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神魔小說 > 女仙外史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回 濟寧州三女殺監河 兗州府四士逐太守(3)


  呂軍師駐紮數日,料理已畢,乃命小皂旗為先鋒,自與姚襄統領中軍,余慶、雷一震、葛纘、馬千里各分左右前後四軍,俞如海為合兵,仍按五行陣法進兵,前取兗州。一路秋毫無犯,村童野叟,皆在道旁嬉笑,軍師緩款而行,時加慰勞。距城二十餘裡,忽小皂旗匹馬飛至,說:「有數萬人手執黃旗,蜂擁前來,並無甲兵,不像個廝殺的。小將謹請軍令。」一望時,早見旗影飄颻,塵光蕩漾,有如雲霧一般。軍師遂命姚襄飛馬喊問:「爾等若系投誠,可著各文武官員,先赴營前稟命!」眾人推出幾個官來,跪稟道:「是迎接聖後鑾駕的。」時軍師已到,各官皆膝行叩接,為首一員稟是郡丞:「某太守前日被士民逐出城外了。」軍師問:「何無守將?」郡丞稟道:「國初以兗州府為禮義之邦,不曾設的,只有千把總三員,看守門禁。」軍師道:「太守系何人為首逐的?」答應道:「是孔氏門中秀才,今現在此。」

  軍師諭令官弁等督率眾人先行,隨後止帶數騎進城,到府堂從定,令傳逐太守的秀才進見。軍師視之,兩個是道士,兩個是秀才,隨問道士何名,道士顧視秀才道:「今日不說真姓名,更待何時?」答應道:「小道先伯父是方孝孺,先父是方孝友。」軍師即立起拱手道:「都請坐講。」四人謙遜一回,分左右坐下。軍師問:「那一位道長姓氏?」方道士代答道:「這是表叔林彥清之子。」又指右邊第一位說:「是戶部侍郎卓公諱敬之子」,第二位:「是先伯父之門生太常卿盧原質之少弟,太常公也為先伯父夷族的。國變之日,林表叔向小子說:『爾伯父麻衣衰絰,慟哭於廷,必有奇禍。曲阜衍聖公,為爾伯父道義之交,汝可與表弟同去投托他處,且待事定回來。』不意才到半途,即聞有夷滅十族之信。承衍聖公念先人忠節,收留月餘。有玄微觀住持清徽道士,與聖公至交。小子弟兄二人,恐有不測,情願出家。原名是方經,表字以一,聖公改為經大方,本郡都稱大方道人;表弟原名林玄暉,認作林靈素之後,改名又玄,稱為又玄道人。這位盧世兄名敏政,聞得小子在這裡,改名易姓,遊學到此,已有月餘。都是同仇,所以同逐太守。」

  卓公子開言道:「小子名孝,字永思。先父為官清苦異常,因自幼定親于某同年,在兗郡做刑廳,令小子來此就姻,未到之時,已聞夷及三族,遂逃至曲阜,遇著了方、林二兄。又蒙衍聖公推愛,說小子能文,令改姓名為孔以卓,排行在彼子侄名下,進了府學。聞得青州興起義師,要迎建文故主複位,近又傳說濟寧已破,遂約同學生員哭廟。不期太守傳了府教官,要查我等姓名奏聞。因此一時倡義,士庶齊心,把太守抬出城外。

  方世兄早備下黃旗數百杆,領著眾道士,大呼於市,從者就有數千。那些官員禁壓不得,方在後邊跟來的。如今仰托威靈,得為君父報仇,小子等死亦甘心。」軍師道:「君等皆不愧為忠臣之後,可敬!可敬!」隨問各官賢否,答應道:「都還做得。」

  軍師即下令皆照舊供職。其太守員缺,特署方經以學士兼知兗州府事。隨草露布告捷,並題明公孫大娘,及卓永思等功績,入京授職。又查取郡、縣庫帑,鬌散來迎士庶,自回城外營寨安歇,差人探聽景監軍信息。

  忽有秀才百余,齊到營門,請軍師駕臨闕裡,瞻謁孔廟。又方、卓、林、盧四人皆至,說聖公有啟致請,呂軍師忻然從之,即令諸將守營靜候,同方學士等起身到曲阜縣去。

  不因這一去,安得正名討賊,竊附孔氏《春秋》;書號紀年,竟比紫陽《綱目》。下回便見,未知看書者以為然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