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神魔小說 > 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 | 上頁 下頁
第十八尊 現相羅漢


  大樹龍王尊者,秦時人,生於西印度國,修持於城北大山樹下,因名龍樹王。聚徒五百,嘗從樹下講經設法,因太子雲自在請毗羅尊者於本山石室禪寂,遂得聞其宗旨。嘗謂門人曰:「釋氏之教,本有真源正派,若毫釐之差,千里之謬,我昔日是也,苟非毗羅老師印正,終日雖與汝等樹下講經,絕似夢中對人說話,只幻妄耳。汝輩入我法門,腳跟不可不仔細立定,認得真則點化易,渺茫恍惚,終於釋家之道泮渙不相入矣。吾有金針數言,汝輩當時時紬繹:

  一葉扁舟泛渺茫,呈橈舞棹別宮商。
  雲山水月都拋卻,贏得莊週一夢長。

  尊者又謂眾徒曰:「毗羅師本華氏國人,傳了馬鳴祖衣缽,遂至我西印度行化。我今繼志述事,亦當往遠方行化,使馬鳴祖統緒綿綿不絕可也。」遂同眾徒直往南印度國行化。南印度國人宗信佛教,其風聲氣習,不亞於東西兩印度,但彼二國人,於凡得道比丘講說福業,一味聽受。此國人雖信福業,必求見證。聞尊者遠來演教,毋論君臣父子昆弟朋友,俱相帥從之,私謂其弟子曰:「人有福業,世間第一,徒言佛性,誰則見之。吾意既然鼓人之宗其教,必能露倪以歆人之趨。禪師道既超悟,機必引躍,吾輩顓蒙,乞求見證。」其徒以其事聞於尊者,尊者發笑曰:「見相而後結緣,一謂佛為渺茫,一謂我無超悟也,不露些端倪,彼終疑福業寥廓無憑,且疑我汗漫無得也。」尊者即從地上湧出白蓮座一所,又從頭上現出自在身一員,尊者坐于白蓮之上,其頭自在身則形如滿月之輪。相從眾生環列於比丘左右者,惟聞諄諄法音,不見所露隱隱法相。惟一長者子名迦羅提婆者獨見之,大驚異,謂眾人曰:「汝輩聽經,能識尊者頭上此相否?」眾人曰:「我輩相從比丘門下,講談佛性,耳聞豈不欲目見之為真,第禪師相不輕示,今日我等只聞口內所談,未見頭上所示。目所未睹,安能識彼相哉?」提婆歎曰:「至哉!妙哉!汝輩徒信耳而遺目,得粗而遺神也。今日尊者謂汝輩苦求見證,故現出佛相性體,昭示我等。蓋以無相三昧,形如滿月,汝等當聽於無聲,視於無形可也。今示之以相者,見其性之妙,不令汝等盡睹其相者,尤見其妙之至也。佛性之義,廓然虛明如此,汝等不超悟於無相之外,而規規於見證上求佛性,其見亦左矣,義實精微。」遂感悟,鹹願出家以求解脫。尊者以眾人信之深,求之誠,非昔日狐疑之見,遂為之剃髮。授戒曰:

  迷時人遂法,解時法逐人。
  法內原無法,人中豈有人。

  尊者雖為眾人受戒,情知眾人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即可與適道,未可與立與權也。千萬人心總不如一孩提心,此孩提一點化之,可與超凡,可與入聖,而千萬人皆卑卑無足數矣,遂有怠將衣缽傳之。眾人知尊者屬意於提婆,心甚不平,私相謂曰:「道雖遇而後傳,未有無涵養之該提,豈盡超悟宗旨。今日尊者性體之現,彼真純未漓,所見出於偶耳,盍觀諸圓光之術,技者露其光於壁間,惟幼稚童子見其壁間光,又見其光中物,至於人之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則無見焉。問之左,猶之右,問之右,猶之左也。今日提婆之見,猶圓光之意也,未聞圓光術士,次日即以其技傳之所見之童子。我等念佛有術,未必無一二足以克紹佛事,今日千萬人中,到被一幼沖童子傳了衣缽,反貽笑於鄰人。明日不容此子入壇聽講,來則逐之。」有詩為證:

  沖齡赤子可傳燈,獨見比丘性體生。
  匪是我來偏有意,如來正法屬支撐。

  次日,提婆不知眾人有此物論,仍舊前來聽講,行至山門外,尚未入經筵,眾人遂喧鬧不容其入。其子大怒,與之爭辯,眾人不惟侮慢之,且誶詈之。其子不堪,即回統集家丁,各持凶刃,來與眾人廝殺,眾人亦各備器械攔擋童子,不令其入。家丁負氣,專欲殺入,兩下在門外大戰數十合,雖各有損傷,但未至於害命。有詩為證:

  眾人褊度妒提婆,不許經筵聽波羅。
  佛法非由威術劫,傳宗曾氏事如何。

  尊者本日在經壇,聞門外有變,忙來台下勸解。時兩邊戰已罷散,尊者曰:「吾道之傳,豈可以人眾劫殺得之。七十賢人,孔聖人均欲傳以道統,卒而一貫之唯,惟一沖齡曾子得之。慈悲好生,反令汝傷生,違其教令,如何可以得其宗旨。汝等欲為上乘禪師,則不可擾其教,既施劫術,以擾吾法,吾有去而已,不能終若事矣。」眾人被尊者講說一番,遂悟曰:「同遊教門而自相矛盾,是同室操戈也。異邦之人,尚容同為佛事,況同產一國而反相異乎?我等悔悟唯命。」提婆童子始得入壇,終其經事。自後,尊者待眾人意重,待提婆意輕,陽示眾人不屬意於提婆,陰實保全提婆,令眾人不得加害也。嘗謂眾人曰:「汝等欲為無上禪師,須息三焦之火。」眾人曰:「願聞除火之法。」尊者曰:「欲火而以戒沃之,嗔火而以定沃之,無明火而以慧沃之。靈泉混混,消除煩躁之衷;智水涓涓,灌溉清涼之府;幹江有水,一輪寶月映寒潭;萬井無煙,遍地金風吹冷面。」有詩為證:

  了妄歸真萬累空,河沙凡聖本來同。迷來盡是蛾撲焰,悟去方知鶴去籠。
  片月影分千澗水,孤松身任四時風。直須密契心心地,始悟生平睡夢中。

  尊者與眾人講明宗旨,提婆心會其意,一味在虛無寂滅上用工,不從問難,上覓真境。眾人雖知,返觀內照,終著色相。尊者知迦那提婆靈性圓融,只在一指點,便超上乘,為之說偈曰:

  為明顯隱法,方說解脫理。
  於法心不證,無嗔亦無喜。

  尊者說偈畢,即入丹輪三昧,凝然圓寂,秦始皇三十五年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