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神魔小說 > 封神演義 | 上頁 下頁 | |
第七十五回 土行孫盜騎陷身(2) | |
|
|
話說子牙至軍前問曰:「道者請了。」餘元道:「薑子牙,你叫出楊戩來見我。」子牙曰:「楊戩催糧去了,不在行營。道者,你既在蓬萊島,難道不知天意。今成湯傳位六百餘年,至紂王無道,暴棄天命,肆行兇惡,罪惡貫盈,天怒人怨,天下叛之。我周應天順人,克修天道,天下歸周。今奉天之罰,以觀政于商,爾何得阻逆天吏,自取滅亡哉!道者,你不觀余化諸人皆是此例,他縱有道術,豈能扭轉天命耶!」餘化大怒曰:「總是你這一番妖言惑眾!若不殺你,不足以絕禍根!」催開五雲駝,仗寶劍直取子牙。 子牙手中劍赴面交還。左有李靖,右有韋護,各舉兵器,前來助戰。四人只為無名火起,眼前要定雌雄。余元的寶劍光華灼灼;子牙劍彩色輝輝;李靖刀寒光燦燦;韋護杵殺氣騰騰。餘元坐在五雲駝上,把一尺三寸金光銼祭在空中,來打子牙。子牙忙展杏黃旗,現出有千朵金蓮,擁護其身。余元忙收了金光銼,複祭起來打李靖。不防子牙祭起打神鞭來,一鞭正中餘元後背,只打的三昧真火噴出丈餘遠近。李靖又把餘元腿上一槍。餘元著傷,把五雲駝頂上一拍,只見那金眼駝四足起金光而去。子牙見餘元著傷而走,收兵回營。不表。 且說土行孫催糧來至,見子牙會兵,他暗暗的瞧見餘元的五雲駝四足起金光而去,土行孫大喜:「我若得此戰騎,催糧真是便益。」當時子牙回營升帳,忽報:「土行孫等令。」子牙傳令:「令來。」土行孫至帳前,交納糧數,不誤限期。子牙曰:「催糧有功,暫且下帳少憩。」土行孫下帳,來見鄧嬋玉,夫妻共語,說:「餘化把刀傷了哪吒,哪吒往乾元山養傷痕去了。」 土行孫至晚,對鄧嬋玉曰:「我方才見餘元坐騎,四足旋起金光,如雲霓縹緲而去,妙甚,妙甚!我今夜走去,盜了他的來,騎著催糧,有何不可?」鄧嬋玉曰:「雖然如此;你若要去,須稟知元帥,方可行事,不得造次。」土行孫曰:「與他說沒用,總是走去便來,何必又多一番唇舌?」當時夫婦計較停當。將至二更,土行孫把身子一扭,徑進汜水關,來到帥府裡。土行孫見余元默運元神,土行孫在地下,往上看他,道人目似垂廉,不敢上去,只得等候。 卻言餘元默運元神,忽然心血潮來,餘元暗暗搯指一算,已知土行孫來盜他的坐騎。余元把陽神出竅,少刻,鼻息之聲如雷。土行孫在地下聽見鼻息之聲,大喜曰:「今夜定然成功。」將身子鑽了上來,拖著鐵棍,又見廊下拴著五雲駝。土行孫解了韁繩,牽到丹墀下, 挨著馬台扒上去,試驗試驗,然後又扒將下來。將這賓鐵棍執在手裡,來打餘元,照餘元耳門上一下,只打得七竅中三昧火冒出來,只是不動;複打一棍,打得餘元只不作聲。土行孫曰:「這潑道,真是頑皮!吾且回去,明日再做道理。」土行孫上了五雲駝,把他頂上拍了一下,那獸四足就起金雲,飛在空中。土行孫心下十分歡喜。正是: 歡喜未來災又至,只因盜物惹 非殃。 且說土行孫騎著五雲駝,只在關裡串,不得出關去。土行孫曰:「寶貝,你還出關去!」話猶未了,那五雲駝便落將下地來。土行孫方欲下駝,早被餘元一把抓住頭髮,拎著他,不令他挨地,大叫曰:「拿住偷駝的賊子!」驚動一府大小將官,掌起火把燈球。韓榮升了寶殿,只見餘元高高的把土行孫拎著。韓榮燈光下見一矮子:「老師拎著他做甚麼?放下他來罷了。」餘元曰:「你不知他會地行之術,但沿了地,他就去了。」韓榮曰:「將他如何處治?」餘元曰:「你把俺蒲團下一個袋兒取來,裝著這業障,用火燒死他,方絕禍患。」韓榮取了袋兒裝起來。餘元叫:「搬柴來。」少時間,架起柴來,把如意乾坤袋燒著。土行孫在火裡大叫曰:「燒死我也!」好火!怎見得,有詩為證: 細細金蛇遍地明,黑煙滾滾實時生,燧人出世居離位,炎帝騰光號火精。 山石逢時皆赤土,江湖偶遇盡枯平。誰知天意歸周主,自有真仙渡此驚。 話說餘元燒土行孫,命在須臾。也是天數,不該如此,──只見懼留孫正坐蒲團默養元神,見白鶴童子來至曰:「奉師尊玉旨,命師兄去救土行孫。」懼留孫聞命,與白鶴童子分別,借著縱地金光法來至汜水關裡。見餘元正燒乾坤袋,懼留孫使一陣旋窩風,往下一坐,伸下手來,連如意乾坤袋提將去了。餘元看見一陣風來,又見火勢有景,餘元搯指一算:「好懼留孫!你救你的門人,把我如意乾坤袋也拿了去!我明日自有處治。」 且說懼留孫將土行孫救出火焰之中,土行孫在內自覺得不熱,不知何故。懼留孫來至周營。那夜是南宮適巡外營。時至三更盡,南宮適問曰:「是甚麼人?」懼留孫曰:「是我。快通報子牙,我來也。」南宮適向前看,知是懼留孫,忙傳雲板。子牙三鼓時分起來,外邊傳入帳中:「有懼留孫在轅門。」子牙忙出迎接,見懼留孫拎著一個袋子,至軍前打稽首坐下。子牙曰:「道兄夤夜至此,有何見諭?」懼留孫曰:「土行孫有火難,特來救之。」子牙大驚:「土行孫昨日催糧方回,其災如何得至?」 懼留孫把如意袋兒打開,放出土行孫來,問其詳細。土行孫把盜五雲駝的事說了一遍。子牙大怒曰:「你要做此事,也該報我知道,如何背違主帥,暗行辱國之事?今若不正軍法,諸將效尤,將來營規必亂。傳刀斧手,將土行孫斬首號令!」懼留孫曰:「土行孫不遵軍令,暗行進關,有辱國體,理宜斬首;只是用人之際,暫且待罪立功。」子牙曰:「若不是道兄求免,定當斬首。」令左右:「且與我放了。」土行孫謝了師父,又謝過子牙。一夜周營中未曾安靜。 次日,只見一氣仙餘元,出關來至周營,坐名只要懼留孫。懼留孫曰:「他來隻為如意乾坤袋。我不去會他。你只須如此,自可擒此潑道也。」懼留孫與子牙計較停當。子牙點炮出營。餘元一見子牙,大呼曰:「只叫懼留孫來會我!」子牙曰:「道友,你好不知天命!據道友要燒死土行孫,自無逃躲,豈知有他師父來救他,正所謂有福之人,縱千方百計而不能加害;無福之人遇溝壑而喪其軀。此豈人力所能哉!」餘元大怒曰:「巧言匹夫尚敢為他支吾!」催開五雲駝,使寶劍來取。子牙坐下四不相,手中劍赴面相迎。二獸相交,雙劍並舉,兩家一場大戰,怎見得,有詞為證: 凜凜征雲萬丈高,軍兵擂鼓把旗搖。一個是封神都領袖;一個是監齋名姓標。這個正道奉天滅紂王;那個是無福成仙自逞高。這個是六韜之內稱始祖;那個是惡性凶心怎肯饒。自來有福催無福,天意循環怎脫逃。 話說子牙大戰餘元,未及十數合,被懼留孫祭捆仙繩在空中,命黃巾力士半空將餘元拿去,止有五雲駝跳進入關中。子牙與懼留孫將余元拿至中軍。餘元曰:「姜尚,你雖然擒我,看你將何法治我!」子牙令李靖:「斬訖報來!」李靖領令,推出轅門,將寶劍斬之,一聲響,把寶劍砍缺有二指。李靖回報子牙,備言殺不得之事,說了一遍。子牙親自至轅門,命韋護祭起降魔杵打,只打得騰騰煙出,烈烈火飛。餘元作歌曰: 「君不見天皇得道將身煉,修仙養道碧游宮。坎虎離龍方出現,五行隨我任心遊。四海三江都走遍,頂金頂玉秘修成。曾在爐中仙火煆。你今斬我要分明,自古一劍還一劍,漫道餘言說不靈。」 餘元作歌罷,子牙心下十分不樂,與懼留孫共議:「如今放不得餘元,且將他囚于後營,等取了關,再做區處。」懼留孫曰:「子牙,你可命匠人造一鐵櫃,將余元沉于北海,以除後患。」子牙命鐵匠急造,鐵櫃造成,將餘元放在櫃內。懼留孫命黃巾力士抬定了,往北海中一丟,沉於海底。黃巾力士回復懼留孫法旨。不表。 | |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