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才子佳人 > 嶺南逸史 | 上頁 下頁
第二十七回 蕩平寇盜 表奏朝廷(3)


  逢玉深加敬服,贈金千兩。黃讓再三推辭不得,方才領了出來,叫人將啟愚、啟魯二柩運至縣西林田張八嶺合葬。知縣陳哲為立石,書「大明孝子黃啟愚啟魯之墓」十一字。其後黃讓死,葬于縣北牛塘大山頭,墓無碑碣,行路之人無不知其黃孝子墓者。屈大均過其墓,嘗書石雲:

  父孝子,子孝子。牛塘與山林,兩墳隔十裡。牛塘不封樹,行人罔不指。

  且說黃讓既葬二子,複以書托逢玉,求吳督府轉奏天子立縣永安,以安集此方之民。其書略雲:

  歸善之古名長樂之琴江,其地扼塞,多連峰遝障,凶人之巢穴也。

  去其縣各一百餘裡,賊一哨,民無所歸命,不如遂縣之,以安集其民。此一日之勞,萬世之逸也。

  逢玉將書呈吳督府,吳督府大然其計,上奏朝廷。皇上大喜,即命黃讓董其事。黃讓承命,以軍法部勒其傭,均勞逸、時餱糧、平板幹、稱番築,四閱月而城告成。讓享年八十一,連舉鄉飲大賓,以孝終。萬曆三十六年,有詔獎其門,樹坊于永安縣,額曰「一門三孝」。此是後話不題。

  今且表逢玉,整頓兵馬,班師回省。到得白雲,軍師諸葛同已死,停樞驛中。梅英撫棺大慟,逢玉亦不勝傷感,具禮祭奠,差人隨後運回天馬山安葬。軍至惠州,李公主與公姑、貴兒、金蓮等已先到了三日,大家接著,不勝歡喜,一齊來至省城。吳督府率眾官,離城十裡迎接,執逢玉手道:「昨接捷報,方知將軍尊閫,忠勇孝烈,聚於一室,贊襄戎功,成此偉烈,真千古罕有之奇!老夫已先差官奏知天子。」

  逢玉致謝。到了省城,把兵馬紮在東炮臺下,率領諸將來至軍門,將功勞簿獻上。吳督府大排筵席慶賀,大出牛酒犒賞三軍。次日,逢玉將諸囚解進,吳督府命法司一一點入監中,候旨定奪。與逢玉各寫成表章,詳列將士功績。逢玉又另具一本,把張貴兒、謝金蓮的孝烈,李小鬟的忠貞、梅映雪的勇毅,細細奏聞,神宗覽表,龍顏大悅,即下詔召逢玉並諸人進京陛見。逢玉忙設香案俯伏聽宣:

  詔曰:敕黃瓊。具省卿奏,殄滅群寇,安靜一方,朕甚嘉焉。

  卿妻妾忠勇孝烈,皆足風世,朕願一見。卿可並領有功將士,解諸囚赴京。告廟酬庸,以彰大典。

  紀律嚴明,所過無犯,諒卿所能,朕不多及。此敕。

  宣畢,謝恩。款待使者回去。集諸將商議,打迭進京。梅英不願進京,與月娥護送思齋夫婦到嘉桂嶺安置了,帶了錢夫人、鄧彪夫婦,領軍先回天馬去了。萬人敵、盤摩羅亦不願為官,各自回山。逢玉送了諸人,轉至帳中,收拾行囊,辭了吳督府,逶迤望京進發。正是:

  將軍初執訊,天子欲論功。

  欲知逢玉封拜何官,且聽下回分解。

  ***

  醉園評:諸寨盡平,獨留南嶺一境,且反為所圍,此所謂盡水生波,有轉無竭者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