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神魔小說 > 封神演義 | 上頁 下頁
第八十六回 澠池縣五嶽歸天(1)


  詩曰:
  澠池小縣亦屏商,主將英雄卻異常。吐霧神駒真鮮得,地行妙術更難量。
  二王年少因他死,五嶽奇謀為爾亡。惟有智多楊督運,騰挪先殺老萱堂。

  話說子牙將所用之符畫完,吩咐軍政官擂鼓,眾將上帳參見。子牙曰:「你眾將俱各領符一道,藏在盔內,或在發中亦可。明日會戰,候他敗走,眾將先趕去,搶了他的白骨旛,然後攻他關隘。」眾將聽畢,領了符命,無不歡喜。次日,子牙大隊而出,遙指關上搦戰。探馬報知,鄧、芮二侯命卞吉出馬。卞吉領令出關,可憐:

  丹心枉作千年計,死到臨頭尚不知。

  卞吉上馬出關,徑往旛下來,大呼曰:「今日定拿你成功也!」縱馬搖戟,直奔子牙。只見子牙左右一干大小將官衝殺過來,把卞吉圍在垓心,鑼鼓齊鳴,喊聲四起,只殺得煙霧迷空。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殺氣漫漫鎖太華,戈聲響亮亂交加。五關今屬西岐主,萬載名垂贊子牙。

  話說卞吉被眾將困在垓心,不能得出,忽然一戟剌中趙丙肩窩,趙丙閃開,卞吉乘空跳出陣來,徑往旛下逃去。周營一干眾將隨後趕來。卞吉那知暗裡已漏消息,尚自妄想拿人。卞吉複兜回馬,伺候家將拿人,只見數將趕過旛下,徑殺奔前來。卞吉大驚曰:「此是天喪成湯社稷,如何此寶無靈也!」不敢複戰,隨敗進關來,閉門不出。子牙也不趕他,命諸將先將此旛收了。韋護取了降魔杵,又將雷震子黃金棍取了,掌鼓回營。

  且說卞吉進關來,見鄧、芮二侯。不知二侯早已自歸周,就要尋事處治卞吉。忽報:「卞吉回見。」行至階下,芮吉曰:「想今日卞將軍擒有幾個周將。」卞吉曰:「今日末將會戰,周營有十數員大將圍裹當中,末將刺中一將,乘空敗走,引入旛下,以便擒拿他幾員;不知何故,他眾將一擁前來,俱往旛下過來。此乃天喪成湯,非末將戰不勝之罪也。」芮吉笑曰:「前日擒三將,此旛就靈驗;今日如何此旛就不准了?」鄧昆曰:「此無他說,卞吉見關內兵微將寡,周兵勢大,此關難以久守,故與周營私通,假輸一陣,使眾將一擁而入,以獻此關耳。幸軍士隨即緊閉,未遂賊計,不然,吾等皆為擄矣。此等逆賊,留之終屬後患。」喝令兩邊刀斧手:「拿下梟首示眾!」可憐!正是:

  一點丹心成畫餅,怨魂空逐杜鵑啼。

  卞吉不及分辨,被左右拿下,推出帥府,實時斬了首級號令。歐陽淳不知其故,見斬了卞吉,目瞪口呆,心下茫然。鄧、芮二侯謂歐陽淳曰:「卞吉不知天命,故意逗留軍機,理宜斬首。我二人實對將軍說:方今成湯氣數將終,荒淫不道,人心已離,天命不保;天下諸侯久已歸周,只有此關之隔耳。今關中又無大將,足抵周兵,終是不能拒守。不若我等與將軍將此關獻于周武,共伐無道。正所謂『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且周營俱是道術之士,我等皆非他的對手。固然我與你俱當死君之難,但無道之君,天下共棄之,你我徒死無益耳。願將軍思之。」歐陽淳大怒,罵曰:「食君之祿,不思報本,反欲獻關,甘心降賊,屈殺卞吉,此真狗彘之不若也!我歐陽淳其首可斷,其身可碎,而此心決不負成湯之恩,甘效辜恩負義之賊也!」鄧、芮二侯大喝曰:「今天下諸侯盡已歸周,難道俱是負成湯之恩者;止不過為獨夫殘虐生民,萬姓塗炭。周武興弔民伐罪之師,汝安得以叛逆目之。真不識天時之匹夫!」歐陽淳大呼曰:「陛下誤用奸邪,反賣國求榮,吾先殺此逆賊,以報君恩!」仗劍來殺鄧、芮二侯。二侯亦仗劍來迎,殺在殿上,雙戰歐陽淳。歐陽淳如何戰得過,被芮吉吼一聲,一劍砍倒歐陽淳,梟了首級。正是:

  為國亡身全大節,二侯察理順天心。

  話說二侯殺了歐陽淳,監中放出三將。黃飛虎上殿來,見是姨丈鄧昆,二人相會大喜,各訴衷腸。芮吉傳令:「速行開關。」先放三將來大營報信。三將至轅門,軍政官報入中軍,子牙大喜,忙令進帳來。三將至中軍見禮畢,子牙問其詳細,只見左右報:「鄧昆、芮吉至轅門聽令。」子牙傳令:「令來。」二侯至中軍,子牙迎下座來,二侯下拜,子牙攙住,安慰曰:「今日賢侯歸周,真不失賢臣擇主而仕之智!」二侯曰:「請元帥進關安民。」子牙傳令,催人馬進關。武王亦起駕隨行。大軍就地歡呼,人心大悅。武王來至帥府,查過戶口冊籍;關中人民父老,俱牽羊擔酒,迎迓王師。武王命殿前治宴,管待東征大小眾將,犒賞三軍。住了數日,子牙傳令:「起兵往澠池縣。」好人馬!一路上怎見得,有詩贊之,詩曰:

  殺氣迷空千里長,旌旗招展日無光。層層鐵鉞鋒如雪,對對鋼刀刃似霜。

  人勝登山豺虎猛,馬過出水蟒龍剛。澠池此際交兵日,「五嶽」齊遭劍下亡。

  話說子牙人馬在路前行,不一日,探馬報曰:「啟元帥:前至澠池縣了,請令定奪。」子牙傳令:「安營。」點炮吶喊。話說澠池縣總兵官張奎聽得周兵來至,忙升帥府坐下。左右有二位先行官,乃是王佐、鄭樁,上廳來見張奎。奎曰:「今日周兵進了五關,與帝都止有一河之隔,幸賴吾在此,尚可支撐。」張奎打點禦敵。

  且說姜元帥次日升帳,命將出軍,忽報:「有東伯侯差官下書。」子牙傳令:「令來。」差官至軍前行禮畢,將書呈上。子牙拆書觀看。子牙看書畢,問左右曰:「如今東伯侯姜文煥求借救兵,我這裡必定發兵才是。」旁有黃飛虎答曰:「天下諸侯皆仰望我周,豈有坐視不救之理。元帥當得發兵救援,以安天下諸侯之心。」子牙傳令,問:「誰去取游魂關走一遭?」旁有金、木二吒欠身曰:「弟子不才,願去取游魂關。」子牙許之,分一支人馬與二人去了。不表。

  且說子牙吩咐:「誰去澠池縣取頭一功?」南宮適應聲願往,領令出營,至城下搦戰。張奎聞報,問左右先行:「誰人出馬?」有王佐願往,領兵開放城門,來至軍前。南宮適大呼曰:「五關皆為周有,止此彈丸之地,何不早獻,以免誅身之禍。」王佐罵曰:「無知匹夫!你等叛逆不道,罪惡貫盈,今日自來送死也!」縱馬舞刀來取。南宮適手中刀拍面交還。戰有二三十回合,被南宮適手起刀落,早把王佐揮為兩段。南宮適得勝回營報功,子牙大喜。只見報馬報進城來。張奎聞報,王佐失機,心下十分不快。次日,又報:「周將黃飛虎搦戰。」鄭樁出馬,與黃飛虎大戰二十合,被黃飛虎一槍刺于馬下,梟了首級回營。子牙大喜。

  話說張奎又見鄭樁失利,著實煩惱。子牙見連日斬他二將,命左右軍士一齊攻城。眾將率領軍士,放炮吶喊,前來攻城。城上士卒來報張奎,張奎在後廳聞報,與夫人高蘭英商議:「如今孤城難守,連折二將,如之奈何?」高蘭英曰:「將軍有此道術,況且又有坐騎可以成功,何懼賊兵哉?」奎曰:「夫人不知,五關之內多少英雄,俱不能阻逆,一旦至此,天意可知。今主上猶荒淫如故,為臣豈能安於枕席。」夫妻正議,又報:「周兵攻城甚急。」

  張奎實時上馬提刀,夫人掠陣;開放城門,一騎當先。只見子牙門下眾將左右分開,張奎大呼曰:「姜元帥慢來!」子牙上前曰:「張將軍,你可知天意?速速早降,不失封侯之位;若自執迷不悟,與五關為例。」張奎笑曰:「你逆天罔上,徼幸至此,量你今日死無葬身之地矣。」子牙笑曰:「天時人事,不問可知,只足下迷而不悟耳。此去朝歌不過數百里,一河之隔,四面八方,天下諸侯雲集,諒你區區彈丸之地,投鞭可實,何敢抗吾師哉!此正所謂大廈將傾,一木安能支撐,徒自取滅亡耳!」張奎大怒,催開馬,使手中刀,飛來直取子牙,後面姬叔明、姬叔升二殿下走馬大呼:「少沖吾陣!」兩條槍急架忙迎。好張奎!使開刀力戰二將。有詩為證:

  臂膊掄開好用兵,空中各自下無情。吹毛利刃分先後,刺骨尖鋒定死生。
  惡戰止圖麟閣姓,苦爭只為史篇名。張奎刀法真無比,到處成功定太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