兄便去回復。」 三春聽罷,心中打量了一回,即便微微冷笑,說道:「哥哥,此事乃前定之緣,小妹也不好強得。但趙公子既要作伐,又是哥哥諒已心肯,小妹安敢執拗,自誤終身。但有一說,哥哥當與趙公子言定,他若依得,小妹自然也依。」 陶龍忙問道:「賢妹有甚言語,待愚兄去說,看是如何。」 三春道:「哥哥,你去對趙公子說,這親事允便允了,但我陶三春在家等待,只以三年為期。這三年之內,鄭恩若有了王位,便來娶我。若無王位,叫他不必來娶,今日當面說過,務要言須應口,日後自無他說了。」 陶龍應諾出來,將三春之言,對匡胤說了。匡胤大加稱賞道:「好個有志的烈女,果然才高識透,他日福氣不可限量也。」 遂向腰間將碧玉鴛鴦塊摘下一個來,遞與陶龍道:「這是我兄弟鄭恩的定禮,賢東權且收下。日後我兄弟若得身榮,便如今妹之約,當來迎娶不誤也。」 陶龍致謝收訖。複整佳餚,重添美醞,賓主歡懷,飲至天晚而撤。匡胤起身辭謝。陶龍兄弟苦留不住,只得叫人備了一匹馬,送與鄭恩坐騎。四位貴人慌忙下了廳,出了莊門,一齊上馬。陶龍道:「公子前途保重!此去諸位若得榮身,望公子勿忘今日之約,使小妹遺恨白頭也。」 匡胤道:「賢東不必掛懷,此事各系名節,在下既已為媒,豈有相負之理,就此奉別,勿致多勞。」 說罷,兩下各各珍重而別。有詩為證: 偶因無事覓河漿,誤被饞涎起禍殃。 幸有天公施作合,一言能決百年良。 且說匡胤兄弟四人,策馬投東,走有二十餘裡,到了營盤,下馬進帳,已是初更以外。匡義與趙普同來相問,匡胤把前事數一數二的說了一遍。匡義上前,拉住了鄭恩道:「恭喜哥哥,定下親事了,倘日後成親之夜,上床時,可仔細提防,嫂嫂拳頭利害,莫要再去領情。」 張光遠道:「不妨,嫂嫂極是有涵養的,若見了哥哥這等美貌,又是這等溫柔,偎倚已是不及,怎肯再下毒手?」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得鄭恩滿面羞慚,道:「多是二哥幹的歹事,樂子那有這樣心?」 眾人說說笑笑,直到三更,方才安歇。一宵晚景休提。次日,柴娘娘車駕起行,柴榮領軍簇擁在前,趙匡胤同了眾兄弟與韓素梅母子在後而行。 正是有話即長,無話便短。行了多日,看看離東京不遠,探馬報進朝中,早有文武官員出城迎接,跪在道旁,口稱:「娘娘,臣等特來接駕,願娘娘千歲。」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